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6
摘要:鲁迅先生病逝之后,丰子恺发愿把《
丰子恺散文
阿Q 正传》绘成连环漫画,期盼中国不复有阿Q 及产生阿Q 的环境。《漫画〈阿Q 正传〉》出版后,受到周作人、冯雪峰的否定性批评。丰子恺以毛笔简笔画绘漫画,在其绘画中注重神似注重情韵。丰子恺以简笔写意绘出阿Q 悲哀的人生,以
均衡构图呈现乡土社会的世象,以细节点缀表现出浙东民俗风情。丰子恺《漫画〈阿Q 正传〉》和煦春风的风格,是与丰子恺所受到的中日画家的影响、宗教的濡染、审美观念等有关,构成丰子恺的《漫画〈阿Q 正传〉》多温婉少讥刺、多悲悯少愤懑的原委。与陈铁耕、刘岘、鸿梁等绘的阿Q 比较,丰子恺绘的阿Q 更多浙东地方彩,丰子恺启迪了刘建庵、丁聪、郭士奇等《
阿Q 正传》的改编。
关键词:丰子恺;《阿Q 正传》;漫画;情味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现代文学图像文献整理与研究”(16ZDA188)中图分类号:I206.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 (2021)06-0089-09文
杨剑龙
论丰子恺的《漫画〈阿Q 正传〉》
在中国现代文坛,丰子恺是一位独具风格的散文家,他以充满温情的笔触记载人间的日常生活,洋溢着温柔悲悯的情调。“
作者善于写平凡琐屑的事,而使人在平凡的生活中觉察出生活的情趣,看到生活中的美。
”①在中国现代画坛,丰子恺是一位别具特的画家,他开拓了中国现代漫画的新境界。俞平伯评价丰子恺:“一片片的落英都含蓄着人间的情味,那便是我看了《
子恺漫画》所感。”②在丰子恺的漫画创作中,1939年6月开明书店出版的《漫画〈阿Q 正传〉》是丰子恺漫画的代表作之
一,拓展了陈铁耕、刘岘、鸿梁、叶浅予等以图像阐释鲁迅《阿Q 正传》的思路,对于后来的刘建庵、丁聪、郭士奇的以图释文都具有借鉴和启迪意义。丰子恺的《漫画〈阿Q 正传〉》也为其后来为
万叶书店绘制的《绘画鲁迅小说》奠定了基础,使丰子恺成为以图释文阐释鲁迅小说用力颇多的画家之一。
丰子恺与鲁迅的深交始于其翻译日本学者厨川
白村的理论著作《苦闷的象征》。鲁迅翻译《苦闷的象征》始于1924年。厨川白村的《
苦闷的象征》于1924年2月由日本改造社出版,鲁迅于1924年
4月8日由东亚公司买回厨川白村的日文版《苦闷的象征》
。在1924年9月的日记中,鲁迅写道:“二十二日晴,午后读胡人哲信。夜译《苦闷的象征》开手。”③鲁迅对厨川白村的理论深以为然,于10月10
日译完,连载于十月一日至三十一日的《晨报副刊》,1924年12
月鲁迅的译本列入“未名丛书”由新潮社出版。丰子恺几乎同时
翻译《苦闷的象征》,1925年3
月列入“
文学研丰子恺《
漫画〈阿Q 正传〉》开明
书店版封面
89
