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 密州出猎
13.这首词气势豪迈,以一个“狂”字贯穿全篇;上片的“狂”是实写 出猎(或打猎),下片的“狂’是虚写 征战杀敌的愿望 。
14.下片两个注解处采用了用典的手法,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4分)
答案: ①表达了作者以魏尚自许,希望能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②表达了作者要尽全力抵御外敌入侵,为国立功的决心。
1.词中典故出自《史记》的句子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_,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
词人以古人自比,希望得到朝廷重用。
2.画线的句子勾勒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勾勒了一个英武豪迈,气概非凡的英雄形象。抒发了渴望立功报国的豪情壮志。
(3)“老夫聊发少年狂”中的“狂”字在整首词中有何作用?“狂”字是总起,且贯穿全篇。上片写出猎神情举止之“狂”;下片由实而虚写由打猎激发的壮志豪情(即“狂”)。
(4)“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勾勒出了怎样的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态?(勾勒出了挽弓劲射、英武豪迈的英雄形象,表达了作者希望带兵征讨西夏,为国立功的心志。
5.本词上阕写景,描写了密州出猎 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阕言志,抒写了词人渴望报效国家 的豪情壮志。
6.“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
8、对这首词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C )
A.词的上片“老夫……擎苍”三句,不仅写出了打猎时威武的阵容,而且突出了作者少年的豪情。
B.词的上片“卷平冈”一语,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C.词的下片作者以冯唐自喻,表达了自己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D.词的上片以记叙为主,语言风格粗犷、豪放;词的下片以抒情为主,语言格调婉约、纤柔。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⑴这首词主要抒发词人什么样的感情?主要抒写词人对亡妻真挚的爱情和深沉的思念。
⑵这首词采用的最主要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结合全词具体说明。
虚实结合。词的上片是写现实,写尽了词人的相思之苦,可以说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下片一开始由现实进入梦境,写出了词人在梦中看见亡妻的样子,词人多少的相思苦痛蕴含其中;最后一句又从梦中回到现实,表达了词人无法与亡妻相见的彻底的绝望。
《江城子 密州出猎》《东栏梨花》比较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1—4题 (8分) 【甲】江城子 密州出猎 【乙】东栏梨花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1.【甲】词从表达方式上看,上片重在 叙事(描写);下片重在抒情。 2.【乙】诗的前两句写出了梨花的哪些特点?写出了梨花颜雪白(“淡白”),花开繁茂(“满城”)的特点。 3.【甲】词中的“亲射虎”“遣冯唐”的典故分别表达什么意思?“亲射虎”在这里词人的意思是他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挽弓马前射虎,这突出地展现了作者虽然年纪已经不小,但是仍有着少年狂气。 “遣冯唐”在这里词人以魏尚自喻,表达了他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 4.【甲】词【乙】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甲】词表达了词人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 【乙】诗流露了诗人内心的惆怅和感叹人生短暂、美景易逝的思想感情。 |
比较阅读《江城子 密州出猎》《定风波》
【甲】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乙】《定风波》① 苏轼如梦令赏析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注】:①作于苏轼被贬黄州后的第三年。
9.请你将“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一句所展现的画面,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
略带寒意的春风将我的酒意吹醒,有一点点寒意,山头初晴的斜阳却殷殷相迎。
10.【甲】【乙】两首词划横线的句子在写法和情感表达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请你做简单的赏析。(4分)
写法上:两句都运用了反问的句式(2分)。情感上:两句都表达了作者旷达乐观的情怀(2分)(如果答“豪迈乐观”、“豁达乐观”等也可以,意思相近即可。如果仅仅答“不服老”,得1分。)
《武陵春》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生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⑴第一首词中“雕阑玉砌应犹在”,有版本为“雕阑玉砌依然在”,你认为哪个好?请简述其理由。(3分)示例一:“应犹”好(1分),“应犹”表示推测,作者想象“雕阑玉砌”的故国之景还在,表达作者对故国的深深眷念之情,表情达意含蓄蕴藉(2分)。
示例二:“依然”好(1分),“依然”表达肯定,作者坚信“雕阑玉砌”故国之景还在,更加突出作者对故国的深切的依念之情,表情达意更为直接(2分)。
⑵第二首词中作者情感跌宕起伏,请结合词的内容简要分析。(3分)
因花尽日晚、物是人非的感伤——拟想轻舟赏春的庆幸、喜悦——对愁多难载的忧惧。
⑶两首词的结句都写到“愁”,试分析其异同。(5分)
相同点:①都突出“愁”多;②都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2分)
不同点:(1)“愁”的原因不同:第一首词重在写亡国之愁;第二首词重在写家亡之愁。
(2)表达效果不同:第一首词的结句运用比喻,把“愁”比作一江春水,突出愁思不断,无穷无尽;第二首词的结句通过想象,写小舟难载许多愁,突出“愁”的深重。(2分)
《武陵春》阅读练习
1诗中加点的“只恐”有什么表达作用?
