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预设 促生成 构建有效探究
课堂教学中,要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的积极性、自觉性、创造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基本教育思想,即“一切为了学生;高度重视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生本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开展探究式学习。本文就笔者所任教的物理学科,结合自己的实践,从教学预设与生成方面着手,探讨如何构建有效探究。
首先,必须明确几个概念。预设,是指预测与设计,是课前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清晰理性的超时空的设想与安排,具有弹性和留白。预设是教师对方方面面可能出现的问题的预见与对策的准备。
生成是生长和建构,是根据课堂本身的进行状态而产生的动态形成的活动过程,具有丰富性和生成性。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预设是教学的前期准备,预设强调的是教师的设计和安排,它彰显的是教师的主导性。教是为学服务的,它意味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规律进行预设,想学生所想,备学生所需,从而使预设具有针对性。了解学生年龄阶段特征和心理状况,学生学习的客观规律和基本过程,清晰把握班级学生的知识经验背景和思维特点以及他们的兴趣点和兴奋点,这三点是教师在课堂中有效地激发生成、引领生成和调控生成的基础。
1.预设问题情境的针对性
一位学者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面前,无论如何你都难以下咽。但当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如果溶入情境之中,更能显示活力和美感。创设问题情境已是所有教师的共识。但问题情境必须有针对性,否则可能会将学生引入误区。
汪中求例如:在学习“平面镜成像”的内容时,考虑到学生对虚像和实像很难区分,教学之前,首先播放了一段水中的蜡烛的视频材料,并取名为“水火相容”,在播放过程中,当学生看见往杯中倒水时,里面的蜡烛并没有熄灭,兴趣浓厚。随着镜头的拉远,谜底揭开,原来是平面镜
在“作怪”,探究的欲望十分强烈,完成实验的探究也就水到渠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