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诗歌鉴赏练习与答案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词人生活 )
A.上片第一句点明了地点、时间。地点是“溪亭”,时间是“日暮”。
B.“沉醉”表明词人因尽兴畅饮而大醉,也包含词人对美景的沉醉之意。
C.下片末句让我们联想到鸥鹭受惊纷飞的场景,带给词人意外喜悦。
D.这首词表明了词人晚年生活的情趣和心境。
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是小洲上的鸥鹭被吓得惊慌失措的情态 )
A.“常记”就是时常记起,表明词人对这次出游的情景难忘。
B.两个“争渡”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表达词人急于从迷途中寻出路的焦灼心情。
C.“惊”既暗写出了船行之快,又生动地写出词人被小洲上的鸥鹭吓得惊慌失措的情态。
D.整首词写词人的日常生活场景,表现了词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欢畅心情和清雅逸趣。
3下列对《如梦令》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C形象地刻画了主人公奋争之状,欢快之情)
A.从内容上说,“常记”一词表现出作者非常怀念当初的美好生活,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的向往与赞美。
B.“沉醉”二字流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不知归路”也曲折传达出作者流连忘返的情致,这是一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赏。
C.一连两个“争渡”,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寻出路的焦灼心情,曲折地反映了词人内
心的忧愁。
D.本词反映了词人早年无忧无虑的生活,表达了词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感情。
4.赏析有误的是( B被美景陶醉,不是畅饮大醉  )
A.这首词表现了词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欢畅心情和清雅逸趣。
B.“沉醉”表明因尽兴畅饮而大醉,也包含词人为初秋溪边美景沉醉之意。
C.“惊起”句让我们联想到当时鸥鹭受惊纷飞,主人公心惊酒醒,倍感舒畅的情景。
D.朗读时,第一句可划分节奏为 ---常记/溪亭/日暮。
5. 选出李清照《如梦令》赏析有误的一项:( B惊起一滩鸥鹭是点睛之笔
A.一二句中的“常记”表明往事难以忘怀,“沉醉”透出作者心底的欢畅。
B.三四句中的“误入”是点睛之笔,尽兴游玩后,天已晚,只好从亭子里恋恋不舍地回到船上。
C. “争渡”句是叠韵,写出了浆声、水声、人声;“惊起”句写船忙、鸟叫、人笑,湖天皆声,人鸟俱乱,格外刺激迷人。
D.这首词描叙了春日游玩、尽兴而归的一个片断,表现了作者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
5.这首词中,表达时间的词是_“日暮”_,表示地方的词是“溪亭词中表现作者心底欢娱的词语是沉醉,与“误入”相照应的是“ 不知归路  ”和“ 争渡  ”。“常记说明是在回忆往事词中一个“晚”字表明作者__兴致之高 
6.本词注重细节描写,通过“__兴尽___”“__惊起 _”两个细节,把场景写得栩栩如生。“争渡,争渡”运用的修辞手法是反复
7.开头“常记”二字说明写的是_往事的回忆__,一个“常”字,表明这件事__难以忘怀_。“误入藕花”的原因是__“沉醉不知归路”__。“兴尽晚回舟”一句在文中起承上启下作用。
8.在词中,作者把人、景、物、情瞬时的情状描摹得极富情趣。请根据相关内容,补全作者写景的顺序。
(溪亭玩赏(沉醉、陶醉、流连)  )——兴尽欲归——(误入藕花(藕塘、荷塘)如梦令赏析 )——惊起鸥鹭(每空限4个字)。
9.请简要概括这首词的语言特点。
这首词用词简练,像平常的口语一般,娓娓道来;朴素平易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纯净之美。画面感却很强,意境悠远,极富生活气息。
10.请结合全词分析词人的情感变化。
词人由尽兴游玩的欢愉到误入藕花深处的些许“惊恐”,再到“鸥鹭”惊起的豁然开朗,词虽短,但感情变化却一波三折,让人回味无穷。
11.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分析一下这首词。
《如梦令》以李清照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宜人,开头两句写沉醉兴奋之情,接着写“兴尽”归家,又“误入”荷塘深处,别有天地,令人流连忘返。最后一句,纯洁天真,言尽而意不尽。
12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反映了词人无忧无虑愉悦、欢快)的早年生活,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感情。
13.词人在这首词中流露出怎样的心情?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从开头两句,写沉醉兴奋之情;接着写“兴尽”归家,又“误入”荷塘深处,别有天地,更令人流连;“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更是一派纯洁天真,对荷塘的流连忘返更是言尽而意不尽。
14.说说《如梦令》“惊起一滩鸥鹭”一句中“惊”字的妙处。
惊”字既暗写出了船行之快,又生动地写出停栖在小洲上的鸥鹭被吓得惊慌失措的情态,同时也描述了词人由“惊愕”到“惊喜”的心路历程。
15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季节? 具体什么时间?