与前面的“闻说”“也拟”结合起来,以主人公复杂的心理活动体现内心沉重的哀愁。
2、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对应直接写心绪的是哪一句?愁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3、有人认为这首词绝妙的是末句,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4分)
我同意这种看法。(1分)在词人笔下,抽象的东西“愁”竟有了重量,不但可随波逐流,还可以用船来承载。(1分)作者化抽象为具体,想象新颖真切,极形象地抒写出了内心的苦闷和忧愁之深。(2分)
4、上阕实写,词人写了哪两个行为来表现她的愁苦? 倦梳头,泪先流;
5、下阕虚写,写出了愁苦的哪些特点?(2分) 又多又重
6、这首词词情极其哀愁。其中“”四个字写出了词人愁苦的缘由。 物是人非
7、下面对这首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C )
A.“风住尘香花已尽”交代了暮春时节的景象。
B.“日晚倦梳头”用外在的行为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哀愁。
C.“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写出了词人泛舟双溪的欢乐。
D.“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一句化虚为实,说愁绪重得连船都承载不动。
8、词人是如何表现自己的愁苦心情的?
①在词中,作者通过两个外在的行为:“日晚倦梳头”和“欲语泪先流”来表达了自己内心浓重的哀愁。哀愁如此之重,使她无心梳妆打扮,重到一提便于工作会泪如雨下。②用“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样两句,把不可见的“愁”具体化,形象化,以船都载不动来渲染出忧愁之深重。夸张奇特,语句新异,再现了作者暮春寡居的凄楚心情。
10、名句赏析:“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愁”与“恨”,原是抽象的情感,看不见,摸不着,词人采取夸张性的比喻,说“愁”不仅可以舟载船装,而且一叶轻舟难载山重之愁。从而突出了自己愁苦之深重。
阅读李清照的两首词,完成第9-11题。(4分)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9.出《武陵春》中词人化虚为实,描摹愁思的句子。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0.说说《如梦令》“惊起一滩鸥鹭”一句中“惊”字的妙处。(1分)
“惊”字既暗写出了船行之快,又生动地写出停栖在小洲上的鸥鹭被吓得惊慌失措的情态。
11.这两首词分别是词人南渡前后的作品,它们在情感上有何不同?(2分)
前一首:愉悦、欢快、热爱生活(1分);后一首:悲伤、愁苦、孤单寂寞(1分)。
《破阵子》阅读练习
1、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的壮观场面。
答:示例:士兵们欢欣鼓舞,饱餐将军分给的烤牛肉;军中奏起振奋人心甘情愿的战斗乐曲。将士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在这秋高气爽的时节接受将军的检阅。
2、词人为什么要写“醉里”和“梦回”的情景?
答:写“醉里”和“梦回”的情景表现作者渴望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壮志和壮志难酬的无奈、悲愤。
3、“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词,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答:营造了一种将士们奏乐吃肉、豪迈高昂的军营生活氛围
4、赏析“沙场秋点兵”一句的表达效果(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
答:五个字紧凑有力,写得肃穆威严,展现出一位豪情满怀、临敌出征的将军形象,渲染出战争浓烈的气氛。其中“秋”字,既点明了季节,也为将士出征增添了肃杀之气。
5、“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写出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答:写出了作者收复失地、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赢得青史留名的理想
6、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说说“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什么?
答:收复中原,统一国家
7、赏析“可怜白发生”一句
答:凝聚着作者万千感慨,词意急转直下,作品就在这力重千钧的转笔中收尾,有如重锤猛击在铜钟之上,震荡着读者的心。其中“可怜”两字极为沉痛,为壮志难酬表现出极大的惆怅和愤慨。
8、“可怜白发生”的慨叹与前面的豪壮格调形成巨大反差,这样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