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冬至主题班会感想
在年少学习的日子里,大家都参加过很多主题班会吧?关于冬至教育的主题班会,教师可以进行相干的知识授课设计。下面是由作者给大家带来的迎冬至主题班会感想5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迎冬至主题班会感想篇1
教学目标
1.收集有关冬至的传说、民俗,通过收集材料,真正知道“冬至大如年”的含义。
2.感受冬至节的喜庆,增强学生互助合作的能力,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底蕴。
汤圆的图片3.让学生了解并认同冬至节,爱好传统节日,赋予传统节日新的时期内涵,使民族文化薪火相传。
教学重点
通过收集冬至的材料,传承节日文化,建立起对故乡浓厚的感情。
教学准备
1.通过网络等途径,收集与冬至有关的资料。
2.向老人询问民间流传的与冬至有关的习俗。
教学进程
1.背诵《节气歌》
同学们,你们能背一背《二十四节气歌》吗?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这琅琅上口的节气歌不仅韵律优美,而且包含了劳动人民的聪明。你知道它的含义吗?
2.学生交换关于节气的信息。预设: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并且是很重要的一个节气。冬至这天,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冬至是冬天最冷的时候,过了冬至开始“数九”,九九八十一天后,就真正感遭到了春天。
(这样将课前准备的信息进行交换,为知道课文奠定基础,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
3.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说说冬至。板书:冬至。
二、说冬至由来
简介冬至的由来、俗称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黑夜会渐渐变短。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冰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中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年龄时期,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定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
间,冬至前是大雪冬至后是小寒,由于冬至并没有固定于特定一日,所以被称为“活节”;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冬至十天阳历年(元旦)。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
“冬至”又称为“冬节”。
(教学情势:学生介绍,教师用课件的情势同步出现相干信息。)
三、说冬至传说、习俗
过渡:为何古代的节日还能保存至今?让我们一起用传说和习俗来“说冬至”吧!
1.用传说说冬至。主要有:
传说一:冬至馄饨夏至面。(见补充材料)
传说二:冬至吃狗肉。(见补充材料)
传说三:全家共吃赤豆糯米饭。(见补充材料)
传说四:冬至吃饺子(见补充材料)
2.用习俗说冬至。主要有:
(1)习俗一:祭天迎日、缅怀祖德——冬至之祭(见补充材料)
(2)习俗二:新装雍容、衣饰应景——冬至之农(见补充材料)
(3)习俗三:葭灰土炭、图歌消寒——冬至之娱(见补充材料)
(4)习俗四:盛情敬师、赠袜履长——冬至之礼(见补充材料)
(5)习俗五:精心宁神、食疗养生——冬至之养(见补充材料)
3.各地冬至习俗有不同
(1)我国幅员广阔,地理环境各异,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各地在冬至时有不同的风俗,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而苏南人在冬至时吃大葱炒豆腐。
(2)苏州人过冬至节所吃的汤圆,又称“冬至团”。亦称“冬至丸”。流行于南方地区。每年冬至日(阳历12月2日前后)磨糯米粉,用糖、肉、菜、果、豇豆、萝卜丝等作馅,包成团,称作“冬至团”,并赠送亲友。也有在早餐全家聚食的,取团圆的意思。
苏州人过冬至——吃馄饨忆西施
(3)宁夏:冬至吃“头脑”,银川有个习俗,冬至这一天喝粉汤、吃羊肉粉汤饺子。银川老百姓冬至这一天给羊肉粉汤叫了个惊奇的名字——“头脑”。
四、庆冬至
1.交换:引领学生走进冬至节,齐过冬至节,交换自己的父辈和祖父辈是怎样过冬至的。
2.回想:自己家里是怎样过冬至的。要求学生在冬至节节庆之际,偕同家长齐过冬至节,让学生在当天撰写日记、作文等,将择优评奖。
五、畅冬至
1.畅想:下一个冬至,你打算怎么过?
2.结合时令要求学生在冬至节节庆之际,偕同家长齐过冬至节,让学生在当天撰写日记、作文或描画出你最向往过的冬至的情形。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