究会丛书”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此前,丰子恺由内山完造介绍,在内山书店结识了鲁迅,有几次还在书店见面时用日语交谈,谈得很是投机。丰子恺后来读到鲁迅的译本,内心颇为不安,他请学生陶元庆引见,于1927年11月27日登门拜见鲁迅。鲁迅日记记载:“二十七日晴,上午得立娥信,十九日发。黄涵秋、丰子恺、陶璇卿来。”④陶璇卿即陶元庆。丰子恺一见到鲁迅就怯怯地说:“早知道前辈在翻译,后生就不该再译了。”鲁迅回答说:“无妨无妨!一本外国书完全可以有几种译本同时存在,以取此之长,补彼之短。”⑤鲁迅的态度,消除了丰子恺的顾虑。“在《苦闷的象征》的发行上市问题上,鲁迅首先想到若自己的译本在先,必然会影响到丰子恺译本的销路,便向出版社提出缓期发行。后来,丰子恺每每提及此事,总是由衷地称颂鲁迅先生对文学青年的关怀和爱护,并在很多文章中谈到这个细节,以感谢鲁迅对他在文学起步阶段的扶持。”⑥对于这两个译本,丰子恺曾说过:“他(鲁迅)的理解和译笔远胜于我。”而鲁迅认为他译的不如丰子恺译的易读,还在信中自嘲地说:“时下有用白话文重写文言文亦谓翻译,我的一些句子大概类似这种译法。”⑦
根据1934年10月28日《中华日报》的《戏》周刊第11期刊载沈宁的《阿Q的作者鲁迅先生谈阿Q》一文,记录了鲁迅对话剧《阿Q正传》的意见,其中说:“不过我们绍兴乡下根本就没有那么大的酒店。招牌上也不写‘太白遗风’那样文雅的句子,顶多是‘不二价’。劈头看见丰子恺的画——
—一个工人靠在柜台上喝酒,旁边也写着‘太白遗风’,莫非外省酒店多有这样的句子么?”⑧后来丰子恺自己解释其画幅中酒店招牌上的字是“贤毕至”,而不是“太白遗风”。从沈宁的文章看,丰子恺绘阿Q早
在1934年,且鲁迅关注到了丰子恺的画,应该是丰子恺发表在报刊上的单幅漫画。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病逝之后,丰子恺先生深感悲痛,发愿把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绘成连环漫画。”⑨丰子恺绘《漫画〈阿Q正传〉》连环画最初于1937年春抗战之前的杭州田家园,他创作了54幅漫画悬挂床头以自娱,同乡张逸心来访,见到这些漫画甚为喜欢,便持原稿去上海自费制版,在上海南市某印刷厂制成锌版,“正在印刷中,抗战开始,南市变成火海,该稿化作灰烬”⑩。1938年春,丰子恺来到汉口,他的学生钱君陶从广州来信,说他创办的《文丛》想刊载《漫画〈阿Q正传〉》,希望丰子恺重作,于是丰子恺开始第二次创作《漫画〈阿
Q正传〉》。他先寄出的2
幅被刊载,后又寄出6
幅,不料广州遭到日机轰
炸,钱君陶逃离广州,稿
件失落。后来《文丛》复
刊,编辑李采臣来信邀丰
子恺再作《漫画〈阿Q正
传〉》。钱君陶在上海创办
《文艺新潮》,也索取此
稿。丰子恺此时在桂林师
范任教,不复有重作此画
的余暇与余兴。1938年
12月23日,丰子恺收到马一浮的来信,说受浙江大学教务长郑晓沧之托,聘请丰子恺到当时在广西宜山的浙江大学任教,丰子恺欣然应聘。由于当时交通不便,丰子恺在桂林等候,直至翌年4月5日方成行。在候车的这段时间中,丰子恺重新创作了《漫画〈阿Q正传〉》。丰子恺1939年3月30日日记云:“《阿Q正传》漫画早已完成。前携赴桂林,请教于张梓生、章雪山两绍兴人。承彼等指示,改正数处。雪山兄善画,亲写一乌篷船相示,远近法颇正确……今日再出《阿Q正传》漫画,全部校改一遍,写一序冠其首,于是全稿完成矣。”11〇
