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战教学参考眷题策划
2020 年第 12 期.上黄土高原的范围
图12围绕单元整体教学的地理教研思路
综上所述,单元教学设计是一种教学理念的 转变,而非全新的教学方法,旨在建立整体性的 教学思路。然而,无论基于何种理念开展单元教 学设计,还要尊重当前乃至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 仍以课时为单位组织教学的客观现实,为此,可 创造性地采取“单元视野下的课堂教学设计”的 方式。时值探索初期,尚存诸多问题值得广大地
理教师求索。例如,如何从整体性角度规划单 元,建立单元与单元之间的联系?如何应对教师 单元规划与二次开发时或因有逻辑漏洞而造成 学生思维混乱的问题?如何处理教师自主单元 设计与市域、备课组统一进度及考试要求间存在 的矛盾?等等。
参考文献:
[1] 崔允槨.如何开展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设
计[J ]•北京教育(普教版),2019(2): 11-15.[2] 杨小微.从实施到开发:国家课程校本化的新走
向[J ]•课程•教材•教法,2019 , 39(5):4449.[3]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中学地理单元教
学设计指南[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6-11.
[4] 陆伯鸿.学科单元教学设计的研究和应用[J ].
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18(4) :8-15. %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单元教学设计
——以“北方地区”为例
雷雨萌
(武汉市常青树实验学校,湖北武汉)
摘要:指
向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设计打破了传统课时主义的束缚,提倡学科大概念引领下的教学
内容重组及优化。在进行单元教学设计时,首先以大概念为视角分析教学主题,进而以核心素养 为目标重构教学框架,最后以核心任务为驱动组织单元学习活动,帮助学生构建牢固的知识 体系。
关键词
:核心素养;单元教学设计;学科大概念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学的关注点由学生对知 识点的掌握转为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地理是一门 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在积累相关 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学会用综合思维和发展的眼 光分析和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时要 关注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关注知识内容之间的衔 接和学科知识的整体性。传统的“课时主义”教学
容易把教学内容碎片化,缺乏全局性展望,不利于 结构化知识的呈现,所以从结构化教学设计出发的 “单元教学”概念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关注。崔允 槨教授提出,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设计是学 科教育落实立德树人、发展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 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关键路 径。基于此,本文尝试从大单元角度探讨初中地理
作者简介:雷雨萌,二级教师,武汉市江汉区地理名师工作室成员,曾获市级教学成果比赛一等奖
教学设计的基本策略。
一、
单元教学的含义
现行的地理教材一般都以单元的形式进行编 排,每个单元围绕一个教学主题进行相关内容的整 合学习。以人教版初中教材为例,七年级上册“陆 地和海洋”主题单元由“大洲和大洋”和“海陆的变 迁”两小节组成。另外,在区域地理部分常采用案 例式单元教学,即把某一区域内的几个典型地区作 为代表性案例进行学习,如七年级下册“我们邻近 的地区和国家”章节下就用日本、东南亚、印度、俄 罗斯这四个典型地区组合成教学单元。无论是主 题单元还是案例单元,我们应当认识到,如果该单 元教学中没有一个完整的“大任务”驱动,没能组 织成一个围绕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的“完整”的学习事件,那它就不是我们所讲的单元概念,确切 地说,那只是内容单位,而不是学习单位[1]。
单元教学不再拘泥于教材原有的顺序,而是根 据教师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和课程标准的深人解读,以学科大概念为引领,以一条清晰的主题脉络,统 筹教学资源,按照学生的认知逻辑进行单元整体教 学设计。单元教学不是相关知识点的堆砌罗列,也 不是相关考点的集中传授,而是一种重点关注师生 “教”与“学”的创新教学方式。
二、 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设计策略
单元教学设计是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环节。单元教学设计可以基于教材原有单元框架内容进 行调整和重组,也可以就某一主题、问题、概念为核 心,根据课标要求将同一类别相关内容合理组织起 来重构教学。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单元教学设计过 程离不开主题的确定、框架的构建和教学活动的组 织这三个基本步骤。
1.以大概念为视角分析教学主题
2017版课标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并进一步 精选了学科内容,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 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于是,围绕“大概念”进行单元教学设计成为当前教育教学的一个热点。所谓学科大概念,是指能反映学科的本质,居于学 科的中心地位,具有较为广泛的适用性和解释力的 原理、思想和方法[21。大概念指向的是知识背后的 本质问题,如地理环境整体性思想、区域发展因地制宜思想、人地协调观等都是常见的地理学科大概 念。大概念引领下的地理教学,更注重学科逻辑和 学科思维方法的渗透,以大概念为视角分析教学主 题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思想站位,指导教师立足于核 心素养高度,全局把握教材和教法,进而提炼出单 元教学主题。
