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宇斌
古代汉语同义词研究是本次研究古代汉语的核心内容,为进一步研究古代汉语词汇史提供了有力依据。当前古代汉语同义词研究所关注的问题,主要包括古代汉语同义词的认定标准、确定方法以及辨析方法等,古代汉语同义词的研究不仅在实际中获得较大成效,还为理论建设提供参考,彰显了不同的面貌。
1、古代汉语同义词的认定标准
研究古代汉语同义词,首要问题即是确定古代汉语同义词的认定标准,直接关系到古代汉语同义词的价值。在古代汉语同义词的研究历程中,关于什么是古代汉语同义词的问题,学术界一直都存在较大争议,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影响因素:(1)古代汉语同义词概念中一个义项相同是应有之义。古代汉语同义词中“义”并不是词义,而是义项,即是词的某一个义项。因此在两个或者是两个以上的词,只要义项上相同,就会组成同义关系。(2)同义词概念中意义不是“相近”而是“相同”就是应有之义。古代汉语同义词即是在某个义项范围内,几个词的全部意义因素相同,在核心理性意义相同的背景下,词的附加意义不同。即是在“相异”的基础上,古代汉语同义词“相同”,属于同中有异的词。(3)古代汉语同义词主要以彼此词性相同为基础的。对于古代语言本体与语言、客观世界的关系而言,词的词类不同,在共同的核心理性意义上也存在明显差距,如果词的核心理性意义没有共同点,同义聚合关系就不可能存在,因此古代语言同
义词之间的词性肯定是相同的。(4)同义词存在的土壤是同属一个相同的共时层面上。在本质上,古代语言同义词是共时横向的聚合关系,词与词之间只有在某一个固定的历史阶段才能存在,才可以被认定为同义词。此外,共时性也是古代语言同义词的基础属性。(5)古代语言同义词中音节结构相同也是认定的一项标准。一般情况下,词汇概念的外延和含义会给词汇核心理性意义的形成带来影响,因此在构建同义词组的过程中,要求词与词之间的音节结构相一致。由此可见,古代汉语同义词的认定标准为在某一个固定的共时层面上,相同词类之间的音节结构相一致,有一个义项相同的词就会形成同义词。
古的反义词是什么2、古代汉语同义词的确定方法
2.1替换法
古代汉语同义词中词在相应语境中会出现临时意义,让同义词能够在固定的条件下实现同义词的词与词之间的相互转换,这就产生了能相互替换的都不是古代汉语同义词的情况。例如某教授曾说过:“不能因为两个词在同一个句子中发生相互替换而意义没有改变,即是说这两个词就是同义词。必须要两个词在常见的场合中多次出现相互替代,才是同义词。”并且古代汉语同义词并不是全部都可以替换的,因为两个互为古代汉语同义词除了具有共同点外,也有其他不同的地方。此外,什么是“可以替换”,什么是“不能替换”,都没有可操作的具体标准,依据也只是研究人员的主观感受,所以无法避免在研究过程中带有
主观性。又如某中文系教授所提出的 “古人替换使用”识同法,即是在文献使用中充分利用古人的实际“替换”方法进行研究,与其他学者的“替换”法相比,该“替换法”获得明显进步。但是古代汉语中大部分的同义词使用实际“替换”法,只能帮助研究人员明确小部分古代汉语同义词的替换,缺少广泛的适用性。
2.2义素分析法
在古代汉语同义词的研究过程中,义素分析法的应用具有一定优势,但也存在明显缺陷,它的缺陷在于古代汉语同义词研究本质的不足,具体表现在:义素记录时使用的符号、用词和词组,这些单位的使用含量本身就相当于一个义位。受义素分析法记录手段的局限,使得义素分析法的准确度受到影响,缺少真实性与实用性。因此在确定古代汉语同义词的过程中,义素分析法只是一个辅助研究手段,主要是利用古代训诂材料中的义界,将古代含义的主训词与义值差当作古代汉语被训词的义素,对部分古代汉语同义词进行分析。
2.3双重印证法
双重印证法的应用,一方面,主要是从汉语原文的经典文献中寻依据,以此明确古代汉语专书同义关系的有力依据就是古代汉语专书的原文,又称为本证。另一方面,主要是通过训诂材料来验证古代汉语文献中经典原文所考察的同义词,又称为他证。双重印证法的应用,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与适用性,但也明显存在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古代汉语的文献资料存在历史悠久,要想利用双重印证法对古代汉
语同义词进行了解,必须通过查阅古代的训诂资料,才能进行下一步研究。
3、古代汉语同义词的辨析方法
3.1探求本义分析法
探求本义分析法的特性会直接影响到词义的特性,使得古代汉语同义词相同义项上彼此都大相径庭。例如“违”与
辵
“反”都有“违背”的意思。在《说文·部》中说到:“违,离也”,即是“离别”。因此用作“违背”,强调离开正道。而在《说文·又部》中说到“反,覆也。”即是“翻转”,翻转以后与原本的相反。因此用作 “违背”,侧重与正相反。
3.2引申义列分析法
引申义列分析法具有本义特点决定的特,但在引申的过程中,词本身通常会将本义的特点延伸、放大。例如“操”和“杖”都有“执持”的意思。在《说文·手部》中说到:“操,把持也。”这里又可引申为“驾驭”和“把握”。因此用作“执持”,侧重拿得稳。而在《说文·木部》中说到:“杖,持也。”引申为“木杖”,属于名词,用作“执持”
(下转第98页)
. All Rights Reserved.