丰子恺说:“因即利用此闲暇,重作漫画《阿Q正传》,驾轻就熟,不旬日而稿已全部复活,与抗战前初
作曾不少异。可见炮火只能毁吾之稿,不能夺吾之志。只要有志,失者必可复得,亡者必可复兴。此事虽小,可以喻大。”12〇丰子恺还说:“最后,敬祝鲁迅先生的冥福。并敬告其在天之灵:全民抗战正在促吾民族之觉悟与深省。将来的中国,当不复有阿Q及产生阿Q的环境。”13〇丰子恺在全民抗战的激励中,期盼中国不复有阿Q及产生阿Q 的环境。丰子恺《漫画〈阿Q正传〉》中的《阿Q 遗像》和《阿Q真能做》分别刊载于《文艺新潮》1938年第2期、《文丛》1938年第2期。在《血流》1939年第2期刊载《阿Q真能做》。在《现实》1939年第1期刊15幅。丰子恺的《漫画〈阿Q正传〉》全集于1939年6月由开明书店出版。1941年时轮出版社、1945年激流书店出版的《阿Q正传》英汉对照版,均以丰子恺的《阿Q遗像》作封面。
丰子恺的《漫画〈阿Q正传〉》出版后,1939
丰子恺《漫画
〈阿Q正传〉》扉页
90
江汉论坛
2021.6
年12月30日,周作
人写了一篇《关于阿Q 》的文章,对于丰子恺的《漫画〈阿Q 正传〉》提出了批评:
“阿Q 近来也阔气起来了,居然得到画家给他画像,不但画而且还有两幅。其一是丰子恺所画,见于《
漫画阿Q 正传》……丰
子恺君的画从前似出
于竹久梦二,后来渐益浮滑,大抵赶得着王冶梅算是最好了,这回所见
虽然不能说比《
护生画集》更坏,也总不见得好。”14
〇虽然周作人的表述十分含蓄,但是批评之意蕴含文词之间。周作人将鲁迅的《
阿Q 正传》看作是讽刺小说,认为是一种“冷嘲”,他赞成茅盾认为阿Q 是“中国人品性的结晶”的观点,并
说:“只是著者本意似乎想把阿Q 痛骂一顿,做到临了却觉得在未庄里阿Q 是唯一可爱的人物,比别人还要正直些,所以终于被‘正法’了……这或者可以说是著
者的失败的地方。”15
〇显然,丰子恺的《
漫画〈阿Q 正传〉》缺乏辛辣的讽刺,其温婉的笔触被批评为浮滑。冯雪峰以“维山”为笔名发表《读〈漫画阿Q 正传〉》一文,在开篇的肯定后,笔锋一转,说:“但是,这漫画却似乎不是有特的作品。我们细细地看了全部,总觉得缺乏一种必要的东西,就是缺乏画的生命,那种活跃在画里和画外的精神;这种精神就是引人入胜,从而深刻地感识着作品中的人物及其社会环境,并使人对作品本身引起爱好的感觉的东西。丰子恺先生的这作品,我们觉得很枯燥,没有什么引人眼目的地方,它仅仅止于一些墨写的图像而已。五十三幅漫画作为一个完整的作品来看,我们并不能得到一个绘画上的活的阿Q 的形象。”冯雪峰提出:“丰子恺先生的这漫画的无生命及其没有在绘画上创造出阿Q 的形象,那根本的原因,我想就在于他没有擒住阿Q 的精神,并且在这种精神的广泛性及其根源的深远上去擒住”,“但他一向的命意和笔法,我是以为陈旧,肤浅,平庸,而且似乎太将从前日本资产阶级教育画家所
抛出的垃圾作为宝物而据为己有了。”16
〇冯雪峰立足
于阶级论角度对于丰子恺《漫画〈阿Q 正传〉》的
批评显然十分严厉。大约对于此文的批评有过于严厉之憾,冯雪峰又发表了《
读〈漫画阿Q 正传〉更正》一文,提出前文最后一句遗漏了“