2. 以核心素养为目标构建教学框架
单元教学不是同类案例素材的胡乱堆砌,而是 要以核心问题或核心概念为主线,以核心素养为目 标,围绕单元主题,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逻 辑重构教学框架,形成体系化的知识。在此基础 上,综合考虑学生前后知识的衔接和学习进阶水 平,细化到每一课时的目标,随着单元课时的推进,根据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发展水平,再设立进阶目 标,实现知识由点到面逐渐展开,思维的层层递进,方法的归纳总结,呈现出严谨的教学框架。
3. 以核心任务为驱动组织单元学习活动
合理组织教学活动是核心素养最终落实的关 键。单元教学以问题为线索,以学生为主体,设计 学习任务,通过任务驱动来组织教学。根据中学生 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可以采用创设生活化 情境、研究性学习、小组合作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 设计,铺设探究路径,利用单元教学的优势渗透核 心素养,以期在单元学习结束之后学生能将其转化 为解决具体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同时,有两个关键点应重视:一是单元教学主 线要符合学生的认知逻辑。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 和地理事物的演变过程都具有一定的逻辑秩序,跳 出严谨的教材顺序而重构的单元教学一定要有一 条清晰的主线,教师梳理教材时应寻知识点的内 在关联,将其以线索化、结构化的形式呈现。单元 教学名义上“打破了课时主义的束缚”,然而我们 必须客观地看到,在常规教学中我们仍需要以“课 时”来安排教学,所以教学设计要求分清层次,重点 突出,前后关联,环环相扣,符合学生的认知逻辑。二是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应循序渐进。单元教学 强调整体性和阶梯性,按照“学习进阶”组织推进,从简单知识到复杂方法,从单一问题到综合思考,从基础掌握到拓展延伸,为学生设置合理的学习坡 度和上升阶梯,让学生由学习知识过渡到迁移运用[3],在此过程中才能逐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题策划教学参考
■■■«■■■■■2020 年第 12 期.上
能力。
三、单元教学案例设计
区域地理是初中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教材也 通常采用案例组合式单元学习。以人教版八年级 下册的“中国地理”学习为例,教材思路非常清晰, 先根据地域差异将中国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 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区域,每个地理区 域单独为一个单元,并且这四个单元学习思路基本 相同,即每一个单元的第一小节均是“自然特征与 农业”概述,其余小节则是分别以该区域内的某些 典型地形单元为案例进行研究。教材的编排结构 严谨,内容丰富,但是在传统的区域地理教学中,常 常出现以下问题:①区域案例教学大多按照“位置 范围一自然地理一人文地理”模式开展教学,教法 无新意,且过于重视知识点传授和机械性训练; ②就初中生而言,难以将所学知识梳理、归纳成具 有整体性、系统性、结构性的知识体系,导致迁移应 用能力弱,不利于宏观区域认知能力和综合思维能 力的培养;③受课时安排少、课时间隔时间长的影 响,知识间的衔接性和连续性不强,学生易遗忘,造 成知识掌握不扎实、思考问题系统性不强、地理综 合分析能力较差等问题。
笔者认为,区域地理最能体现地理科学综合性 强这一特点,在区域地理的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 运用联系的观点看待各区域要素,用结构化知识分 析区域问题。基于以上问题,笔者以人教版教材八 年级下册第六章“北方地区”为例,探讨单元教学 视角下的地理教学设计。
1.梳理教材,厘定主题
关于“北方地区”的学习,《义务教育地理课程 标准(2011年版)》要求“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的 范围、比较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差异以及说出北 方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4]。教 材将“北方地区”单元分四个小节来学习,第一小 节“自然特征与农业”是起始概述章节,从宏观尺 度全面讲述和分析了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和农业 概况。第二和第三小节分别以“东北三省” “黄土 高原”这两个典型北方地理单元作为案例素材,了 解大区域环境下的内部差异。第四小节学习北方 城市的代表——
北京,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学会运用
所学知识评价某区域的地理环境以及了解首都的
16 枝教学参考參趙策划
2020 年第 12 期.上
城市职能。根据教材内容和课标要求所确定的教 学目标如表1所示,笔者初步提炼出本单元对应的 地理学科大概念:“区域内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 互制约,共同塑造出一个地区的典型特征” “关注 区域存在问题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根据学科大概 念以及课标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笔者厘定 出本单元的两大学习主题——
“区域环境对生产生
活的影响”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表1 “北方地区”各节教学目标
序号
标题
教学目标
建议课时
第节
自然特征 与农业
指出北方地区的范围;掌握北 方地区气候、地形、自然景观等
自然地理特征;了解北方地区 发展旱作农业的有利、不利自 然条件,理解北方地区自然环 境对农业生产、生活的影响
1%
?
