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里面的历史典故
《庄子》是中国哲学史上一部重要的哲学经典之一,其内容主要包括“庄子内篇”、“庄子外篇”和“庄子杂篇”三个部分,其中不乏涉及到历史典故、寓言故事等直白易懂的表述方式,为我们了解古代智慧传承提供了很好的渠道。下面将介绍《庄子》中包含的一些历史典故。
1.仲尼南游《庄子》内篇-逍遥游中提到了孔子在非常年轻的时候曾经南游,然而在归途中得知自己的母亲去世了,孔子为了尽孝心三年不谋事业,只担任私塾教师,穷而后申。他同时也收集天下爱学之士,形成了贤者门下。
2.孟子拒王《庄子》杂篇-吹万曲中提到了孟子一次拒绝了荆王的邀请,向荆王发出如下的训诲:“人君执度而已矣,有君子者,顾视其所不能常也。”意思是:君王应该遵循法度,为实践社会稳定和人民福祉而努力,这是人君的使命,但是一个真正的君子除了符合国家法律以外,还要时刻反省自己的德行是否足够高尚。
3.墨子摹受墨子是中国春秋时期的一位哲学家,同时也是道家、儒家、名家、法家的集大成者。 《庄子》杂篇-逍遥游中提到,有一次,墨子向庄子请教道理,异想天开的庄子指着自己
的胡须,说:“这浓浓的胡须,是我从自然万物之中应允而来,是自然画师所摹受的。可你墨子为什么要把自然万物往青天呢?”表达了道家的“自然而然”之意,但同时也暗示人类应该尊重自然,不要把自己的利益放在自然之上。
4.楚王爱履《庄子》内篇-盗跖中,讲述了楚王爱穿美观的鞋,就算是长途旅行也不愿意换,结果成了膝盖疼痛的隐患。表达了人类对物质资产的崇尚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5.过秦论战《庄子》外篇-大宗师中,讲述了齐威王向鲁昭公提出过秦论战问题,表示:“秦国兵强马壮,智计超过诸侯,希望诸侯能够团结一致,共抗外敌。”鲁昭公则淡定回答:“夫秦在所谓势均力敌之地。若想长治久安,不如有所节制。”表达了对战争的深入思考与否定,认为战争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应该通过节制谋求和平稳定。
6.吕不韦能《庄子》外篇-达生中,讲述了吕不韦的故事,吕不韦是中国古代商业家出身,天赋极高,凭借自己的才华、诚实、勤奋成为了韩国太后的首席大臣。表达了人们对天才、勤奋和踏实工作的敬重和追求。
韩非子的寓言故事7.韩非子问刑《庄子》杂篇-逍遥游中,讲述了韩非子问曰:“治理社会的一种方法就是刑法,
如何制订其中的标准呢?” 庄子回答:“如果在制订刑法标准之前,不先制止谋害人民的罪恶,那也就无法正规有效的判决罪犯。”表达了对法律的权威的肯定,但同时也提醒人们要先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预防犯罪的发生。
总的来说,以上所列的七个历史典故是《庄子》中最经典和最为被人津津乐道的,这些故事涉及到的某些问题与现代社会很类似,如政治、文化、道德和社会制度,深刻揭示了古代社会的风貌,对我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