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初二上册诗歌鉴赏试卷附解析1
一、八年级上册诗歌鉴赏
1.阅读古诗,完成题目。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 请解释初平暖树两个词语。
2)诗歌写了西湖诸多美景,却以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一联结尾,这是运用了哪一种写作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江上
【明】孙蕡
江上青枫初着花,客帆和月宿蒹葭。
云过疏雨数千点,临水小村三四家。
风起渔船依钓石,潮回归雁认平沙。
秋怀已向南云尽,又是沧洲阅岁华。
【注释】孙蕡(fén):字仲衍,号西庵先生,广东南海人。沧洲:滨水的地方。
1)枫树是不会开花的,诗人却说青枫初着花,你如何理解?
2)本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早发
[]韦庄
早雾浓于雨,田深黍稻低。
出门鸡未唱,过客马频嘶。
树遥藏店,泉声暗傍畦。
独吟三十里,城月尚如珪。
1 诗歌题为早发,请简要分析全诗是怎样扣住字来写的。
2)诗歌尾联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4.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1 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2)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5.古诗阅读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1)诗中所写送别的季节是________
2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句中哪个字最能体现离愁?试出来并简要分析。
6.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注】西湖:指颍州(今安徽阜阳)西北颍河与泉河交汇处的天然湖泊。
1)词的上片第一句在整首词中的作用是什么?上片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
如梦令赏析
2)词的下片主要是用哪种表现手法描写西湖春的?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7.阅读下面的词,完成各题。
诉衷情
当年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难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1尘暗旧貂裘用了(人名)想立功封侯,却只落得一场梦幻的典故。
2)下列对这首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当年两句再现了词人早年满怀豪情壮志慷慨从戎的情景。
B. “关河两句述说理想破灭只有在梦中才能重返前线的遗憾。
C. “胡未灭三句写尽了词人内心壮志难酬的悲愤、痛苦与不甘。
D. “此生三句表明词人决意淡出,隐居沧洲终老此生。
8.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早梅
(唐)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注释)迥(jiǒng):远。傍:靠近。销:通,融化。
1)诗歌第一句中的白玉条写出了怎样的景象?请描述。
2)请简要分析最后一句中字的表达效果。
9.阅读古诗,完成题目。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请简要分析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10.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雁门太守行
贺(唐)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雁门太守行是乐府曲名,是古诗的一种体裁。
B.诗人用秾艳斑驳的彩描绘悲壮惨烈而瞬息万变的战争风云,构成了奇特的意境。
C.诗中的三、四句没有直接描写双方交战的激烈场面,塞上燕脂凝夜紫描写了塞上的泥土在晚霞的映照下凝成胭脂,衬托出战地的悲壮场面。
D.“半卷红旗临易水使人联想到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喻示将士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2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历来为人传诵,画面感极强。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发挥想象,进行简单的描写。
1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雁门太守行
贺(唐)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下列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雁门太守行是乐府曲名,是古诗的一种体裁。
B.诗人用秾艳斑驳的彩描绘悲壮惨烈而瞬息万变的战争风云,构成了奇特的意境。
C.诗中的三、四句没有直接描写双方交战的激烈场面,塞上燕脂凝夜紫描写了塞上的泥土在晚霞的映照下凝成胭脂,衬托出战地的悲壮场面。
D.“半卷红旗临易水使人联想到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喻示将士们无所畏
惧,勇往直前。
2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历来为人传诵,画面感极强。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发挥想象,进行简单的描写。
12.古诗阅读
喜雨
[]朱曜
一犁春雨润新田,小犊还宫老牸眠。
笑摘园蔬漉村酿,夜灯儿女说丰年。
雨夜
[]项安世
夜雨疏窗不堪听,独坐寒斋万感生。
今夜故人江上宿,如何禁得打篷声?
【注释】牸():母牛。漉:滤。
两首诗都写,所描写的场景与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13.阅读下面这两首陆游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秋雨渐凉有怀兴元
清梦初回秋夜阑,床前耿耿一灯残。
忽闻雨掠蓬窗过,犹作当时铁马看
1)试比较这两首诗的最后一句(加横线句)在写法上的相同之处。
2这一意象在这两首诗中有何含义和作用?
14.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题目。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送行舟。
1)诗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加以描绘。
2)诗尾联中字的妙处。
15.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问题。
登岳阳楼(其一)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秋风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注释】帘旌:酒店或茶馆的招子。横分:瓜分。徙倚:徘徊。
1)全诗抒写了在特殊时间和地点的登楼观感,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仔细品味第三联中“”“三年这两个数词的表达效果。
16.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夜宿七盘岭
沈佺期
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注释】沈佺(quán)期:唐代诗人。平仲:银杏的别称。浮客:游子。诗人自指。
1夜宿七盘岭宿字的意思是________
2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
3)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心境?
17.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小题。
诉衷情
(宋)陆游
当年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1)诗中天山代指________尘暗旧貂裘借用了________的典故。
2)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梦断一词语势急转直下,转慷慨激昂为伤感悲凉。
B.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精神世界。
C.“关河两句表明作者曾长期受到重用,征战前线。
D.“三字流露出沉痛悲愤和不甘。
18.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幕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首联虚中有实,虚写的内容是 1 实写的内容是黄鹤楼
2)比较本诗尼联与《渡荆门送别》的尾联仍怜故乡水,送行舟在写法和情感上的异同,填写下表。
《黄鹤楼》尾联
《渡荆门送别》尾联
不同的写法
 
 
相同的情感
 
19.诗歌鉴赏
有寄
[]苏轼
为向东坡传语,人在玉堂深处。
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
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
(注)东坡:指贬谪黄州时的旧居以及邻人。玉堂:指翰林院,专门起草皇帝诏书的机构。写作此词时苏轼在翰林院任职。别后:指苏轼于元丰七年(1084)四月离开黄州。一犁:形容春雨的深度。
1)根据你所积累的词的知识推断,这首词的词牌名应是()
A.浣溪沙
B.如梦令
C.相见欢
D.采桑子
2)你吟诵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时,会把重音落在哪里?结合内容,简述理由。
20.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试用生动的语言描绘首联展现的场景。
2)诗作尾联运用典故,表达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
一、八年级上册诗歌鉴赏
1. 1)刚刚齐平。向阳的树
2)对比(衬托),表达自己对湖东景的迷恋、喜爱,以及造福一方百姓的满足、欣喜之情。
2. 1)因为初秋时节,部分青的枫叶逐渐变红,远远望去,就像是树叶上开出红红的花儿。
2)诗人既有淡淡的思乡情绪,又有看到景后开朗宽松的心境。诗人原本有思乡愁绪,尾联秋怀一词,流露出作者离家千里、身在旅途中的这种情感。但江行所见之景清新幽美,诗人的心境也逐渐变得开朗、旷达起来。尾联写心底的忧愁已被风吹尽,在那滨水之处
(沧洲)每年也可以欣赏到江上的大好风光,即为明证。
【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语言赏析能力,解答时明确全诗的每一句话的意思,理解诗歌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感。青枫初着花的意思是:青的枫叶就像刚开了花。这一句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枫叶初着花就像树上开出了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