“白山黑 水”一东
北三省
描述东北三省的地形特征;归 纳东北三省气候和降水分布特 点;说出东北三省的工业布局 和结构特点
2
世界最大的 黄土堆积 区一黄土 高原
指出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 认识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
特征,并能解释黄土的成因及 黄土高原的形成;分析黄土高 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和危
害,并进一步了解黄土高原环 境综合治理的对策和水土保持 的措施,培养正确的人地观念
2第
四节
祖国的首 都
北厅、了解和评价北京的地理位置; 说出北京的自然特点、历史文
化传统和城市职能
12.确立目标,重构框架
在研读课标和研究教材思路、素材、案例的基 础上,笔者对本单元核心素养对应的教学目标进 行了归纳,如表2所示,并根据单元学习主题,重 构整体教学框架(见表3)。根据核心素养目标要 求,将原教材“总一分”式的教学框架加以重组优 化,重构后的单元教学设计分“区域认知”和“区 域发展”两大主题,以“比较区域差异”为主线设 计教学。
表2核心素养对应的单元教学目标核心素养单元教学目标
区域认知指出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和主要地形区,认 识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综合思维分析北方地区各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及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人地协调观认识自然灾害和环境问题,理解人地矛盾,尊重自然,渗透可持续发展思想
地理实践力分析评价家乡自然环境特点,调查家乡发展 问题,提出建议对策等
表3 “北方地区”单元教学框架
内容东北
三省
华北
平原
黄土
局原
北京
建议
课时
区域认知1.位置与范围1
2.地形地势河流1
3.气候1
4. 土壤1
5.农业1
区域发展6.区域发展存在
的问题
①三江平原湿地的开发与
保护
②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③华北平原春旱原因及应
对方案
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及
治理
2
(1)区域认知
“北方地区”单元下有“东北三省”“华北平原”
“黄土高原”几个典型的地理单元,采用“同类比 较”原则,将各案例同类别地理要素放在一起进行 比较性学习,既关注同为北方区域之间的共性,又 能突出区域内部的差异性和特殊性。例如,在“认 识地形”环节,通过图片对比可以加深对“沃野千 里”的东北平原和“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地形特 征的理解。采用“同类比较”原则处理教材知识 点,学生在比较异同的过程中能够认识到不同区域 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并归纳出区域学习的一般 思路和方法。
(2)区域发展
应在初步认识区域环境的基础上,根据学习进 阶性要求设计“区域发展”研究性学习主题,探究 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该主题下选取了“三江平
m m r n n17
原湿地的开发与保护”“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华
北平原春旱原因及应对方案”“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及治理”等典型区域发展问题,可以按照“区域发
展现状—区域发展存在问题—区域发展对策”的教
学思路,指导学生在体会区域环境差异的基础上认
识不同区域环境面临的重点发展问题,通过对比差 异,引导学生因地制宜地分析和处理问题,进而深
度思考区域大问题。
3•整合资源,组织教学
有了清晰的教学思路,便可将单元教学的任务
细化到每一课时,再将方法策略落实到教学实践
中。单元教学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学习
过程和知识建构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内容与学情,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设置具有启发性和导向性
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引发学生深度思 考,同时关注课堂生成,及时调整教学[5],引导学生
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四、结语
学习的本质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单元教学在学
科大概念的引领下,围绕学习主题,重构教学框架,
创新地理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建立更加牢固的知识
体系。在新课改背景下,单元教学设计对于核心素
养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单元教学对教师
把握教材、统筹教学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
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能够掌握单元教学的基本原
理和策略,挖掘课程背后的核心概念,以学生为主
体合理组织教学,以取得整体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同时我们还应当认识到,单元教学只是一种手段,
无论是以何种理念、何种模式进行的教学活动,最
终还是要落实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上。
参考文献:
[1]崔允槨.如何开展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设
计[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9(2):11-15.
[2]顿继安,何彩霞.大概念统摄下的单元教学设计
[J].基础教育课程,2019(9) :6-11.
[3]尹良恒.基于高中地理新课程“单元教学”的一
些思考.教师博览(科研版),2019(9) :90-91.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
(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15.
[5]黄云霞.基于单元教学法的地理教学设计[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上半月),2020(5) :29-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