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孟子》三章
教学目标:
1诵读课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通文意,理解基本内容
2.通过反复诵读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韩非子的寓言故事3.结合实际体会“人和”和“施行仁政”的重要性,以及在困境和忧患中奋发向上的精神;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1诵读课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通文意,理解基本内容
2. 通过反复诵读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方法:
诵读法、资料助读法、研读品味法、拓展演练法
教学过程展示:
第一课时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你知道“四书”和“五经”吗?对,“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经》《尚书》《周礼》《易经》《春秋》。《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念和政治活动的书。这节课,我们学习《孟子》三章中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走进课文
(一)资料助读(展示课前预习)
1.关于孟子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孟子和孔子一
样,成为封建统治者尊崇的偶像;到了唐代已将孔子和孟子并称;元、明时孟子被称为“亚圣”。
2.诸子散文,指的是战国时期各个学派的著作,反映着不同学派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和哲学观点。春秋战国时期,“百家竞作,九流并起。”各种思想流派的代表人物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社会政治主张。诸子的文章,各具风采。在这一时期比较重要的有儒、法、道、墨四家。诸子散文以说理议论为主,但亦有记叙成分,如故事寓言等。一般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春秋末期至战国初期,以《老子》《论语》《墨子》为代表,这一时期的散文,篇幅短小,多是片段式、语录体的文章,词约义丰,富含哲理,并包含部分记事的内容;第二阶段是战国中期,以《庄子》《孟子》为代表,这一时期的散文形象鲜明,富有文采,富含哲理;第三阶段是战国末期,以《荀子》《韩非子》为代表,这一时期的散文更加成熟,议论和记叙的分工更加明确,说理更透彻,逻辑更周密,常寓理于物。诸子散文的内容涉及政治、哲学、伦理道德、军事、天文历法等各类领域,对当时的社会发展和经济文化的进步有
推动作用,许多重要的思想成果至今仍对我们的文化产生着不容忽视的影响,是我们全面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钥匙。
(二)初读感知
1.听老师范读,注意听准字音、节奏和情感。
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②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 顺之。2.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语句的停顿和情感。
3.指名朗读课文,教师引导全班点评。
4. 学生默读课文,凭语感和文言积累,借助课下注释或参考资料,试着读通文意。不理解的词句做批注,以备全班质疑问答。
5.针对学生自学过程中发现的疑难词句,全班进行质疑问答,教师适时点拨。
6.检查巩固本课重要词句,把握语言现象。
⑴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⑵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义。
七里之郭.。()
池.非不深也。()
委而去.之。()
亲戚
..畔之。()
⑶解释下列一词多义的词。
利地利.不如人和()
兵革非不坚利.也()
城三里之城.()
城.非不高也()
国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去国.怀乡()
三里之.城()
环而攻之.而不胜()
之多助之.至()
天下顺之.()
亲戚畔之.()
⑷指出下列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明确】
⑴通假字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⑵古今异义
七里之郭.。古义:外城。今义:姓。
池.非不深也。古义:护城河。今义:池塘。
委而去.之。古义:离开。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跟“来”相对)。
亲戚
..畔之。古义: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⑶一词多义
利地利.不如人和(优势,名词)
兵革非不坚利.也(锐利,形容词)
城三里之城.(内城,名词)
城.非不高也(城墙,名词)
国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国防,名词)
去国.怀乡(国都,名词)
三里之.城(助词,的)
环而攻之.而不胜(代词,指被包围的城)
之多助之.至(动词,到)
天下顺之.(代词,指得道之人)
亲戚畔之.(代词,指失道之人)
⑷词类活用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作动词,限制)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作动词,巩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作动词,震慑)
7.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本文可以分为几层?请概括每层的大意。
【明确】
第一层(开头一句):摆出观点,提挈全文。
第二层(从“三里之城”到“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
第三层(从“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到最后“战必胜矣”。):在前两层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普遍意义。
【教师小结】本文论证的主要特点是采取“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先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再分别设例证明“天时不如地利”和“地利不如人和”,最后再从道理上论证中心论点。
(三)研读品味
以学习小组的形式研读课文,解决以下问题:
1. “道”指什么?“人和”指什么?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明确】“道”指施行仁政。“人和”指下文说的“多助”和“天下顺之”,是克敌制胜的重要条件。而只有施行“仁政”,方能得“人和”,得民心,民心所向,作战就会取得胜利。
2.本文主要是谈战争,还是谈政治呢?
【明确】本文主要是借战争谈政治。孟子借谈战争的取胜条件以阐明他的政治主张,他
主张国君要有仁德,施行仁政(“得道”),这样才能“多助”,民众才会归顺,而“天下顺之”,“战必胜矣”,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3.说说你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理解。
【明确】孟子提出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概念,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同时反映出孟子所说的“仁政”。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且这两个分句句式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4.从“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探求孟子的思想。
【明确】标题中的“道”有其特定的含义,即讲仁义,施“仁政”,所以这个标题的意思是说:凡讲仁义、施“仁政”的,就会得到广泛的支持与拥护;反之,就孤立,就会只得到极少数人的支持与拥护。孟子生活在各诸侯国互相攻伐、社会骚乱的战国时代,因此,他提出施“仁政”、行“王道”的主张,反对武力兼并。
(五)拓展演练(2019年湖北中考模拟题)
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与《孟子论得天下》,完成小题。
【甲】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孟子曰:"桀、纣①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②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③。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④也。"
【注释】:①指夏桀、商纣,古代的暴君。②与:同"为",替的意思。③尔也:而已。
④圹(kuàng):原野。
1.解释加点词语。
(1)寡助之至.() (2)兽之走.圹()
2.翻译句子。
得其民,斯得天下矣。
3.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民之.归仁也
B.得.道者多助得.其民有道
C.以.天下之所顺可以.一战
D.失道.者寡助得其心有道.
4.甲文说的“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的情形,在乙文中有形象的描绘。乙文中的这个句子是:__________
__ 。乙文中说到的“桀、纣”,其失天下的原因,用甲文的句子来解释就是:______________。
5.甲文说“得道者多助”,乙文说“得天下有道”。这两个“道”的意思一样吗?说说你的理解。
【明确答案】
1.(1)至:极点(2)走: 跑。
2.得到人民,就能得到天下了。
3.C (A. 结构助词,的/连接主谓,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B. 施行/得到。C.都是介词,凭借。D. 道义,道德/办法。故选C。)
4.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5.不一样。甲文所说的"道",指的是统治者施行的"仁政";乙文所说的"道",指的是统治者得天下的方法、途径。
【参考译文】【乙】
孟子说:“桀和纣失去了天下,是因为失去了人民;失去人民,是由于失去了民心.得天下有办法:得到
人民,就能得到天下了;得人民有办法,赢得民心,就能得到人民了;得民心有办法:他们想要的,就给他们积聚起来,他们厌恶的,不加给他们,如此罢了.人民向于仁,如同水往下方流、野兽奔向旷野一样.
(三)课堂小结
本文采用了逐层论证的写法。开篇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接着援引战例,以攻城而未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人和”的重要性,最后引申到治国,得出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的这一主张,强调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远见卓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将会成为21世纪支配世界政治格局的重要观念。
(四)课堂板书
举例论证:举攻主和守方两个事例突出“人和”和“施
论证观点行仁政”的重要性
道理论证:域民、固国、威天下
得出结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三、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将课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3.预习《富贵不能淫》
第二课时
富贵不能淫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积累文言词汇,疏通文意。
2.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理解课文主旨,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
3.能说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现实意义。教学难点: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