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中国年⼿抄报(⼀)
欢乐中国年⼿抄报(⼆)
欢乐中国年⼿抄报(三)
欢乐中国年⼿抄报(四)
欢乐中国年⼿抄报(五)
团年饭
欢乐中国年⼿抄报(六)
欢乐中国年⼿抄报内容资料
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年(农历)正⽉初⼀为“岁⾸”(即“年”),年节的⽇期由此固定下来,延续⾄今。年节古称“元旦”。1911年⾟亥⾰命以后,开始采⽤
公历(阳历)计年,遂称公历1⽉1⽇为“元旦”,称农历正⽉初⼀为“春节”。岁时节⽇,亦被称为“传统节⽇”。它们历史悠久、流传⾯⼴,具有极⼤的普及性、众性、甚⾄全民性的特点。年节是除旧布新的⽇⼦。年节虽定在农历正⽉初⼀,但年节的活动却并不⽌于正⽉初⼀这⼀天。从腊⽉⼆⼗三(或⼆⼗四⽇)⼩年节起,⼈们便开始“忙年”:扫房屋、洗头沐浴、准备年节器具等等。所有这些活动,有⼀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们以盛⼤的仪式和热情,迎接新年,迎接春天。年节也是祭祝祈年的⽇⼦。古⼈谓⾕⼦⼀熟为⼀“年”,五⾕丰收为“⼤有年”。西周初年,即已出现了⼀年⼀度的庆祝丰收的活动。后来,祭天祈年成了年俗的主要内容之⼀。⽽且,诸如灶神、门神、财神、喜神、井神等诸路神明,在年节期间,都备享⼈间⾹⽕。⼈们借此酬谢诸神过去的关照,并祈愿在新的⼀年中能得到更多的福佑。年节还是合家团圆、敦亲祀祖的⽇⼦。
除⼣,全家欢聚⼀堂,吃罢“团年饭”,长辈给孩⼦们分发“压岁钱”,⼀家⼈团坐“守岁”。元⽇⼦时交年时刻,鞭炮齐响,辞旧岁、迎新年的活动达于⾼潮。各家焚⾹致礼,敬天地、祭列祖,然后依次给尊长拜年,继⽽同族亲友互致祝贺。元⽇后,开始⾛亲访友,互送礼品,以庆新年。年节更是民众娱乐狂欢的节⽇。元⽇以后,各种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竞相开展:耍狮⼦、舞龙灯、扭秧歌、踩⾼跷、杂耍诸戏等,为新春佳节增添了浓郁的欢度春节喜庆⽓氛。此时,正值“⽴春”前后,古时要举⾏盛⼤的迎春仪式,鞭⽜迎春,祈愿风调⾬顺、五⾕丰收。各种社⽕活动到正⽉⼗五,再次形成⾼潮。因此,集祈年、庆贺、娱乐为⼀体的盛典年节就成了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佳节。⽽时⾄今⽇,除祀神祭祖等活动⽐以往有所淡化以外,年节的主要习俗,都完好地得以继承与发展。
春节是中华民族⽂化的优秀传统的重要载体,它蕴含着中华民族⽂化的智慧和结晶,凝聚着华夏⼈民的⽣命追求和情感寄托,传承着中国⼈的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观念。历经千百年的积淀,异彩纷呈的春节民俗,已形成底蕴深厚且独具特⾊的春节⽂化。近年来,随着物质⽣活⽔平的提⾼,⼈们对精神⽂化⽣活的需求迅速增长,对亲情、友情、和谐、美满的渴求更加强烈,春节等传统节⽇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要⼤⼒弘扬春节所凝结的优秀传统⽂化,突出辞旧迎新、祝福团圆平安、兴旺发达的主题,努⼒营造家庭和睦、团结、欢乐祥和的喜庆氛围,推动中华⽂化历久弥新、不断发展壮⼤。
春节的历史
中国农历年的岁⾸称为春节。是中国⼈民最隆重的传统节⽇,也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据记载,中国⼈民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关于春节的起源有很多说法,但其中为公众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兴起。公元前2000多年的⼀天,舜即天⼦位,带领着部下⼈员,祭拜天地。从此,⼈们就把这⼀天当作岁⾸。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春节过去也叫元旦。春节所在的这⼀⽉叫元⽉。中国历代元旦的⽇期并不⼀致:夏朝⽤孟春的元⽉为正⽉,商朝⽤腊⽉(⼗⼆⽉)为正⽉,秦始皇统⼀六国后以⼗⽉为正⽉,汉朝初期沿⽤秦油画孙中⼭就任临时⼤总统历。
汉武帝刘彻感到历纪太乱,就命令⼤⾂公孙卿和司马迁造“太阳历”,规定以农历正⽉为⼀岁之⾸,以正⽉初⼀为⼀年的第⼀
天,就是元旦。此后中国⼀直沿⽤夏历(阴历,⼜称农历)纪年,直到清朝未年,长达2080年。春节不同时代有不同名称。在先秦时叫“上⽇”、“元⽇”、“改岁”、“献岁”等;到了两汉时期,⼜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正⽇”;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元⽇”、“元⾸”、“岁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元旦”、“元”、“岁⽇”、“新正”、“新元”等;⽽清代,⼀直叫“元旦”或“元⽇”。1912年孙中⼭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总统时,宣布废除旧历改⽤阳历(即公历),⽤民国纪年。并决定以公元1912年1⽉1⽇为民国元年1⽉1⽇。⼀⽉⼀⽇叫新年,但不称元旦。