89
3、情感教学模式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情感教学模式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当下的中职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方式和态度,就要将情感教学的模式充分运用到英语教学的课堂中去。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更多地关注学生情绪变化与情感走向,这样才能够准确地分析出学生的学习需求,并针对这些需求来制定出一系列的英语教学计划。情感教学模式的应用,首先就在于根据学生的情感变化制定出相应的情景学习,在英语的学习中,制定相应的情景又是非常重要的。语言的学习,最基本的应用就是人与人的交流,用对话的方式学习英语是现目前最有效的方式,因此,教师为了保证英语学习的效率就要依照情景教学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课堂教育。可见,教师在备课时对情景的设计也是十分关键的。
现在很多中职院校会安排外教来与学生进行交流,但是部分学校还是缺乏这样的课堂资源,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多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多了解一些英语上的对话方式与对话技巧,再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来进行英语改编,让学生用自己的理解进行情景表达,这样就能够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真正地喜欢英语学习,爱上学习英语。
中职学生英语教学模式中,情境教学固然重要,但是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更为重要。中职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应用到实践中,让学生在以后面向社会的时候能够多掌握一种技能,因此,这就要求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能够广泛应用于实践。然而实践并不只是针对学生而言,同时也是针对教师而言。授课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要注意自己传授学生知识的方式、途径以及自身的英语水平是否过关。英语最重要的就是口语,这就要求教师的英语口语能力非常强,这样才能够为学生指引正确的学习方向。教师还要设计好每节课的教学过程,要做到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英语的互动中来,参与到教师所设计的口语教学情景中来,这样才能够达到教学的整体性的目标,让每个学生都充分地锻炼自己的学习能力。教师对所设计的英语学习的情景要十分熟悉,否则学生将情景应用于实践的过程中的任何疑问都无法得到解决,这样做也会大大打击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英语学习中最重要的,只有将情景模式与实践模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才能让英语这门语言学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真正地爱上英语学习。
4、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在当前的中职英语情感教学模式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对于在课堂中的情感运用方面还不是非常的娴熟,这就要求教师反复进行英语教学研究,在课堂教学中转变教学模式,提升自己教学的水平。在英语课堂的教学中,教师要从情感方面注重对学生的培养教育,摒弃以往死板的教学模式,让中职学生从根本上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这样才能够使中职学生在情感模式的教学中体会到英语的奥妙,体会到学习英语的乐趣与英语在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从整体上提高英语成绩。中职教学中情感教学模式的运用,可以提高教学的水平,全面提高中职学生的英语能力,让学生在日后对英语的运用中可以更加娴熟,从而为社会输送更多擅长于英语的人才,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南充中等专业学校)
(上接第89页)
动词的时候,引申的对象为长条状的事物。
3.3词源意义分析法
词源意义分析法一般适用于非同源的同义词,即是同义词在使用的意义上一致,词源意义却大相径庭。同源词的出现不仅可以引申分化,还可广义分化。其中,引申义列只能表现在同源词的同义词引申分化中。例如“语”和“论”都有“谈论”的意思。“论”和“伦”、“沦”、“轮”同源,侧重条理。而“语”和“晤”同源,词源意义代表“相对”。因此在用在“谈论”的过程中,侧重“相对”。
3.4反义词分析法
语言中大部分的词都是按照自已自身具有的特殊性,与自身相反、相对的词形成一个反义词,不同的反义词之间能够将古代汉语同义词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反馈出来。例如“轻”与“贱”作为一对汉语同义词,在动词上明显带有“轻视”的含义。“轻”的反义词是“重”,侧重“认为不重要”;而“贱”的反义词却是“贵”,侧重“某个人的身份地位和人格低下。”
3.5语言环境分析法
从古代汉语同义词出现的上下文语境中可以看出,两个同义词之间的分析、比较明显不同。例如“谄”与“谀”是一对古代汉语同义词,通过分析这两个同义词的用例后可知,“谄”强调的是说出对方喜欢听的语言;而“谀”强调的是对方的言行举止,不论是非,一味地阿谀奉承。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古代汉语同义词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有利于分析了解古代汉语同义词的认定标准、古代汉语同义词的确定方法以及代汉语同义词的辨析方法,帮助研究人员深层次研究古代汉语同义词,积累丰富的同义词研究经验与收集研究资料,从而提出更多的科学研究方法。
(作者单位:无锡市第一中学高三(13)班)
. All Rights Reserved.
98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