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县第九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周测(一)语文试题 -- 人教版高二
高二语文周测试卷(一)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35.0分)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从西汉到清末,造成万人以上死亡的重大自然灾害大约有190起,其中最多的一次死亡人数为2290万,有21个年头发生旱灾,63个年头发生水灾。旱灾多发生在河南、山东、山西、四川4省,水灾主要发生在江苏、河南、浙江、河北、湖北5省。而1912年到1949年年年有灾,除1920年、1941年仅发生旱灾外,其余各年均有水灾或水旱灾害发生。还有10年既有水灾,也有虫灾。中国历史上大的自然灾害有很多,由自然灾害特别是水旱灾害导致粮食减产,不能满足日常生活需求,从而引发饥荒和死亡的情况也很多。但是饥荒灾难的发生次数要远少于自然灾害。也就是说,自然灾害不会必然导致粮食不安全,甚至形成饥荒灾难。
(摘编自张成志《反思历史上的饥荒事件》)材料二:
中国的灾荒史实际上反映的是一个民族在饥饿中艰难挣扎的生活史,一个矛盾的局面交织于几千年的中国农业生产史中:长期领先世界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与粮食供需经常性失衡的两极现象,使我国的传统农业生产始终挣扎在安全与危机之间。
在专家看来,我国高水平的农业生产技术是维护我国粮食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传统农业时代,中国的单位面积粮食产量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隋唐以前,国家粮食生产能力持续提高,完全能够应对可能发生的饥荒。在中国近2000年的传统农业生产中,最大的技术进展是宋代以后在北方旱作农业技术体系基础上确立的江南稻作农业技术体系。这是中国农业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不但农作物的产量得到大大提高,而且还进一步影响到中国传统社会的转型和变革,因此其被称为宋代江南农业革命。在此阶段,中国传统农业单产水平从春秋战国时期的亩产量90多市斤,上升到仅江南地区稻谷亩产量就达337市斤的高水平。我国粮食生产水平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依然具有明显的优势,单位面积粮食产量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以1950-1951年的粮食生产水平计算,同为世界文明古国的印度谷物单产只有当时中国的52%。
因此,传统农业生产为古代社会提供的粮食数量在过去的2000年里不断增加。农业生产不但是古代社会的经济基础,也是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性因素,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生产技术体系对我国历史上饥荒的发生,产生了积极的制约作用。 高二语文
然而,高水平的农业技术并没有把中华民族从长久的饥饿中拯救出来,相反,中华民族的持久性饥饿与高水平的农业技术并存于中国历史中。纵观中国粮食安全的历史进程,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并没有缓解饥荒,甚至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加大了饥荒的范围、加深了其程度。
从气候条件上看,我国农耕地区的自然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极为不利。我国粮食生产的节气与自然条件往往不相符,春夏时期是北方作物需要雨水浇灌、南方作物需要光照的关口,而夏季风集中于南部沿海地区,致使北旱南涝;夏秋时节北方作物需要充足的光照,南方作物需要充裕的水分,雨带却又推移到北方地区,往往出现北涝南旱的不利局面。因而在传统农业时期,自然灾害的高风险性构成了我国粮食安全的最大威胁。
尽管我国幅员辽阔,但可耕地面积相对较小,在粮食生产水平提高的同时,人口往往会随之增长。“人地矛盾”这个很现实的字眼较早就出现在我国农业生产中,是传统社会解决粮食
安全的主要着眼点。
为了适应人口日益增长的社会形势并缓解由此带来的人口压力,从宋代起,中国境内适宜农垦的土地基本得到开发垦植,明清时期的农业开发范围和程度大大超过此前任何时期。但耕地面积的急剧增长并没有缓解饥荒的压力,相反,入清以后由于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压力剧增,粮食供应空前紧张。