不”字,应该为“因为丰子恺先生的新的努力也未必不能达到这地步的呢”。还提出:“我以为那有工作的热情的泼辣的尖锐的批评可以而且应当发扬的,但那轻轻的抹煞或封闭作者的努力与发展的批评上的粗暴轻薄之风却不可长。”冯雪峰甚至直截了当地说:“我重复说:对于丰先生过去的作品,我不喜欢,以为它们没有带来社会的积极的意义,而且对于它过去的那种倾向,我是憎恶的,敌视的,但对于他的新的努力却抱着同情,而且说出关于这努力的我
的意见了。”17
〇冯雪峰似乎表达了对于丰子恺未来的
期望,却以“憎恶的,敌视的”言词进一步批评否定了丰子恺的漫画创作。冯雪峰认为鲁迅的《
阿Q 正传》“有着政论家的鲁迅和战斗的启蒙主义者的鲁迅的思想的充分的反映”
认为“阿Q ,主要的是一个思想性的典型,是阿Q 主义或阿Q 精神的寄植者;这是一个集合体,在阿Q 这个人物身上集合着各阶级的各各样的阿Q 主义,也就是鲁迅自己在
前期所说的‘国民劣根性’的体现者”18〇。因此,
冯雪峰批评丰子恺的《漫画〈阿Q 正传〉》没有擒
住阿Q 的精神,缺乏画的生命,不能得到一个绘画上的活的阿Q 的形象。
丰子恺的《漫画〈阿Q 正传〉》虽然遭到周作
人、冯雪峰的否定性批评,但是却不断再版,至1951年已发行了十五版。丰子恺在第十五版序言中
说:“这画册是十二年前(一九三九)避寇居桂林时所作的。原序末了说:‘
全民抗战正在促吾民族之觉悟与深省。将来的中国,当不复有阿Q 及产生阿Q 的环境。’当时不过希望而已,岂料十二年后
十五版的时候,中国民族果然因了人民解放而一齐站起,振作自新,果然不复有阿Q 及产生阿Q 的环境
的存在了!这是何等使人兴奋而可庆的事。现在我们真有资格可以告慰鲁迅先生在天
之灵了!
”19〇丰子恺在谈到《漫画〈阿Q 正传〉》时曾说:“
《阿Q 正传》虽极普遍,然未读过者亦不乏其人。为此等读者
丰子恺《漫画〈阿Q 正传〉》第6
图丰子恺《
漫画〈阿Q 正传〉》第1图91
江汉论坛
计,吾特节取鲁迅先生原文的梗概,作为漫画的说
明。割裂之处,以……为记号。请读者谅鉴。”20〇丰子恺细致研读鲁迅小说《阿Q 正传》,采取原文节
录的方式确定连环画脚本,在整体上忽略议论的语言和心理描绘的语言,重点关注人物之间冲突的场景和语言,成为《
阿Q 正传》改编连环画文字最多的绘本。丰子恺按照小说文本的顺序构想设计图像:丰子恺忽略了第一章《序》,将关键段落插入第三章。第二章《
优胜记略》6图,第三章《续优胜记略》8图,第四章《恋爱的悲剧》7图,第五章《生计问题》8图,第六章《从中兴到末路》5图,第七章《革命》7图,第八章《不准革命》6图,第九章《大团圆》6图。加上扉页“阿Q 遗像”共54图。
在中国连环画的发展史中,丰子恺是以毛笔简笔画绘漫画的,在其绘画中注重神似注重情韵,成为丰子恺连环画的重要特征。在《漫画〈阿Q 正传〉》中,
丰子恺为作品中人物造像。大约丰子恺期望阿Q 不复存在,他特意在
扉页绘制了《
阿Q 遗像》。瘦削的阿Q 衣衫褴褛补丁摞补丁,腰带
上插着一管旱烟斗。阿Q 稀疏的头发、厚厚的嘴
唇、斜视的眼神、倒挂的双眉,丰子恺绘的阿Q 给人以怯懦猥琐的感觉,充满着受欺凌遭侮辱的弱者彩。1946年有人评说丰子恺画的阿Q :“画中的阿Q 是个贫苦的短工,厚嘴唇,阔鼻子,显得他笨,倒垂的眉毛,倒垂的眼睛,显得他可怜,可是在这
幅像上,没有表现出阿Q 的自尊自大的性格。
