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新课导入】
史学家陈旭麓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写到:“封建社会的长期性……可以说:代代相承,变化微渐。但是,在明清之际,中国社会一度出现过比较明显的转变迹象。”可以说,明朝中期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许多具有现代特征的新变化,这是学术界的一个共识。因此,著名的历史学者、复旦大学历史学教授樊树志提出了“晚明大变局”发概念,一时引起人们的共鸣。那么,明朝中后期的中国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与朱元思书教案一、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1、经济发展的表现
(1)农业:
①明朝中期,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一些新的农作物品种输入中国。(玉米、甘薯、烟草等)解说:据著名史学家何炳棣研究的结果,大约在16世纪中叶前后,福建长乐县商人陈振龙,到菲律宾的吕宋去做买
卖,于归途中把番薯的品种带回本县种植。其后到了1594年,当福建发生饥荒的时候,陈振龙的儿子陈经纶,把收成的番薯献给福建巡抚金学曾,并说明栽种番薯的益处。金氏便劝勉人民广为种植,以济饥荒,因此它被称为“金薯”。
②明朝中期,江南等地区农业的多种经营日益兴盛,经济作物品种繁多,种植广泛。
解说:明清农村虽然还是一种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但这一时期的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农民……更多地依赖于市场通过产品的交换来满足自己的生产和消费。农户在种植粮食作物之外,都普遍开始种植旨在交换的经济作物,如棉花、甘蔗、烟草、荔枝、龙眼乃至经济林木,并开始对农产品进行加工。——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2)手工业:——“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明朝后期,在南方一些地区出现了新的经营手段,即开设工场,使用自由雇佣劳动进行较大规模的生产。
活动设计:阅读下列材料,思考如何判断明朝后期中国是否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材料1: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织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浮食奇民,朝不谋夕,得业则生,失业则死……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户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
自食其力之良民也。——《明神宗实录》
材料2:较多的工人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或者说同一劳动场所),为了生产同种商品在同一资本家的指挥下工作,这在历史和逻辑上都是资本主义生产的起点。——马克思《资本论》
(3)商业:自明朝中期起,商品经济进入新的繁荣期。
①美洲等地的白银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成为普遍使用的货币。
解说:明清时期有多少白银流入中国,由于统计数字的不完整,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估计。大嘴巴的贡德·弗兰克在《白银资本》中认为:“在1800 年以前的两个半世纪里,中国最终从欧洲和日本获得了将近48000吨白银,可能还通过马尼拉获得了10000吨甚至更多的白银,另外还从亚洲大陆上的东南亚和中亚地区及中国自身获得一些白银。这些加起来,中国获得了大约60000吨白银,大概占世界有纪录的白银产量(自1600 年起为120000吨,自1545年起为137000吨)的一半。”
②一些地方的人以经商闻名,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体。(如徽商和晋商)
③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
解说:据统计,宋代江浙地区在行政中心之外,出现了71个市镇,明代达316个,清代增至479个……这
些市镇充斥着牙行、布行与手工作坊,收纳周边个体民户的产品,进行深加工、吸引外地客商,行销远方市场。
2、经济发展的局限
①就全社会来看,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还占据压倒优势。
②日益僵化的专制统治,压制和阻碍着社会的进步和转型。
二、思想领域的变化
引言:明朝中期起,思想界出现提倡自由和反对专制的倾向。代表人物有明朝一哥王阳明、王阳明的再传弟子心学左派李贽、以及明末清初“三大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1、王阳明心学
王守仁(1472—1528),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被贬贵州时曾居住于阳明洞,世称阳明先生。
材料1:“五年壬子(1492年),先生二十一岁,在越。……是年为宋儒格物之学。先生始侍龙山公于京师,遍求考亭遗书读之,一日思先儒谓'众物必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涵至理。'官署中多竹,即取竹格之,深思其理不得,遂遇疾;先生自委圣贤有分,乃随世就辞章之学。”——钱德洪《王文成公年谱》
材料2:王守仁做了三年兵部主事,因反对宦官刘瑾,于明正德元年(1506)被廷杖四十,
谪贬贵州龙场(修文县治)驿丞。前往龙场的途中历经波折,成功逃脱了锦衣卫追杀。在龙场这既安静又困难的环境里,王阳明结合历年来的遭遇,日夜反省。一天半夜里,他忽然有了顿悟,使他对《大学》的中心思想有了新的领悟,王守仁认为人的内心中自然包含世界运行的规则(心即理)。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圣人的光明品质,人人都是具备,这个光明品质即是良知,良知想从外面的事物寻是错误的)史称龙场悟道。
(1)背景:
①思想:程朱理学成为官学后,日益僵化。
