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第二单元日积月累九个寓言故事的寓意
【原文】
       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来源于《庄子·秋水》。
       燕国寿陵有个少年,听说邯郸人的走路颇为好看,于是就千里迢迢来到邯郸,打算学习邯郸人走路的姿式。可是他呀,一会儿跟在这个人后面学,一会儿跟在那个人身后学,一点也不专心。就这样,他不但没有学到赵国人走路的样子,还把自己原来走路的步子也忘记了,最后只好爬着回去。
韩非子的寓言故事
    《邯郸学步》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做事不能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这样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原文】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廩食以数百人。宣王死,
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来源于《韩非子.内储说上》。
  滥竽充数这则成语的滥是失实,与真实不符,引申为蒙混的意思;竽是一种簧管乐器;充数是凑数。
     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充数,或是以次充好,有时也用作自谦之辞。
原文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锤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选自《吕氏春秋·自知》
钟的响声是客观存在的,不管你是否捂住耳朵,它都是要响的。凡是要客观存在的东西,它不会依人的主观意志为改变。有的人对自己不利,或不喜欢的客观存在,采取不承认的态度,以为如此,它就不存在了,这和“掩耳盗钟”一样,都是极端的主观唯心主义——唯我论
的表现。如果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不正视、不研究,采取闭目塞听的态度的话,最终便会自食苦果。
     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不正视、不研究,采取闭目塞听的态度,这是自欺欺人,终究会自食苦果的。
【原文】
      坎井之蛙谓东海之鳖曰:“吾乐与!出跳梁乎井干之上,入休乎缺甃之崖;赴水则接腋持颐,蹶泥则没足灭跗。还虷、蟹与科斗,莫吾能若也。且夫善一壑之水,而跨跱埳井之乐,此亦至矣。夫子奚不时来入观乎?”
      东海之鳖左足未入,而右膝已絷矣。来源于《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狭窄的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是非常广阔的,知识也是永无穷尽的,而我们是非常渺小的,如
果把自己看到的一个角落当作整个世界的话,把自己知道的一点点知识看作人类文化的总和的话,那么我们就会跟枯井里的青蛙一样,成为孤陋寡闻、自大的人
【原文】
     (乐广)尝有亲客,久阔不复来,广问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赐酒,方欲饮,见杯中有蛇,意甚恶之,既饮而疾。”于时,河南听事壁上有角弓,漆画作蛇。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复置酒于前处,谓客曰:“酒中复有所见不?”答曰:“所见如初。”广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沉疴顿愈。
       来源于《晋书·乐广传》
      本文既嘲笑了那个被杯中蛇影吓得病倒的人,同时也向我们说明了一个道理,即:心病还须心药来医。乐广明白客人得的是心理疾病,所以用心理暗示的方法引导客人,对症状下药,使得病人“豁然意解,沉疴顿愈”。“杯弓蛇影”这一成语由此而来,也作“蛇影杯弓”,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虚惊一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自相矛盾
(zì xiāng máo dùn)
《韩非子·难势》上说,有个人又卖矛,又卖盾。卖矛的时候说他的矛无比锋利,什么东西都能刺透;卖盾的时候又说他的盾无比坚固,什么东西都穿不透。有人就问他,要用你的矛刺你的盾怎么样呢?他无言以对。
“自相矛盾”比喻一个人说话、行动前后抵触,不一致。
出 处——《魏书·明亮传》:“辞勇及武;自相矛盾。”
例句——一篇文章的观点要前后一致,不能自相矛盾。
画蛇添足
(uà shé tiān zú )
《战国策·齐策二》记载,楚国有一个人请人喝酒,酒少人多,大家约定:在地上画蛇,谁先
画好,谁喝酒。一个人先画成,左手拿过酒准备喝,同时用右手为蛇画脚,并说:“我还能给蛇画脚呢!” 脚还没有画完,另一个人已把蛇画好,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你怎么给它添上脚呢?” 于是拿过酒一饮而尽。
“画蛇添足”比喻做多余的事,反而弄巧成拙。
出 处——汉·刘向《战国策·齐策》:“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不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无其酒。”
例句——这幅画已经很完美,你就不要再画蛇添足了。
杞人忧天
(qǐ rén yōu tiān)
《列子·天瑞》中说,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下来,自己无处安身,以致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唐李白在《梁甫吟》中用这个典故写出“杞国无事忧天倾”的诗句。
“杞人忧天”比喻毫无必要的忧虑和担心。
出 处——《列子·天瑞》:“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例 句—— 只要充分作好准备,就不怕敌人的突然袭击,何必杞人忧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