”21〇鲁迅曾对阿Q 的外貌做过说明:“
阿Q 该是三十岁左右,平平常常,有农民式的质朴、愚蠢,但也沾
了些游手之徒的狡猾。”22
〇显然丰子恺画笔下的阿
Q ,有农民式的质朴、愚蠢,却少了游手之徒的狡
猾。丰子恺画笔下的赵太爷,穿长衫马褂、足登布鞋,戴无檐地主帽,小眼睛八字胡,手握水烟壶,一根细长辫子拖在脑后,虽然他打阿Q 耳光,不准阿Q 姓赵,却没有凶神恶煞气。丰子恺画笔下的假洋鬼子,有时穿长衫,有时穿黑大氅,戴有檐黑礼帽,或短发齐肩,或拖一根假辫,握一根哭丧棒,足登皮鞋,眉宇间有刁钻之气。丰子恺画笔下
的王胡,虽然比阿Q 稍稍强悍,但与阿Q 一般瘦
削,只是比阿Q 多了络腮胡而已。丰子恺画笔下的吴妈,就是一乡下妇女而已,穿对襟上衣,着布鞋,梳发髻,粗手大脚,慈眉善目。丰子恺画笔下的小D ,显然比阿Q 矮了不少,并没有任何游手之徒的狡猾,只是阿Q 以为小D 抢走了他的工作而引起一场“”。由于丰子恺采用毛笔简笔画的方式,他并不注重对于人物脸部细节的勾画,甚至弱化人物脸部的表情,而更关注人物之间的关系和动作,突出其描画人物的姿态和神韵。
第一,以简笔写意绘出阿Q 悲哀的人生。丰子恺的毛笔简笔画具有中国水墨画的写意神韵,又借鉴了西
洋绘画的透视方式。丰子恺在《漫画艺术的欣赏》中曾说:“古人云:‘诗人言简而意繁。’我觉得这句话可以拿来准绳我所喜欢的漫画。我以为漫画好比文学中的绝
句,字数少而精,含义深而长。”23
〇丰子恺在细致研
读小说文本的基础上,努力用简笔绘出阿Q 的性格与人生,尤其注重阿Q 受欺凌遭侮辱的人生境况。
第7图“你怎么会姓赵!———你那里配姓赵!”以赵太爷伸手打了阿Q 耳光表述不准阿Q 姓赵,在画幅中衣衫褴褛的阿Q 屈膝拱手求饶,在一旁的长衫马褂的地保则幸灾乐祸。第12图“我说他!”绘一堵砖墙边拖着一根假辫子的假洋鬼子向阿Q 挥起了哭丧棒,寥寥数笔勾勒假洋鬼子的背影,中间瘦骨嶙峋的阿Q 赤裸着上身肋骨根根显露,他一手护头一手指着一旁的小孩。第20图“阿Q ,你的妈妈的!”绘阿Q 躲避赵太爷的大竹杠逃回土谷祠,布衫忘在赵家的阿Q 赤裸着上身坐在墙根冷得发抖,上门责难的地保在烛光中,伸出右手指责阿Q 。第48图“直待擒出祠外面的机关左近,他才有些清醒了”,绘两个全副武
装的兵丁将五花大绑的阿Q ,拖到了祠堂外
丰子恺《漫画〈阿Q 正传〉》
第12
图丰子恺《
漫画〈阿Q 正传〉》第13图
丰子恺《
漫画〈阿Q 正传〉》第7图
92
2021.6
的机关左近,机旁边有一对扛着的兵丁。第53图“觉得全身仿佛
微尘似的迸散了”,绘阿Q 被毙后跪姿倒卧在
法场上,双手仍被反绑在背后,画幅中间两个人抬一口薄皮棺材,远处是密密麻麻的看客。1925年,俞平伯评说丰子恺的简笔毛笔画:
“看它只是疏朗朗的几笔似乎很粗率,然物类的
神态悉落彀中。”24
〇在《漫画〈阿Q 正传〉》中,虽
然丰子恺也绘了阿Q 欺负小尼姑、阿Q 与小D 龙
虎斗、阿Q 尼姑庵偷萝卜等,但是在丰子恺画笔下,阿Q 基本上是一个受欺凌被侮辱者。有学者认为:“《漫画〈阿Q 正传〉》以幽默的漫画笔法画出了一幅幅人生社会相。画家与鲁迅对阿Q 同取‘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创作态度,将原作中阿Q 的‘精神胜利法’这一性格特征,形神毕肖地再现在
