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走进信息社
1.1信息社会及其特征
★了解信息社会概念
★理解信息社会的特征
1. 信息社会概念
2. 信息社会的特征
教师准备:打开微机,课件、投影仪等。
学生准备:结合课本提前预习。
1.1.1信息社会
【探究活动】
调查:
通过国家信息中心网站的“站内检索”,查询、下载“信息社会发展”的相关资料【讨论】
课本p7内容
【观察】
课本p8内容
1.1.2 信息社会的特征
【教师活动】
借助视频给学生讲解信息社会概念及信息社会的特征。
信息社会四个方面的主要特征
1、数字生活
现实空间、虚拟空间
2、信息经济
人力资源知识化、以创新核心技术应用为主、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经济水平发达
3、网络社会
社会信息化、智能化、现实与虚拟并存
4、在线政府
科学决策、公开透明、高效治理、互动参与
【课堂小结】
总结信息社会概念及信息社会的特征。
【课后作业】
P27 1、单选题
【教学反思】
高一学生来自各校,对信息的掌握参差不齐,应采用分层教学方式,小组学习方式,结对子的学习方式。
第一章走进信息社
1.2信息技术发展脉络与趋势
★了解信息技术发展脉络
★了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1. 信息技术发展脉络
2. 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教师准备:打开微机,课件、投影仪等。
学生准备:结合课本提前预习。
1.2.1信息技术发展脉络
【探究活动】 p12 表1-3
【讨论】
课本p12内容
【教师活动】
借助视频给学生讲解信息技术发展脉络
1.2.1信息技术发展脉络
1.以计算机为核心
1946 ENIAC 电子管
微处理器
计算机与现代通讯有机结合
2.以互联网为核心
互联网是由许多计算机组成,实现网络中计算机的数据传输。
3.以数据为核心
云计算、大数据处理技术,发现数据价值,实现数据“增值”
1.2.2 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1.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的角度
(1)网络互联的移动化和泛在化
(2)信息处理的集中化和大数据化
(3)信息服务的智能化和个性化
2.从计算机用户界面发展的角度
(1)体感技术
(2)虚拟现实技术
(3)增强现实技术
3.从典型技术驱动发展模式向应用驱动与技术驱动相结合的模式转变的角度(1)虚拟计算
(2)通讯技术
(3)传感技术
(4)微电子和纳米技术
(5)3D技术
(6)信息安全
【实践】
课本P15
【课堂小结】
1. 信息技术发展脉络
2. 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课后作业】
P27 3.情境题
【教学反思】
本节理论较多,适合采用自主学习与教师讲授相结合方式
第一章走进信息社
1.3信息技术的影响
1、了解信息技术推动科技革新与进步
2、了解信息技术社会变革与发展
3、信息技术提升人们在信息社会的适应与创新力
1、信息技术推动科技革新与进步
2、信息技术社会变革与发展
3、信息技术提升人们在信息社会的适应与创新力
教师准备:打开微机,课件、投影仪等。
学生准备:结合课本提前预习。
1.3.1信息技术推动科技革新与进步
【教师活动】
1、基础学科理论领域
2、量子通讯
3、人工智能系统
传感(感受信息)、通信(传递信息)、计算(处理信息)、控制(执行信息)【探究活动】
p18 交流;分析
1.3.2 信息技术社会变革与发展
【调查】
课本p19内容
【教师活动】
1、提升社会建设水平
2、促进工农业生产变革
3、提升电子商务可靠性
4、加强数字世界的治理
1.3.3 信息技术提升人们在信息社会的适应与创新力
1.改变人们的生产与工作方式
(1)信息成为重要的生产资源,脑力劳动投入比例不断增加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2)互联网促成了一种人人参与、人人互动的社会化格局,这个交互形态使得社会生产方式有了深刻的变革,产生了社会化、个性化的制造平台
2. 改变人们的生生活与交往方式
(1)突破时空限制,及时分享信息
(2)数字化生活信息交流方便快捷,但同时也存在个人信息泄漏安全隐患
3.促进人们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4.培养人们的计算思维
计算思维是指个体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在形成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思维。
5.提升人们信息意识与信息社会责任感
信息意识是指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
【课堂小结】
信息技术推动科技革新与进步
信息技术社会变革与发展
信息技术提升人们在信息社会的适应与创新力
【课后作业】
课本 P27 2.思考题
【教学反思】
本节理论较多,适合采用自主学习与教师讲授相结合方式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