韩非子的文章简短
1.韩非子的短篇寓言故事原文
《韩非子·五蠹》记载:文言文宋人有耕田者。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白话文宋国有一个农民,每天在田地里劳动。有一天,这个农夫正在地里干活,突然一只野兔从草丛中窜出来。
野兔因见到有人而受了惊吓。它拼命地奔跑,不料一下子撞到农夫地头的一截树桩子上,折断脖子死了。
农夫便放下手中的农活,走过去捡起死兔子,他非常庆幸自己的好运气。晚上回到家,农夫把死兔交给妻子。
韩非子的寓言故事
妻子做了香喷喷的野兔肉,两口子有说有笑美美地吃了一顿。第二天,农夫照旧到地里干活,可是他再不像以往那么专心了。
守株待兔他干一会儿就朝草丛里瞄一瞄、听一听,希望再有一只兔子窜出来撞在树桩上。就这样,他心不在焉地干了一天活,该锄的地也没锄完。
直到天黑也没见到有兔子出来,他很不甘心地回家了。第三天,农夫来到地边,已完全无心锄地。
他把农具放在一边,自己则坐在树桩旁边的田埂上,专门等待野兔子窜出来。可是又白白地等了一天。
后来,农夫每天就这样守在树桩边,希望再捡到兔子,然而他始终没有再得到。但农田里的苗因他而枯萎了。
农夫因此成了宋国人议论的笑柄。
2.韩非子还写了那些文章
春秋战国时代,虽然有了笑话,但它还不独立,主要还是用来说明某一道理的工具。
从春秋时代开始,脱离宗法聚居地的士人(包括一些大夫和失去社稷国土的诸侯)游走各国,或寄食豪族、或游说国君,他们在闲谈、或阐明事理都不免要讲笑话,那时还没有独立的记载笑话的书籍,这些笑话一般都收入他们著作之中(所谓“子书”)。近代相声在嘲笑愚人时都会说“那是我们街坊”“您要问我住哪儿?我跟您说,我还没着房呐”。
相声艺人不会他嘲笑的就是某地人,免得惹当地人不高兴。先秦诸子不是这样,他们说笑话时,常常点明“某某国人”。
当时诸国林立,诸子笑话中所嘲笑的人物往往不是本国人,而是他国人。例如孟子邹国人,他著名的的“齐人有一妻一妾”中那位寡廉鲜耻、乞食还骄其妻妾的“齐人”就是邹国(春秋时的邾国)旁边赫赫有名齐国。
齐国的晏婴许多笑话嘲笑的竟是楚王。宋人庄子讲过许多笑话,除了那个无耻的官僚曹商外,很少有宋人。
韩非子是讲笑话最多的先秦诸子,但嘲笑的对象没有韩国人。郑国人往往战国时人嘲笑的对
象,但列御寇是郑国人在其著作《列子》中所嘲笑的也是他国人,如齐国。
《韩非子》在讲到君臣关系时曾以宋国的善于酿酒的庄氏为例:宋之酤酒者有庄氏者,其酒常美,或使仆往酤庄氏之酒,其狗齕人,使者不敢往,乃酤佗家之酒,问曰:「何为不酤庄氏之酒?」对曰:「今日庄氏之酒酸。」故曰:不杀其狗则酒酸。
(《外储说右上》)庄氏的酒非常好,然而没有人买,直到酒变酸了也无人光顾。其原因在于他家养了一条其凶无比的恶狗,使人望而生畏。
这位能造出美酒的庄氏却不善于把它卖出,让读者看到宋人在小事上的能干,也不能掩盖他们在重大问题上的蠢笨。然而,今人读这些故事会有不同的的感受。
这些笑话中的宋人不都是笨蛋。其中手巧能干者不少,有的发明了“不龟手”药,有的善于制作礼服礼帽,有的会微雕,有的长于牙雕,有的善于酿酒。
诸子不表彰他们的长处,反而借其长,烘托其短,这显然对宋人有成见或偏见,是歧视心理在作怪。法家理论,苛酷寡恩,韩非子爱讲笑话,其中许多笑话给读者的感觉是阴冷的,但他讲到郑人时有点例外,郑人的故事往往是使他开心的笑话,他的开心使整个笑话的氛围也
开朗起来。
我们读这些文字可以感受到作者写到这些时很开心,下笔很放松,有点肆无忌惮地嘲笑他们,不必有什么顾虑。郑人有相与争年者。
一人曰:“吾与尧同年。”其一人曰:“我与黄帝之兄同年。”
讼此而不决,以后息者为胜耳。(《外储说左上》)古往今来许多争论与此相似,永远不会有结果,谁最有耐力,能说到最后,就是胜利者。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外储说左上》)黑格尔哲学中讲“异化”,当“异化”出“度”来时候,郑人只相信这个“度”,而不相信本我了。
郑人有一子,将宦,谓其家曰:“必筑坏墙,是不善人将窃。”其巷人亦云。
不时筑,而人果窃之。以其子为智,以巷人告者为盗。
(《说林下》)人有亲疏,人们所表达的意见不应该有亲疏。实际上在有权者听别人说话时首先是想像言者的动机,推度他为什么会这样说?当然推测的结果是由言者与听者关系的远近决定的,话的内容反而是第二位的了。
常言告诉人们不要交浅言深就是这个意思。郑县人卜子使其妻为袴,其妻问曰:“今袴何如?”夫曰:“象吾故袴。”
妻因毁新,令如故袴。郑县人有得车轭者,而不知其名,问人曰:“此何种也?”对曰:“此车轭也。”
俄又复得一,问人曰:“此是何种也?”对曰:“此车轭也。”问者大怒曰:“曩者曰车轭,今又曰车轭,是何众也?此女欺我也!”遂与之斗。
郑县人卜子妻之市,买鳖以归。过颍水,以为渴也,因纵而饮之,遂亡其鳖。
郑县人有屈公者,闻敌,恐,因死,恐已,因生。(以上《外储说左上》)。
3.《韩非子》这本书简单介绍一下
韩非子(约前280-前233),是中国战国时期(前275-前221)著名的哲学家、法家学说集大成者、散文家。
战国晚期韩国(今河南省新郑;郑韩古国在今天的河南新郑)人,汉族。原为韩国贵族,与李斯同师苟卿。
口吃.。继承和发展了荀子的法术思想,同时又吸取了他以前的法家学说,成为法家的集大成者。
多次上书韩王变法图强,不见用,乃发愤著书立说,以求闻达。秦王政慕其名,遗书韩王强邀其出使秦国。
在秦遭李斯、姚贾诬害,死狱中。比较各国变法得失,提出“以法为主”,法、术、势结合的理论,集法家思想大成。
今存《韩非子》五十五篇。他创立的法家学说,为中国第一个统一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诞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4.10则韩非子寓言要短点的带寓意
1.螳螂捕蝉园中有一棵榆树,树上有一只知了。
知了鼓动翅膀悲切地鸣叫着,准备吮吸些清凉的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正在它的背后。螳螂伸出两只像一样的前臂,打算把知了逮住吃掉。
它正要捉知了的时候,却不知道黄雀就在它的后面黄雀伸长脖子,想啄死螳螂吃掉它。它正想啄食螳螂时,却不知道榆树下面有个拿着弹弓的小孩,把皮筋拉得长长的,正在瞄准它。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