夏季傍晚“藕花”可以得出是夏季,结合“日暮”可以得出是傍晚
16.想一想,作者为什么会“不知归路”呢?
答:诗人“不知归路”,一是因为酒醉,二是因为她游览美景尽兴而心醉。
17.展开联想与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的画面。
暮中船却误入荷塘深处,作者不由得惊呼:怎么把船划出去?叫声惊醒了鸥鹭,飞向天空,霎时,人声、水声、鸟声交织在宁静的湖面上。
河面上,一女子划着船,略带着醉意而归,却不知道回家的路了,直到到了荷塘深处才发觉。尽管周围景迷人,还是急着到正确的路径。她快速地划动着小船,惊动了已经栖息的水鸟。此时,人声,鸟声,水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情趣横生的画面。
18.词中“争渡”的“争”,在《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中有“争夺,竞争”和“怎,怎么”的义项。教材把“争渡”解释为“奋力把船划出去”,而有人认为“争渡”应解释为“怎渡”,即“怎么把船渡过去呢”。你倾向哪种理解?试结合上下文加以分析。
示例一]我倾向于把“争渡”理解为“奋力把船划出去”。词人和她的游伴“误入藕花深处”,急于到出路而奋力划船,杂乱的划船和欢乐的说笑声,自然“惊起一滩鸥鹭”。这种解释侧重于人物动作,使上下文衔接紧密,也符合全词轻松欢快的基调。
[示例二]我倾向于把“争渡”理解为“怎渡”。词人和她的游伴“误入藕花深处”,急于出路,“怎渡?怎渡?”,慌张的问询和杂乱的划船,于是“惊起一滩鸥鹭”。这种解释侧重于人物心理,使上下文衔接紧密,也增强了“故事”的曲折性。
19.“一滩”能改为“一”吗?为什么?
不能。因为“一滩”既准确地摹写出鸥鹭数量之多,远不止“一”,又生动地渲染了水面辽阔、天空高远的开阔之感。
20.《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与《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是李清照在不同人生阶段的作品,请简析两首词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如梦令》写的是作者青春年少时沉醉于游玩中的经历,表达了词人流连忘返的好心情。《渔家傲》通过记梦,展示一个神奇的境界,抒发内心的苦闷,流露出词人对现实的不满。
21在《渔家傲》和《如梦令》两首词中李清照都提到了“日暮”。请结合两首词的内容分析,同样的“日暮”下,作者的心情有何不同。
《如梦令》中“日暮”写的是作者沉醉于游玩后,不觉天黑时的惊讶和着急。这里的“日暮”指的是太阳落山,并无伤感之情,反而有种又令人流连忘返的美好之感。而《渔家傲》中的“日暮”和“路长”在一起,给人一种难以摆脱的困境之感。表现了作者不满现实的孤独与苦闷。
22.默写
①写瞬间美的享受的句子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②表现对往事的回忆的句子是: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③写回舟迷路的句子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④追忆郊游地点、时间及由于景迷人而忘了归路的诗句是: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⑤起承上启下的诗句是:兴尽晚回舟。
⑥《如梦令》中写一少女为急寻归路,争执之声惊飞夜栖飞鸟的诗句是: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⑦李清照的《如梦令》中构成一个很有点吃惊却情趣横生的意境的句子是: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⑧李清照的《如梦令》中点明所内容是回忆文字的句子是:常记溪亭日暮。
⑨李清照在〈如梦令〉中通过写荷花来表现夏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