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太宗十思疏》《答司马谏议书》文阅读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了解作者及其作品和写作背景,掌握文中重要文言字词及句式特点。
思维发展与提升
审美鉴赏与创造
学习本文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及驳论的方法,
文化传承与理解
领悟“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道理;体会王安石坚持改革,绝不为流言俗议所动的决心。教学重点难点
1、诵读、领悟、背诵全文;把握文中重要文言字词及句式特点。
2、明确作者的论证思路,把握文本的中心论点。
3、学习本文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和驳论的方法。
5、领悟“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道理;体会王安石坚持改革,绝不为流言俗议所动的决心。
教时安排:四课时
第二部分自读研讨
教学要点:合作探究学习《答司马谏议书》;比较阅读落实文学习任务。
一、导入新课
回顾历史,一些力图富国强兵的变法者往往遭到传统势力的阻挠,王安石也不例外。公元1069年北宋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然而却遭到许多士大夫的极力反对。作为改革者的王安石与作为保守派代表的司马光政见不同。他们都试图说服对方,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在这篇《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以坚定的态度和明确的观点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对司马光来信中的观点一一驳斥。今天我们来学习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或许能从中了解到王安石实施变法所受的阻力及变法最终失败的原因
(设计意图:由历史事件说起,简洁点明王安石与司马光在这个历史事件中的关系,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解王安石敢于变革的决心。)
二、了解作者及背景
1.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自己认识的王安石、司马光。
作家作品
王安石(1021一1086),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抚州临川(今江西抗州)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名列“唐宋八大家”。现存著作有《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2、介绍写作背景
背景资料
北宋中期,社会矛盾尖锐。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实行变法,力图通过整军理财求得富国强兵。新法的实行,抑制了大官僚、大地主和豪强的特权,激起既得利益者的强烈反对。第二年,任翰林学上、右谏议大夫的司马光写信给王安石,列举了新法的弊端,要他放弃新法,恢复旧制。王安石以此信作答,信中逐条驳斥对方对新法的责难,批判了士大夫因循守旧、苟且偷安、不恤国事的保守思想,表示了坚定不移地推行新法的决心。
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是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发动的旨在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变法自熙宁二年(1069)开始,至元丰八年(1085)宋神宗去世结束,故亦称熙宁变法、熙丰变法。
王安石变法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机为目的,以“理财”“整军”为中心,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各个方面,是中国古代史上继商鞅变法之后一次规模巨大的社会变革运动。变法一定程度上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充实了政府财政,提高了国防力量对封建地主阶级和大商人非法渔利也进行了打击和限制。但是,变法在推行过程中由于部分举措的不合时宜和实际执行中的不良运作,也造成了百姓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如保马法和青苗法),加之新法触动了大地主阶级的本利益,所以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元丰八年(1085),因神宗去世而告终。
3、教师补充有关司马光等资料。
司马光(1019一1086),字君实,号迁叟,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他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书
“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书”在文言文标题中有两种意义。一种是名词,作书信、文件
讲。如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吴均的《与朱元思书》、林觉民的《与
妻书》。另一种是动词,作书写、记载讲,如明人高启的《书博鸡者事》,就是“记博鸡者的故事”的意思。
(设计意图:学生自由发言,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反复诵读,疏通课文
1.听课文朗读录音,订正字音
重点字
强聒(guō) 重(chóng)念卤(Iǔ)莽怨谤(bàng) 盘庚(gēng)
难(nàn)壬(rén) 不恤(Xù)国事胥(xū)怨改其度(dù)
膏(gāo)泽辟(pì)邪(xié) 不任(rèn)区区向往之至
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断句准确。
3、点名分段读课文,要求学生不能误读、漏读,进一步巩固关键字的读音。
4、分三个学习小组结合课下注释,查阅字典,讨论学习,疏通课文大意。
5、每个小组推举一名学生归纳本小组自读语段的文言基础如识,并翻译本小组自读语段。(1)通假字
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辨,同“辩”,分辩)
于反覆不宜卤莽(卤,同“鲁”,鲁莽)
(2)古今异义词
1、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古义:写回信。今义:向上级报告。
2.于反覆不宜卤莽,古义:指书信往返。
今义:主要由于内心无明确目标而无法取舍导致抉择不定的状况。
3.今君实所以见教者,古义:表凭借;用来…的。
今义:表因果关系。
(3)词类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
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施加恩泽)
如日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办(事)]
2、形容词用作名词
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好的事情)
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有利的事业;有害的事情)
3、形容词用作动词
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箔媚,巴结》
(4)文言句式
1、宾语前置句
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2.状语后置句
受命于人主
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延
6、老师点拨补充。
(设计意图:在教学活动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借则注释和工具书自行疏通课文,逐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
四、细读课文,重点理解
(一)品读第1段。
1.齐读第1段。
2分组讨论探究:
(1)王安石为什么写这封信?
(2)王安石与司马光“议事每不合”的原因是什么?
(3)“所操之术多异故也”中的“术”指什么?
3、教师点拨,师生共同归纳。
明确:(1)因为司马光写了一封长信,对王安石的变法横加指责,故王安石写此信为自己辩解。
(2)因为王安石与司马光两人“所操之术多异故也”,即他们两个政见不同。
(3)“术”指王安石、司马光二人所持的治国之道、政治主张。
4.再次齐读第1段,提示学生在诵读过程中感悟王安石写信时的心情.
(二)品读第2段。
与朱元思书教案1、点名读第2段。
2、分组讨论探究:
(1)司马光是如何指责王安石的?
(2)王安石认为判断是非的原则是什么?
(3)王安石是如何对司马光的指责逐一反驳的?
3、教师点拨,师生共同归纳。
明确:(1)司马光指责王安石变法是“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
(2)王安石认为判断是非的原则是“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3)“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固前知其如此也。”
(三)品读第3、4段。
1、点名朗读第3、4段。
2.分组讨论探究:
(1)王安石为什么要实施变法?
(2)王安石追述“盘庚之迁”是为了表明什么?
(3)第4段有什么作用?
3、教师点拨,师生共同归纳。
明确:(1)王安石变法的原因是:①“人习于苟且非一日”;②“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③“上乃欲变此”;④王安石自己也“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
(2)以确凿的史实针砭当时士大夫的流俗,说明反对的人多并不表明措施有错误,只要“度义而后动”,确认自己做的是正确的,就没有任何退缩和后悔的必要。
(3)古代书信的套语,使全文结构更严谨
4.齐读第3、4段,引导学生背诵第3段。
(四)再读课文,讨论论证方法。
1.学生齐读课文,分组讨论:本文采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
2.学生讨论探究,教师点拨,师生共同归纳。
明确:本文采用的是驳论的论证方法。王安石先列出司马光指责自己的罪名“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然后再一一批驳,指出司马光的观点是荒谬的。
(设计意图:分段品读课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理解驳论的论证方法。)
五、比较阅读
《谏太宗十思疏》与《答司马谏议书》两篇文章虽然文体不同,但都是在劝说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这两篇文章阐释观点的方法有何不同?
明确:《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征写给唐太宗的奏疏,目的是劝说唐太宗要居安思危,戒奢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