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献给书匠的抒情诗
——葛亮《书匠(节选)赏析》
马唯然
葛亮的《书匠》最早发表在2019年第12期《人民文学》上。在这篇中篇小说中,葛亮塑造了两位古籍修复匠人:老董和简。“一个在大陆,一个在香港。一个师从故宫名师,却流落民间干着修鞋匠的行当;一个师从英国名家,竟待在阁楼寂寥度日。他们是书的医生,医书、医人,也医自己。心有持守,虽默默无闻,却与诗书共传世。”(导读)老董和简分别代表传统师徒授受和现代西方修复技艺两种模式,从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两个维度体现“工匠精神”。这篇小说用一句出自明代周嘉胄《装潢志》的话作为前言:“不遇良工,宁存故物。”这句话是老董和简这样的古籍修复匠人的从业原则。
选文围绕修书匠老董为修复清雍正国子监刊本《论语》的书皮而寻合适的染蓝染料展开,集中体现老董倔强、正直、技艺精湛、朴素的形象。
老董的性格首先是倔强。原文用“轴”这个词来形容他。馆里请了业界专家开研讨会,专家主张将整页书皮换掉,但老董却自动请缨,而且立下军令状,要一个月就把书皮补上。当父亲去劝他,他“闷着头,不吱声”。父亲插叙的话又交代了老董因为倔强和夏主任结了梁子。如今,他又为了一本书,把自己的工作作为赌注押了上去。当父亲问他这样做值得吗?他
“将手中那把乌黑发亮的竹起子,用一块绒布擦了擦,说,值得”,把乌黑发亮的竹起子擦了又擦,是沉默地抵抗;说“值得”,是决然地坚持。
老董的正直是从倔强延伸出来的特征。在研讨会上,他丝毫不顾及专家的颜面,坚持“不遇良工,宁存故物”,反对他们换掉整页书皮的主张,弄得他们下不了台。
老董之所以如此倔强、正直,完全是因为他精湛的技艺。所谓艺高人胆大,如果没有高超过人的本领,老董也不敢以失而复得的工作为赌注立下军令状。而为了试出恰当的蓝,他把家里的“沙发套和桌布、窗帘”都拿来做实验品了,直到最后终于用橡碗染出了他需要的颜。“我们这些人啊,一年也盼中秋,不求分月饼吃螃蟹,就盼橡碗熟呢。”老董的这句自白是对书匠专业精神最好的注解,同时也体现出老董对修书事业的热爱和痴迷。最后,“仪器做了电子配比都没辙”的古籍,经过老董的修复,“送去做光谱检测,温、光泽度与成分配比率,和古书的原书皮相似度接近百分之九十。也就是说,基本完美地将雍正年间的官刻品复制了出来。”这种强烈的前后对比有力地衬托出老董精湛的技艺。
而老董的成功却并没有成为他得意骄傲的资本,相反,他选择了急流勇退和默默无闻:“因为本地一家媒体的报道,老董成了修书界的英雄。图书馆要给老董转正,请他参与主持修复
文澜阁《四库全书》的工作,老董摇摇头,说,不了。还是原来那样吧,挺好。”
选文中还有多处细节描写来体现老董的朴实。“老董穿了一件卡其布的工作服,肩膀上挎了个军挎。”“踩着一辆二十八型的自行车,带着我,穿过了整个校园。老董踩得不快不慢,中间经过了夫子庙,停下来,给我买了一串糖葫芦。”这样一位技艺远超所谓专家的书匠,言行举止却完全一丝一毫的架势,和专家“下不了台”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老董朴实无华的民间艺人形象。
浪漫情诗选文最大的特是老董带我去“看秋”,拣橡碗的情节设计。这段情节充满抒情彩,有强烈明显的散文化倾向,为整段选文营造出一种浪漫诗意的格调。首先是环境描写:“萧瑟、空阔,人烟稀少,但是似乎充满了野趣。沿着水塘,生着许多高大的树。枝叶生长蔓延,彼此相接,树冠于是像伞一样张开来。”“一人高的芦苇丛,在微风中摇荡。”在这种宁静、优美的自然环境中,老董不仅将要到橡碗染出恰当地靛蓝;而且,这个地方是老董刚来南京的时候,老师傅们带他来的地方;另外,他也曾和我的爷爷来过这里,如今又带着我来到这里。在这个地方,大自然和传统手艺将要产生融合,一门传统技艺的过去、现在、未来将要产生融。这个地方,是古老的文明在现代社会持续传承的见证。在这个地方,老董“静静地看着”“目光,渐渐变得肃穆”“喃喃说”,一种庄重的仪
式感在老董的举手投足间流动,令整个场景充满了神秘感和使命感。
而最为灵动的一笔,是松鼠的出现:“忽然从树上跳下来个毛茸茸的东西。定睛一看,原来是一只松鼠。它落到了地上,竟像人一样站起了身,前爪紧紧擒着一颗橡子。看到我们,便慌慌张张地跑远了。”这只
松鼠给整个充满野趣的自然环境增添了一份生机。这只松鼠是搭建在人和自然之间的一道桥梁,他“前爪紧紧擒着一颗橡子”,令老董也说“它也识宝呢”,“也”和“识宝”,是站在人的角度将松鼠人格化,好像松鼠也和老董一样,来到这里是为了拣宝。
葛亮的小说语言疏朗、淡远,简单中蕴含着悠长的韵味,充满诗意。老董作为一个小人物,却完成了专家和高科技都无法完成的修复古籍的任务,完成之后又继续过他平凡朴实、不骄不躁的普通生活,体现出传统手艺人精益求精,又踏实质朴的生存状态。字里行间充满对传统手艺和工匠人的赞美和敬仰之情,如同一首献给书匠的优美抒情诗。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