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题:《登岳阳楼》
课程年级
高一
课程版本:
部编版必修下册
课程标准:学会鉴赏古诗词的基本方法,感受诗词的古典诗词美,领会诗人丰富的情感。
一、教学目标与语文核心素养:
1.语言建构与运用:把握意象,体察雄浑壮阔的意境;
2.审美鉴赏与提升:理解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3.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
二、重点、难点:
1.重点:体察雄浑壮阔的意境,理解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2.难点:体会杜甫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
三、教材分析:
《登岳阳楼》是统编版必修下册古诗诵读单元的课文。该诗是杜甫晚年登岳阳楼所作,通过写登岳阳楼所见所感,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再现了一位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诗人形象。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诗歌鉴赏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因此本课着重培养学生构建“品读诗歌解诗情”的鉴赏思维。
四、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杜甫的一些作品,对格律诗有一定的基础,对诗人杜甫也有了较多的了解。但是,学生们对于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和相关实践经验有所欠缺,需要通过诗歌的学习建构相关的鉴赏理论知识系统。课前学生较为充分预习了本作品,初步疏通了文意,因而该课的教学需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学习,体察意境,体悟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并迁移到现实生活中。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情境式导入:提问学生五一小长假的旅游计划,过渡到杜甫带我们去游岳阳楼。
教师用西沃白板展示:岳阳楼的图片。
观看教师展示的图片,渐入情境。
设置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一)知人论世,走进杜甫
(二)初步感知
(三)深入研读
(四)鉴赏诗风
(五)拓展延伸
1.教师提问:杜甫是谁?
游戏结束后归纳杜甫简介
2.杜甫带我们去过哪些地方?
提示:他带我们去感受过让万物萌生的春雨,看过巍峨高大的泰山,看过奔腾不息的长江秋景,带我们见证过风雨飘摇的长安......
展示作品:《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望岳》: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1.初读诗歌
2.教师点评并播放名家攻读(播放视频))
3.分析意象和意境
展示:洞庭水、岳阳楼——辽阔雄伟;吴楚、乾坤日月——开阔博大
提问:在雄浑开阔的美景前,杜甫的心情如何?为什么“涕泗流”?
登岳阳楼 杜甫展示:1.挂念亲人朋友     
2.感伤身世悲惨
3.担忧国家命运 
4.愤慨壮志难酬
体悟“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
课件展示:意象:洞庭水、 岳阳楼、吴楚、乾坤;意境:沉雄悲壮、博大深远;情感:身世之悲、家国之叹
1.在当下,这种家国情怀体现在哪些人身上?
展示:鲁迅、钱学森、袁隆平、张桂梅、疫情中的逆行者、乡村振兴的建设者......
2.作为当代青少年,我们应如何培养家国情怀?
展示:爱国守法、有责任有担当、努力学习、乐于助人......
游戏环节:两名学生上台PK
学生回顾学过的作品并回答
学生齐读诗歌,并回答问题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讨论得出答案,并展示学习成果。
学生认真倾听并回答
学生畅所欲言,个别学生举手发言
勾起学生回忆,为后文的赏析做铺垫。
通过朗读感受诗歌的情感基调。
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意蕴,感受诗人复杂的情感。完成教学的重点。
完成教学难点
完成教学重点
(六)课堂小结
板书并引导学生一起小结
展示:
首联叙登临之事,颔联摹登临之景,颈联论漂泊沦落之悲,尾联抒家国沦陷之痛。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回答并诵读诗歌
使学生更加清楚诗歌的脉络,明白作者所表达的主旨情感。
课后作业
背诵并默写《登岳阳楼》
巩固新知识。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登岳阳楼》教学反思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一节40分钟的课已经落幕,但在这堂课的背后却凝聚了两位指导老师对我这个“种子”选手的付出。通过这堂课以及评委老师的点评,我受益匪浅。下面,我将从教材解读、学情分析、教学亮点、教学不足和今后努力方向等方面进行反思。
一、教材解读
《登岳阳楼》是统编版必修下册古诗诵读单元的课文。该诗是杜甫晚年登岳阳楼所作,通过写登岳阳楼所见所感,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再现了一位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诗人形象。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诗歌鉴赏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因此,本堂课我着重培养学生构建“品读诗歌解诗情”的鉴赏思维。
二、学情分析
我所执教的班级为高一2505班,为理科重点班。该班级总体氛围不错,平常在教室较为积极,但到了正式场合就会胆怯。与文科生相比,该班级学生诗歌的基础稍欠缺,因此,我精心设计了导学案,供学生提前预习并理解内容。本节课我的教学重点为重点:体察雄浑壮阔的意境,理解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教学难点为:体会杜甫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
三、课堂亮点
1.课堂导入较为新颖。以提问“五一”小长假学生的安排的情境式导入过渡到给学生推荐景点——岳阳楼,再进入诗歌的主题。导入环节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氛围瞬间活跃起来了。
2.整体教学过程较流畅,且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教学中我设计了五个环节,分别为知人论世、整体感知、深入研读、鉴赏诗风、拓展延伸,这五个环节的衔接不拖沓,学生在教学中积极参与,互动良好。其中,在初步感知环节中分析意境时,我引入学生看到优美的风景时拍照发朋友圈进行预设,让学生帮忙想朋友圈文案:好一个(  )的画面,果然不虚此行!学生兴趣立刻被调动起来了,课堂氛围活跃。
3.做到了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在知人论世环节,我设置了小游戏,学生上台PK,台下同学也能集中注意力,学生在较为轻松的环境中了解诗人基本信息。
4.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并渗透家国情怀。在拓展延伸环节,结合视频介绍古人的事迹,吸引学生的同时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家国情怀,完成了教学重难点。
5.服装方面较为正式。
四、不足之处
1.课堂驾驭能力不足,遇到预设之外的情况不能随机变动。在最后的课堂小结里,还剩三分钟的时候,课堂基本结束,未随机应变,而选择了让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由进行朗读,又继续写作业,环节较混乱。
2.学生打磨度不够。虽然在比赛前一晚已经跟学生沟通好了基本情况,学生也认真完成了导学案,但在课堂现场,学生还是较胆怯,以至于不敢举手回答问题。
3.未能脱稿上课。课前虽然认真准备且有相应的资料,但在上课时还是依赖手稿,不能放下资料上课。
五、努力方向
1.提高课堂把控能力,培养教育机智。对于课堂的突发状况,提前做好预案,随机应变,化问题为方法。
2.认真备课,吃透教材。上课前认真研读教材,把握好每个知识点,把书本刻入脑海里。
3.了解并研究学生,把握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作用,研究学生的特点,让学生在课堂上敢于讨论,举手发言。
课堂教学是一门充满遗憾的艺术,只有不断尝试,才能不断完善。接下来的教学中,我将会继续虚心学习,向优秀教师请教,认真吃透教材,研究课堂方式,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当代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