但民间仍按传统沿⽤旧历即夏历,仍在当年2⽉18⽇(壬⼦年正⽉初⼀)过传统新年,其他传统节⽇也照旧。有鉴于此,1913年(民国⼆年)7⽉,由当时北京政府任内务总长向⼤总统袁世凯呈上⼀份四时节假的报告,称:“我国旧俗,每年四时令节,即应明⽂规定,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为冬节,凡我国民都得休息,在公⼈员,亦准假⼀⽇。”但袁世凯只批准以正⽉初⼀为春节,同意春节例⾏放假,次年(1914年)起开始施⾏。⾃此夏历岁⾸称“春节”。
1949年9⽉27⽇,中国⼈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届全体会议决定在建⽴中华⼈民共和国的同时,采⽤世界通⽤的公元纪年。为了区分阳历和阴历两个“年”,⼜因⼀年24节⽓的“⽴春”恰在农历年的前后,故把阳历⼀⽉⼀⽇称为“元旦”,农历正⽉初⼀正式改称“春节”。地球绕太阳⼀周,历法上叫⼀年,循环往复,永⽆⽌境。但是,⼈们根据春、夏、秋、冬四季节⽓的不同,就以夏历正⽉初⼀中国⼈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届全体会议为⼀年的岁⾸。每年农历⼗⼆⽉三⼗⽇(⼩⽉⼆⼗九)半夜⼦时(⼗⼆点)过后,春节就算正式来
到了。临近春节,⼈们采办年货,除⼣时,全家团聚在⼀起吃年夜饭。贴年画、春联;迎接新的⼀年来临。随着新中国的建⽴,春节庆祝活动更为丰富多彩。不仅保留了过去民间习俗,剔除了⼀些带有封建迷信的活动,⽽且增加了不少新的内容。使春节具有新的时代⽓息。
1949年12⽉23⽇,中华⼈民共和国⼈民政府规定每年春节放假三天。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过新年的形式各有不同。汉族、满族和朝鲜族过春节的风俗习惯差不多,全家团圆,⼈们吃年糕、⽔饺以及各种丰盛的饭菜、张灯结彩,燃放鞭炮,并互相祝福。春节期间的庆祝活动极为丰富多样,有舞狮、耍龙的,也有踩⾼跷、跑旱船的。在有些地区⼈们沿袭过去祭祖敬神活动,祈求新的⼀年风调⾬顺,平安、丰收。古代的蒙古族,把春节叫做“⽩节”,正⽉叫⽩⽉,是吉祥如意的意思。藏族是过藏历年。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是过“古尔邦节”。春节也是苗族、僮族、瑶族等的盛⼤节⽇。
中国的春节传说
守岁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天夜⾥不睡觉,熬夜迎接新⼀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守岁,俗名“熬年”。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个有趣的故事:太古时期,有⼀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密林中,⼈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性凶残,专⾷飞禽⾛兽、鳞介⾍⾘,⼀天换⼀种⼝味,从磕头⾍⼀直吃到⼤活⼈,让⼈谈“年”⾊变。后来,⼈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
五天窜到⼈聚居的地⽅尝⼀次⼝鲜,⽽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林中去了。算准了“年”肆虐的⽇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夜视为关⼝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净灶,再把鸡圈⽜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围在⼀起⽤餐表⽰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熬年守岁的习惯。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都有守岁的诗⽂。“⼀夜连双岁,五更分⼆年。”⼈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切邪瘟病疫照跑驱⾛,期待着新的⼀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们流传⾄今。
万年创建历法说
相传,在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了想把节令定准的打算。但是苦于不到计算时间的⽅法,⼀天,他上⼭砍柴累了,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个测⽇影计天时的晷仪,测定⼀天的时间,后来,⼭崖上的滴泉启发了他的灵感,他⼜动⼿做了⼀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天长⽇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多天,四季就轮回⼀次,天时的长短就重复⼀遍。
