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浙教版) 九年级 第一章第五节
浙江省海盐县武原中学  徐产红  2011年6月
一、教材分析
《循环结构》是浙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九年级第一章第五节的内容,它是建立在学生已学的顺序结构和分支结构的基础上,主要用来处理生产、生活中的重复事件,对学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很有意义。
二、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对顺序结构和分支结构有一定的理解,能画出流程图,且已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循环结构程序设计的概念。
2.运用流程图去描述实际事件。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循环事件的感知、分析,感受和体会循环结构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的意义,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2.参与对循环结构事件的描述,培养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并学会画出简单的循环结构流程图。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感受循环结构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的意义,激发学习的兴趣、提升算法素养。
2.运用循环结构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的意识,养成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重点
理解循环结构,能画出简单的循环结构画流程图。
五、教学难点
循环结构中的循环条件和循环体的确定,以及循环与分支结构相结合的程序设计。
六、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循环结构程序流程图图例、多媒体教学课件、能上因特网的学多媒体网络教室。
学生准备:有一定的程序设计基础,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七、设计思想
本课主要采用教师讲解、示例引导,任务驱动、小组合作等方式。讲清概念,注重实例分析,重点突出新知识点的精讲多练。从而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循环结构程序的概念、功能,并能画出简单的循环结构流程图,程度好的学生,可以进行一步体验编程解决问题的乐趣。
八、教学过程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引入循环
师:同学们,这个故事你们听过吗?“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和小和尚,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讲什么故事呢?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
师:那这个故事说得完吗?为什么呢?你发现了什么样的规律呢?
师: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也有很多类似的现象,谁能说说有哪些现象? 
生:听过
生:不断的重复,不断的循环。永远也讲不完。
生答:有,并列举生活中的周期现象,即循环事件。
如:一年四季,一周有七天,一天有24小时,白天黑夜、一日三餐、自然界的水循环等等。
通过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融洽课堂气氛。
让学生从生活中去挖掘带有周期性的事件,从而更容易地理解循环结构。
新知讲授
师:对,同学们刚刚列举了很多生活、生产、自然界中的循环现象,它们都存在周期性。如果用我们所学习的流程图来表示这一周期现象,就是程序的循环结构。
板书循环结构
感知循环(多媒体展示)
1、生产中的循环事件
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生产中的循环是不是简单的、机械的重复?
师:事实上,生产中的循环并不只是简单的、机械的重复,新一轮循环中的产品可能与原来并不完全一样,多数产品会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定的改进,这样产品才能不断更新,企业才能不断进步。
2、自然界中的循环事件:水循环
二、建构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师:同学们,其实在循环事件中,我们需要明白两个关键点:
根据什么循环?——循环条件
  (通过设定循环变量为控制)
循环什么?——循环体
师:正如同刚上课时,我给大家讲的故事,如果没有给定条件,那么这个故事永远讲不完,这在我们程序设计中称之为“死循环”。
师:那如何设定一个条件,让这个故事讲完呢?
师:对,如果我们事先设定一下这个故事讲的次数(即循环条件),那么当达到设定的次数时,便停止。
多媒体展示流程图,并分析。(设定这个故事讲5次,用I表示循环变量)
师:一步步分析流程图,对“循环体”和“循环条件”重点分析。让学生明确了解:循环结构程序设计的关键点是循环变量和循环条件。只有当满足循环条件时才能循环,当循环条件不满足时就结束循环
三、实践循环结构程序流程图,巩固新知
师:出示算术题:1+2+3+4+…+100=师:同学们,你们对这个题目熟悉吗?
师:对,这就是有名的高斯数学问题。德国科学家高斯10岁时,他的数学老师出了这么一道算术题,许多同学都被难住了,聪明的高斯却很快做出了这道题。这个故事可能很多同学都知道,那你知道高斯是用什么方法做出这道题的吗?
师:那你们能不能用流程图的形式描述一下计算机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师:巡视全场,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和帮助,同时关注学生解决问题中比较共性的问题
师:展示一学生的流程图,让学生先自我分析,然后由其他同学评价,再由老师点评,共同完善流程图。
学生认真听讲,并做适当的笔记
生:观看、倾听
生:小组讨论、思考、收获
生:认真听讲,并做适当的笔记
生:思考、小组讨论等
生答:规定讲几遍
生:跟着教师的思路,初步了解循环结构程序设计的流程图
生:跟着教师的思路,初步了解循环结构程序设计的流程图
生:熟悉,高斯数学问题
生:讨论
生:小组合作探究或结合书本自评探究,画出高斯数学问题的流程图
生:分析同学的流程图,查出自己流程图中存在的问题,并予以改正、完善。
让学生进一步感知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循环实例,从而更清楚地了解循环结构,并通过引导,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通过教师直接讲解,让学生从故事中去体会“死循环”,了解循环条件和循环体。
让学生在教师的分析中,进一步加深对循环体和循环条件的了解,为后续的学习打基础。
通过对学生感兴趣的实际事件进行深入分析,引导、帮助学生进一步理清循环结构程序的概念、功能和两个要素(循环体和循环条件 ),并能画出简单的循环结构流程图。
借助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让学生在初步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或自主探究巩固新知,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小组合作精神。
让学生在互评中暴露自己问题,然后共同解决;教师引导学生对循环结构程序进行再一次的梳理。
拓展应用
小组合作完成:100以内所有自然数中奇数和的流程图。
师生共同分析、点拨、巩固
生:小组合作探讨,共同完成任务
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提升模仿和举一反三的实际应变能力。
活动评价
老师评价、点拨
学生自评、互评
课后小结
先引导学生总结,然后老师在归纳梳理。
循环结构就是指在算法中,从某处开始,按照一定条件,反复执行某一处理步骤的过程。这个条件就是指循环条件,反复执行的步骤称为循环体。循环条件和循环体是循环结构程序设计的两个关键要素。而循环条件的控制,我们需要通过设定循环变量来实现。
计算机相对于我们人脑来说,它的最大优势是在于它的运算速度。一个人要用几年时间来处理的数据量,计算机只用几秒钟就可以完成了。但计算机程序是在人的控制下运行的,计算机的运行效率取决于人在编程时的方案。我们在循环结构程序的运用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避免出现死循环。这就要求我们在循环结构程序设计中要特别注意分析循环条件和设定循环变量,对程序运行时实际循环次数加以分析。
九、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