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的概念以及说课的基本要求
一、什么叫“说课”
说课是教师通过对教育目标本身的分析,表述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通俗的讲就是要说清: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说课”以说为主,是教师对教案本身的分析和说明,是一种口头叙述为主的教案分析。
二、“说课”和教案的关系
“说课”和“教案”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教学概念,但两者有着极其紧密的相互联系,也存在有许多共同点,我们有些青年教师往往分不清“说课”和“教案”的区别,甚至有的教师把教案拿来读一遍,就以为是“说课”,这是不正确的。
从目的上讲“说课”和“教案”都是为了上好一堂课,“说课”和“教案”都要求教师要掌握和吃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都要求教师要明确教学的目标和目的,并根据教材内容,安排正确的传授方法和教学手段,以期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从内容上讲“说课”和“教案”都离不开教材,但它们的侧重点是截然不同的,“教案”侧重于对某一教学目标实施过程的安排和某种教学手段的实现,而“说课”则侧重于对某一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施的理论依据的说明,“说课”要求教师能理论联系实际,从理论上阐述对某一教学目标安排的理由。
从对象上讲“说课”和“教案”截然不同,“说课”的听众主要为教育工作者,说课者的“说课”本身,带有一定的经验介绍和经验交流性质,对教师的理论要求比较高,而“教案”的服务对象是学生,则要求教师能通俗易懂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并不需要教师向学生讲解教育学、心理学等与教育目标不相关的理论知识。
三、“说课”的基本要求
“说课”有哪些基本要求呢?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六项:
1、说清本课内容在本学科教学中所处的地位及其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每一课时教案所包含的内容是不同的,它们在每一学科的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及其作用也是不同的,有些课时所含的教学内容极其重要,与今后授课的内容相关密切,是阶段性的关键点,甚至是本教材的
重点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师如何认识每一课时教案在学科教学中的地位,进而如何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至关重要,我们一些有经验的老教师为什么能称之为“把关”老师,也就是因为他们熟悉了学科知识体系中的要点和关键,并善于抓住这些知识关键点来指导学生,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确保教学质量。分清每一课时教案内容在学科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及其作用,是青年教师必须下功夫掌握的极其重要的一项基本功。
2、说清本课内容的重点、难点和要点。每一课时教学内容一般讲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要点需要学生掌握,要让学生把握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必须突出重点,从而起到提纲领的效果,便于学生掌握。在教学过程中,每一课时又往往有一些知识点学生难以明确,难以掌握,作为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握重点要点出难点,化解难点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这些都需要“说课”教师在说课过程中掌握并说清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体现。
3、说清本课的课时结构和目标。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中。掌握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师的基本功,在有限的45分钟课堂教学时间内,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是很有讲究的,如何突出重点、掌握要点,如何化解难点、巩固知识,如何复习旧课、导入新课,如何演绎示范、归纳总结,如何提问设问、布置练习,都有一个时间合理安排问题,一节好的课离不开一个好的
课时结构,要使每一课时的各个教育环节均能恰到好处,合理分配课堂教学时间尤为突出,作为说课者,必须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在说课过程中,体现课时结构,反映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
4、说清实施课堂教学目标的方法与手段。在课堂教学目标确定之后,用什么方法和手段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极为重要,它要求“说课”者根据教学要求和所教对象,说清如何运用相应的教学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并运用何种教学手段,来强化教学目标的重点、要点,化解难点,使学生掌握所教知识。俗话说,“教无成法,但教要得法”,充分说明了教学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它们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在同一课时中,教学方法可以多样变化,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必须和教学效果相一致
5、教学过程状态的调节与信息的有效传递。教学过程中师生教学状态的调控,与教和学信息的传递、反馈,实质上是一个很重要的,但往往又容易被“说课”者遗忘的环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虽是相互联系的,但有主动和被动、先后快慢之分,有时也许老师讲的快的地方恰恰正是学生一下子不能领悟到的地方;有时学生积极性很高、偏离教学目标,这就需要教师通过信息传递、反馈来适当调控,而教学状态的有机调控必须注意提问、设问、练习等信息传递的精心设计和合理安排。在“说课”中说课者要充分说明。
6、对本节教学计划的预评估。说课比竞比不上公开课,在实际上课效果不能体现的情况下,说课者对说课内容应该有一个预评估,并将此作为说课的一项内容。预评估中应包括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学生中可能“冒出”的个代表性的错误、时间控制上的调整,以及补救措施、目标测试的答疑等。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能集“编”、“导”、“演”、“教”于一身的“说课”形式,正悄然兴起,其综合反映教师素质,教师教育理论水平,教师教学业务能力的优越性日益显现,我们希望能通过“说课”这一形式,不断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加快师资队伍的培养,让更多的优秀教师迅速成长起来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说课稿