绘画中。”25
〇倘若细细察看,丰子恺的画笔下更多呈
现出“哀其不幸”,而较少注重“怒其不争”,使其画笔下的阿Q 可怜可悲可悯,因此被冯雪峰批评
为“没有擒住阿Q 的精神”
。第二,以均衡构图呈现乡土社会的世象。丰子恺曾在其《艺术修养基础》一著中,谈及绘画的构图法时认为:“凡一物象在画中的位置,不可太偏,但亦不宜太正。位在画面三分之一处,最为美观。”“凡两个以上之物象布置在画中,不可东西凌乱,亦不可规则排列。必须有规则而又有变化,
方为美观。”26
〇丰子恺强调构图的均衡。在《
漫画〈阿Q 正传〉》中,丰子恺基本采取这样的构图法进行构思描画,展现出乡土社会的种种世象。第3图
“阿Q 在形式上打败了”,绘在一堵高墙边,闲人揪住阿Q 的黄辫子,在壁上碰了四五个响头,展现出社会恃强凌弱的风气。画幅中阿Q 在右、闲人在
中、看客在左,排列“有规则而又有变化”。第13图“和尚动得,我动不得?”绘阿Q 欺负小尼姑,在挂有“贤毕至”招牌的店堂前,“他扭住伊的面颊”,店堂里外的三个看客一起哄笑。阿Q 居右,小尼姑居左,看客在后,排列“
有规则而又有变化”,既绘出了阿Q 的恃强凌弱,也见出社会对于
苦人的鄙弃。第24图“在钱家粉墙上映出一个蓝的虹形,至于半点钟之久了”
,绘阿Q 与小D 的“”,在钱府的照壁前,阿Q 与小D 互相揪住对方的辫子,形成了势均力敌态势。画幅中,阿Q 居中,小D 居左,两个看客居右,呈现出乡土社会的争斗与无聊。第31图“嚓!”绘从城里归来的阿Q 讲述杀革命党好看,阿Q
坐在一张茶桌前,扬起
右手照着王胡的后颈窝直劈下去,他的唾沫飞到正对面的赵司晨的脸上。画幅中,阿Q 居右,王胡居中,赵司晨居左,另有俩看客居后。“有规则而又有变化”的构图,既绘出阿Q 对于革命的隔
膜,也绘出革命党对于社会的疏离。朱光潜评说丰子恺的漫画:“他的画极家常,造境着笔都不求奇特古怪,却于平实中寓深永之致。他的画就像他的
人。”27
〇朱光潜从人品说到画品,道出了丰子恺画作
的真谛。
第三,以细节点缀表现出浙东民俗风情。与广东的陈铁耕、河南的刘岘不同,出生于浙江省嘉兴市桐乡的丰子恺,对于江南的风土人情比较熟悉。他说:“此画背景应是绍兴,离吾乡崇德二三百里。我只经行其地一二次,全未熟悉绍兴风物。故画中背景,或据幼时在崇德所见(
因为崇德也有阿Q )
,或单凭主观猜拟,并未加以考据。此次稿成,特请绍兴籍诸友检查。幸蒙指教,改正数处。”28〇在《漫画〈阿Q 正传〉》中,丰子恺常常在诸多细节点
缀中,表现出浙东的民俗风情,为漫画设置了独具地方彩的背景。如第1图中舂米石臼的绘描;第
4图中赌博场景的描画;
第8图中墙头柳枝和飞燕的绘描;第16图灶台、烛台、挂篮的描画;
第26图中尼姑庵和高墙内竹丛、松树、雁阵的绘描;第30图中酒店柜台现钱打酒的描画;第31图中茶馆饮茶聊天场景的绘描;第35图中乌篷船到赵府河埠头的描
画;第39图中芭蕉树伸出高墙的静修庵的绘描
丰子恺《
漫画〈阿Q 正传〉》第17图
丰子恺《漫画〈阿Q 正传〉》第3
丰子恺《
漫画〈阿Q 正传〉》第15图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