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扁鹊见蔡桓公
教学目标:
3、挂念同学生疏讳疾忌医的严峻危害,理解防微杜渐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所阐述的深刻道理及其现实意义
教学难点:精确 翻译重点字词及难句课前学习:
(一)关于作家作品
本文选自《韩非子》作者韩非。
韩非,(前280—前233)战国末期思想家,宠爱争辩刑名法术,是先秦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
《韩非子》为法家的重要著作,在政治观上,提出重赏、重罚、重农、重战诸项政策,主见君主集权,哲学观上,继承荀子的朴实唯物主义思想和老子的某些辩证法因素,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夺取和巩固政权的立场和要求,书中还保存不少寓言故事,作为论证的材料,如“守株待兔”“滥竽充数”“买椟还珠”等。
本文记叙的神医扁鹊的故事,就揭示了防微杜渐的道理,并对讳疾忌医的行为赐予抨击。这是一篇寓言故事,以时间为序,写扁鹊与蔡桓公的四次见面,又传神地再现两人见面时的不同神态、语言和性格,突出扁鹊慧眼识病,热心准时行医,又机灵避祸,和桓公的骄横自信,讳疾忌医。结尾,扁鹊不得不逃亡,示意了专制君主统治下的残暴。以蔡桓公讳疾忌医而致死的故事,告知人们要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能拒绝批判、挂念的道理。
学习过程
一 导入 :
同学们,你们了解这些成语故事吗?(出示 “守株待兔”“自相冲突”“滥竽充数”“老马识途”“买椟还珠”“郑人买履”,同学选择介绍)这些成语都出自同一部书《韩非子》,今日我们将要学习这篇课文,也隐含着一个成语,我们一起来。(板书课题) 韩非子的寓言故事
二「合作学习」
活动一:“我能读” 1、小组合作,初读课文,并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标注“腠、桓、还、汤熨、齐、遂”等字音。
2、同学听老师范读,进一步订正字音,体会朗读节奏及语气。
3、各小组自由接受多种形式反复朗读课文,如齐读、指名读、分角读、男女生协作读、小组之间赛读等等。读完后开放自评与互评。
以小组为单位,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逐字逐句疏通课文。同时,将疑难之处标记,以便稍后沟通。
活动二:“我会译” 1、明确目标。各组从文中挑出2—3个较难理解的句子,写在白纸上。
2、邻近两组交换“目标”,利用工具书,理解句子含义。
3、各组代表宣读争辩结果,其他同学进行订正及补充。
4、老师引导同学留意关键实词如“间、将、居、益、索”等的含义。
5、开展集体评议,总结。
活动三、理清结构 、复述故事。
开端、进展:扁鹊和蔡桓公的前三次见面
高潮:两人第四次见面及扁鹊说明“还走”的缘由
结局:桓侯病死
三「争辩¡沟通」
扁鹊一共几次拜见蔡桓公?扁鹊是如何陈述病情的?提出了怎样的忠告?桓侯的反应如何呢?体现了桓侯怎样的性格?
追问:扁鹊三见桓公,只简要介绍病情,并未介绍疗法,扁鹊实有愧于“神医”之称?
四「探究学习」
(齐读课文,思考)
读了这则寓言,你明白了哪些道理?你从中获得了哪些启示?请联系实际简要说明。
五「小结」
本文通过桓侯拒绝扁鹊几次善意忠告而致死的故事,告诫人们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要拒绝别人的批判挂念,要留意防微杜渐。
课堂检测
(二)基础学问
1. 正音:
还走( ) 立有间( ) 不应( ) 腠理( )
汤熨( ) 髓( )
2. 出通假字并解释: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 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
3. 重点词解:
腠理: 见: 故使人问之: 居: 及: 应: 遂: 熨: 属:
无请: 益: 索: 有间: 将恐:
4、重点句子解释:
1)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2)“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3)“桓侯故使人问之”:
4)“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5). “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答题:
扁鹊见蔡桓公,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② 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1. 与“不治将益深”中的“益”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 精益求精 B. 良师益友 C. 日益进展
2. 用一个成语概括蔡桓公的所作所为,这个成语是 。
3. 扁鹊初见蔡桓公,为什么“立有间?” 答:
4. “不治将恐深”和“不治将益深”,能不能互换?为什么?
答: 5. 翻译划线的句子:
① ② 6. 蔡桓公的病情步步严峻,文中的词语是“在 ”, “在 ”,“在 ”,在“ ”我们常说的 (成语)就是出自这个小故事。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