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衬托 烘托形象
——《曹刿论战》写法探究
《曹刿论战》记叙了长勺之战的全过程,文章主要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塑造了曹刿的形象,表现他在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指挥上的杰出谋略。
一、与乡人对比显担当
文章开头交代了曹刿求见鲁庄公的背景。“十年春,齐师伐我”,大敌当前,形势紧急,曹刿主动请见,而他的乡人不但自己不去,还阻拦曹刿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这里将曹刿的主动请见与乡人的行为进行对比。乡人认为国家大事自有当官的谋划,与老百姓无关,而在曹刿的意识中,国家有难,匹夫有责。这样的对比突出曹刿的主人翁意识,勇于担当的精神。
二、与庄公对比见远谋
文章多处将曹刿与庄公进行对比。战前论战,曹刿问“何以战?”鲁庄公回答“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鲁庄公把取胜的希望寄托在近臣的拥护和神灵庇佑上,而
曹刿则提出了“取信于民”的政治主张,鲁庄公的目光短浅衬托出曹刿的深谋远虑。战中,鲁庄公“将鼓之”“将驰之”急躁冒进,曹刿则在“齐人三鼓”后才下令击鼓,在“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后下令追逐齐师,两者对比,突出曹刿的远见卓识和军事才能。战后,用鲁庄公询问取胜的原因和曹刿的分析,两相对比,进一步突显曹刿杰出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