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在本校上的一节信息技术公开课,经过综合组老师的停课、评课,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也是我在教学中多了些体会和思考:
《常用数据类型(一)》这节课是Python程序设计基础中的第二课,主要是为学生后期Python程序设计开发打好基础。本节课主要采用了讲练结合的教学方式。首先,通过概念界定,让学生了解Python常用的五种数据类型:整型、浮点型、字符串型、列表和布尔型。然后,通过教师列举一定数量的实际数据,学生判断数据类型的方式,让学生学会区分不同数据的数据类型,进一步将概念明晰。最后,通过教师范例讲解字符串、列表的索引访问和切片操作,以一例多练的方式让学生初步掌握字符串、列表的索引访问和切片操作。
回顾本节课,我觉得在一些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的把握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1.没有把握好学生回答问题的总体时间,因练习题每题都让学生单独回答给予反馈,导致最后列表的切片操作没有讲完。
2.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过于单一,讲练结合的方式虽然对于知识点的落实与掌握很好,但是课
堂相对会无趣一些。
3.常用数据类型判断列举的数据太多,一些简单的数据类型可以少列举一些,减少课堂占用时间。
针对上述问题的改进方法:
1.关注课堂时间,让学生回答的时候注意点面结合照顾到各个教师片区的学生即可,不用一题一学生,可以一组数据一位学生回答。
2.课堂组织形式可以采用先探索后归纳的方法,增加学生的主动性。也可以采用参考课本概念自学概念,然后猜一猜老师举例的数据是什么类型,最后师生共同再次回顾概念,明晰概念界定的方法。
3.合理分布重难点学习时间,减少常用数据类型的总体时间,增加难点索引访问和切片操作的时间。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