一、课程目标
通过学习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掌握应对个人成长中常见的心理问题的方法;通过自我体验、讨论自省、游戏测试、实践模仿和团体训练等方式,形成大学生心理和谐、心理平衡、心理调节和心理保健的能力技巧,建立积极、自信的自我形象,提高心理素质。
课程开设的意义与依据
意义1:现代人在巨大的精神压力和严重的心理负荷面前,人们最需要的是自我心理调控能力和自我心理减压技巧。因此——现代人不能不懂心理。
意义2:现代大学生因心理问题而被迫休学、退学,甚至自残、自杀、违法犯罪的事例越来越多。为社会发展想,为人类进步想,为大学校园和谐想,为大学生成长与未来想——大学生不能不学心理。
依据文件:
1、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
2、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
3、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
4、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方案》(教社政20059号)
5、广东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
6《中共中央16号文件》
依据内容精神: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高校要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感知、理解和掌握大学生生活、学习、交往、情绪情感、创业人生等必备的心理健康知识
2、技能目标:体验、领悟和训练大学生生活、学习、交往、情绪情感、创业人生等必备的心理健康技能
3、综合素质目标:实践、学会和养成大学生生活、学习、交往、情绪情感、创业人生等必备的心理健康能力与素质
二、课程资源
课程师资力量雄厚,场地设备保障有力;教学探讨积极认真,学科教研硕果累累;教材编写科学实用,活动设计妙趣横生;学生学习兴趣盎然,实践体验学有所得。
三、课程内容
围绕大学生生活适应、学习技能、情绪情感、人际交往和创业人生等几大方面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来设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基本内容。具体设计了九单元18课题的教学与活动辅导的内容,见下图——
课时分配:
大一与大二两个学年修完16课题课时内容,2个课题机动处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引导大学生掌握必要的相关心理健康知识和技巧,形成相关的心理素质和能力。
难点:设计相应的情景,引导大学生对相关心理知识、技能技巧的体验、感悟、理解和实践模仿,并最终形成自己的心理素养和能力。
解决办法:集体备课,集思广益,认真探讨,努力设计;加强活动,加强沟通,尊重学生需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师生教学积极性和能动性。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组合。
四、课程实施
1、按部就班的开课策略
遵守教学三大件: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科书;
落实常规五步走:备课、上课、课后辅导、批改作业、成绩考核。
2、和谐互动的课堂教学
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积极互动,双向沟通;
“教2-学3-训练5”三合一课堂模式。
3、独特个性的教学步骤
4、精彩有趣的团体训练
5、不拘一格的教学形式
班级授课、小组讨论、游戏、角扮演、情景体验、经验感悟、示范模仿、课堂心理剧、多媒体视频、网站网页、团体训练等
课题教学步骤与实践环节设计:
诗情画意心灵曲
……跃跃欲试游戏操
………你说我说身边事
…………心有灵犀一点通
v ……………体验感悟 X X
v ………………学会 X X并不难
v…………………放飞心灵你最美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测试法,比较法,示范模仿感悟法,实践训练体验法,图表统计展示法等。用得最多、最受学生欢迎和科学实用的方法是示范模仿感悟法和实践训练体验法。这是跟学科性质有关联的。
六、学习方法
1、自主学习法
2、积极学习法
3、合作学习法
4、交往学习法
七、课程评价
1、学习效果评价方式:
依据:通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能力水平进行评价
总评=平时成绩30%+大作业20%+期末考50%
2、教学效果评价方式:学生评教,实习反馈,教师评学,督导评教。
八、改革思路
1、教材改革:改革最终目标与成效:知识结构灵活,理论基础实用;内容丰富多彩,格式设计新颖;讲练结合有度,重点精编有序;参考精选有益,图文并茂有趣.
2、课堂改革:教学模式的探讨:“教2-学3-训练5”三合一课堂模式
21是教师教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2是教师教学习方法与训练程序
31是学生学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2是学生教学习方法与训练程序; 3是学生巩固练习知识技能方法程序
训练5:知识+技能+方法+程序+实践=能力
时间与力度分配:235
3,课程改革创新总思路:改心理学单一美声唱法为通俗唱法与民族唱法,让所有的大学生都爱学、能学、会学和要学我们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紧扣培养目标,改革实训课程
-----关于《社区管理》实训课程教学改革的说明
耿香玲
一、《社区管理》实训的目的和意义
众所周知,我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和规格定位在应用型专门人才,如何将培养目标渗透在或者贯穿于每一个教学环节,这是我校全体师生面临的重大问题,社区管理实训课改革就是基于这一问题而设计的。
《社区管理》实训是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社区管理》课程相配套的实践课程,为了让该专业的学生对《社区管理》所学内容有一个深入了解,实际了解社区管理机构是如何设置的?
各机构的功能是如何发挥的?社区管理队伍构成是怎样的?社区各项服务是如何开展的?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我于2008-2009学年之后的短学期组织说课教案08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两个班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社区调查活动。调查主题包括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住宅小区停车、社区居民公交满意度、社区老龄人口管理等问题等等。本学期开学四周后,根据教学进度安排,为了实现课内理论讲授和课外实际调查相结合,我在该班级再次组织学生围绕着社区管理主体(街道办、居委会、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进行了社区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