在耕地不足的情况下,中国历代农民主要通过垦荒毁林扩大耕地面积。汉代中后期,因为大量森林被垦辟为农田,政府再也无力像汉朝中前期那样给无地流民发放公有林地和皇家园林,此后的农业资源开发逐渐向边荒地带扩展。为了生存,人们不得不进入自然条件异常严酷的高寒地区和山谷地区继续扩展生存空间,脆弱的生态环境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等环境灾害因此日渐加剧。据统计,公元1世纪至9世纪,每百年旱灾的发生频次都在100次以内徘徊,到了17-19世纪增加为300-500次。
(摘编自洪蔚《古代中国的粮食安全与危机》)
材料三:
2020年,面对疫情和汛情,公众关心粮食安全并无不妥,但大可不必恐慌。非常之年农业依然有望丰收,凸显了我国粮食生产抗风险能力的增强。从生产方面看,农业的保障能力处于历史高水平。我国粮食总产量已连续5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从库存方面看,粮食库存处于高位,2019年小麦、玉米、大米三大主粮库存结余2.8亿吨。以此计算,仅库存量就可以确保全国人民一年的口粮消费。
当然,粮食安全问题极为复杂,任何时候都不能麻痹大意。一方面,我们有实力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口粮绝对安全有充分保障;另一方面,要把粮食安全这根弦绷得再紧些,把保险系数提得再高些。粮食产量大落容易,起来很难。所以在农业形势好的时候,更不能麻痹松懈。在粮食问题上不能心存侥幸,一旦出了大问题,往后的许多年都会处于被动状态。
(摘编自乔金亮《把粮食安全这根弦再绷紧些》)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从西汉到清末,造成万人以上死亡的重大水旱灾害大约有190起,说明自然灾害对我国粮食安全构成威胁。
B.隋唐以前,国家粮食生产能力持续提高,能够应对可能发生的饥荒,从而影响到中国传统社会的转型和变革。
C.2020年疫情和汛情叠加,农业依然有望丰收,体现了传统农业生产技术体系对饥荒产生的积极的制约作用。
D.从宋代起,中国境内适宜农垦的土地基本得到开垦可能与江南稻作农业技术体系的确立有一定关系。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如今我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意味着我国粮食生产抗风险能力强,公众不必因疫情而恐慌。
B.饥荒和自然灾害频发与高水平的农业技术并存于中国历史中,凸显了我国自然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的不利。
C.传统农业社会时期我国高水平的农业生产技术并没有缓解饥荒,中华民族也没有因之摆脱长久的饥饿。
D.要想不因粮食问题处于被动状态,我们必须把饭碗端在自已手里,提高粮食安全的保险系数,不松懈,不侥幸。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保证粮食安全应具备的要素的一项是______
A.乃疆乃理,乃宣乃亩。(《诗经》)
B.《书》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敢以此规!(《春秋左传》)
C.风不鸣条,雨不破块,五日一风,十日一雨。(《论衡》)
D.凡足以奉给民用,则止。诸加费不加于民利者,圣王弗为。(《墨子》)
为什么高水平的农业生产技术不能遏制饥荒,甚至还会加大饥荒的范围、加深饥荒的程度?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红蚂蚁
赵淑萍
货卸完了,拉着空车明显轻松不少。他又经过那个小屋,但是,小屋门已上锁。木门上有一蚂蚁在爬,密密地,爬得那么欢。他感到惆怅。同时,暗暗怨恨起自己的父亲,明知道那么远,却要他去受那份罪,还不如一个外人。
学校危房改造,要重新装修。废弃的木板,由造房子的工程队收购,送货的钱则另算。父亲是这所学校的校长。“想不想赚钱买书?”父亲问他。他当然愿意。12岁时,奶奶中风躺在了床上。父母都是老师,晚上经常要在学校办公。于是,父亲特地给他写了一封信,意思是工作忙,没有时间照顾奶奶,让他放学以后少出去玩,尽量陪在奶奶身边。“爷爷在爸爸8岁时就没了。长辈中,奶奶是爸爸唯一的亲人了。你能不能替我们尽一点儿孝心,做一点儿事?”于是,他听父亲的话,经常给奶奶翻身,还帮奶奶洗衣服。但是,酷爱看书的他提了个小小的要求,就是星期六可以进学校图书室去看书。秉公无私的父亲唯一一次破了例,每个星期六都拿来图书室的钥匙。
也就是那时,他染上了“书瘾”。一星期一次,总觉得看不够,他好想拥有自己的书。可那个年代,大家的家境都不怎么样。经常有乡亲来向父亲借钱。父亲或多或少,从不让他们空手回去。一个月的工资,没到月底就被借光了,常常捉襟见肘。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