②政治:明朝中期,官员腐败,道德沦落,社会矛盾激化。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2)内容:①本体论:“心无外物,心外无理”;②方法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材料1:王守仁的心外无物是说,心与物同体,物不能离开心而存在,心也不能离开物存在。离却灵明的心,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离却天地鬼神万物,也没有灵明的心。从一方面说,灵明的心是天地万物的主宰;从另一方面说,心无体,以天地万物感应之是非为体。客观的事物没有被心知觉,就处于虚寂的状态。
如深山中的花,未被人看见,则与心同归于寂;既被人看见,则此花颜一时明白起来。
材料2:王守仁的弟子有一次半夜里捉到一个小偷,便开始对小偷讲说“良知”的道理。那小偷不以为然地笑着问:“请问,我的良知在哪里呀?”当时天气很热,王守仁的这位弟子就请小偷脱去外衣,随后又请他脱去内衣,小偷都照办了。接下去请小偷把裤子也脱掉时,小偷却怎么也不肯了。这时,王守仁的弟子便对小偷说:“看,这就是你的良知啊!”——摘自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解说:王守仁认为“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良知”就是隐藏在每个人心中的“天理”,往往被私欲遮蔽,需要重新发现、扩充、实行,这样就可以达到圣贤境界,这就是“致良知”。所谓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王守仁认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知行是一个功夫的两面,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离,也没有先后。他提出知行合一,一方面强调道德意识的自觉性,要求人在内在精神上下功夫;另一方面也重视道德的实践性,指出人要在事上磨练,要言行一致,表里一致。
(3)评价:
①强调主观能动性,激励人们奋发立志;②以自己的内心为准则,又隐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彩。③带有主观唯心主义倾向。
解说:王阳明心学的历史作用有:①发展了儒家学说,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②夸大了“心”的作用,助长了明中叶以后不务实际之风。
2、明末清初早期启蒙思想“三大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1)背景:明末清初社会的剧烈动荡。(君主昏庸、宦官专权、官员腐败、农民起义、明清易代)
(2)内容:
①黄宗羲严厉抨击君主专制制度,称专制帝王为“天下之大害”;反对重农抑商观念,提出“工商皆本”。
材料1: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的开篇就阐述人类设立君主的本来目的,他说设立君主的本来目的是为了“使天下受其利”、“使天下释其害”,也就是说,产生君主,是要君主负担起抑私利、兴公利的责任。对于君主,他的义务是首要的,君主只是天下的公仆而已,“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然而,后来的君主却“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益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并且更“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对君主“家天下”的行为从根本上否定了其合法性。
材料2:黄宗羲说:“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②顾炎武提倡经世致用,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材料1: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
──顾炎武《亭林文集》卷四《与人书二十五》
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庙丘墟。——顾炎武《日知录》
材料2: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人(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日知录》
③王夫之批判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
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私,而抑非一姓之私也。
——王夫之《读通鉴论》(3)影响:
①促进了思想界的活跃,冲击了封建专制制度,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②局限:没有提出新的社会制度,没有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没有动摇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活动设计:阅读下列材料,思考明末清初的启蒙思想起到了什么样的历史作用,为什么是这样的历史作用?
材料1:他们是从明亡的教训中看清了君主专制的弊端,从先秦民本思想中到了批判的武器。他们的思想无疑是进步的,但他们终究没有跳出儒家思想的圈子。从他们致死不食清朝俸禄的行为来看,他们的救世方案和实用学问,其思想意义和学术意义大于社会意义。至少康、雍、乾一百多年的发展,无论政治、经济还是思想文化,仍沿袭过去的惯性,几乎看不到他们的影响。——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材料2:尽管晚明出现了形形,看似具有近代因素的社会现象,但都是昙花一现,无生命力可言。究其根本原因,那就是缺乏理性的政治引导和强有力的政治保障,是社会与政治无法进行有效的互动,政权的瓦解不可避免,晚明看似新兴的社会经济现象难以持续。——田澍著:《明代内阁政治研究》
材料3:明清社会转变的根本性障碍,主要不应归咎于生产力结构,而必须追究分配结构以及决定这种配置结构的政治体制。——王家范著:《中国历史通论》三联书店P221
三、小说与戏曲
1、繁荣原因:城市商品经济繁荣、社会娱乐活动丰富、文化知识进一步普及。
2、代表作:(阅读课文,完成下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