当时的国君叫祖⼄,也常为天⽓风云的不测感到苦恼。万年知道后,就带着⽇晷和漏壶去见皇上,对祖⼄讲清了⽇⽉运⾏的道理。祖⼄听后龙颜⼤悦,感到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阁,筑起⽇晷台和漏壶亭。并希望能测准⽇⽉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有⼀次,祖⼄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当他登上⽇⽉坛时,看见天坛边的⽯壁上刻着⼀⾸诗:⽇出⽇落三百六,周⽽复始从头来。草⽊枯荣分四时,⼀岁⽉有⼗⼆圆。知道万年创建历法已成,亲⾃登上⽇⽉阁看望万年。万年指着天象,对祖⼄说:“现在正是⼗⼆个⽉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祖⼄说:“春为岁⾸,就叫春节吧”。据说这就是春节的来历。冬去春来,年复⼀年,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推算,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满⾯银须。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寿星。以后,⼈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说就是为了纪念德⾼望重的万年。
贴春联和门神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约始于⼀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此外根据《⽟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们所说的“桃符”。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个⿁域的世界,当中有座⼭,⼭上有⼀棵覆盖三千⾥的⼤桃树,树梢上有⼀只⾦鸡。每当清晨⾦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魂必赶回⿁域。⿁域的⼤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魂在夜间⼲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即发现并将它捉住,⽤芒苇做的绳
⼦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天下的⿁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桃⽊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家门⼝,以
避邪防害。后来,⼈们⼲脆在桃⽊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们便开始在桃⽊板上写对联,⼀则不失桃⽊镇邪的意义,⼆则表达⾃⼰美好⼼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在象征喜⽓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以表达⼈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愿。为了祈求⼀家的福寿康宁,⼀些地⽅的⼈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据说,⼤门上贴上两位门神,⼀切妖魔⿁怪都会望⽽⽣畏。在民间,门神是正⽓和武⼒的象征,古⼈认为,相貌出奇的⼈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他们⼼地正直善良,捉⿁擒魔是他们的天性和责任,⼈们所仰慕的捉⿁天师钟馗,即是此种奇形怪相。所以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圆睁,相貌狰狞,⼿⾥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魅战⽃。由于我国民居的⼤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将以外,⼈们⼜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相传,唐太宗⽣病,听见门外⿁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持武器⽴于门旁镇守,第⼆天夜⾥就再也没有⿁魅搔扰了。其后,唐太宗让⼈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习俗开始在民间⼴为流传。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