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观沧海教案【6篇】
《观沧海》教学设计篇一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了解诗歌有关学问,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品尝诗歌语言,体会诗歌的意境;培育赏读诗歌的力量,提高古诗文修养。
4、培育喜爱祖国古代文化学问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观沧海
一、新课导入
大家知道曹操吧?说起曹操,经常听到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有人说他是英雄,有人说他是奸雄,今日我们阅读他的《观沧海》,或许你对这样一个历史人物会有更客观的熟悉。
1、依据拼音写出恰当的词语。
cāng(沧)海jié(碣)石sǒngzhì(竦峙)
水何dàndàn(澹澹)xiāosè(萧瑟)
2、借助课下解释或工具书解释以下各词的意思。钱塘湖春行教案
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竦峙:高高地直立。竦,高耸。峙,直立。
星汉:银河。
萧瑟: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
至:极点。
何:多么。
若:似乎。
临:登上。
3、文体学问
通常所说的古代诗歌包括古体诗、乐府诗、律诗、绝句、词、曲等。
唐代以前消失的较少格律限制的诗体叫古体诗。如本课的《观沧海》。而把唐朝新消失的绝句、律诗叫近体诗。如本课的《次北固山下》和《钱塘湖春行》。
律诗,因格律要求严格而得名,有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两种;律诗的格律有规定,限制了对仗,八句可分为四联。
曲是一种与词相近的韵文形式,消失于南宋和金代,盛于元代,是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句法较词更为敏捷,多用口语,用韵也更接近口语。如本课的《天净沙·秋思》。
4、简介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在镇压黄巾起义中,
渐渐扩大军事力气。“挟天子以令诸侯”后,先后灭吕布、袁术,建安五年(200年),在官渡战胜兵强地
广的袁绍,渐渐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二年(207年)北征乌桓,大胜。次年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的联军击败于赤壁。他善诗歌,常借诗篇抒发自己的政治理想。其诗气势宏伟、大方悲壮,是文学史上建安文学的开创者。《步出夏门行》《蒿里行》均用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政治理想,气势宏伟、大方悲壮。
5、背景链接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他这次登碣石山是在北征乌桓的途中。乌桓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建安十一年(206年),乌桓攻破幽州,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同年,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结辽西乌桓首领蹋顿,屡次骚扰边疆,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毅然北上征伐乌桓。在这年八月的一次大战中,曹操最终取得打算性的成功。这次成功稳固了曹操的前方,所以其次年他才能挥戈南下,以期实现统一中国的宏愿。把前后的大事联系起来,我们就可以看出,北征乌桓对曹操来说是一次多么重要的战斗了。而《观沧海》正是曹操在北征乌桓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下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肯定会像沧海一样难以安静。他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勉的精神融会到诗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因而成为一篇优秀的作品。
二、新授
(一)诗歌朗读
1、自由朗读诗歌,实行各种形式把诗歌读通读顺,留意读准字音、节奏。
沟通点拨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绚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结合解释解读诗意。
沟通点拨
向东进发登上碣石山,得以欣赏大海的奇景。
海水多么宽敞浩荡,海中山岛高耸陡立。
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
秋风飒飒,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
日月的运行,似乎是从这浩渺的海洋中动身的。
银河星光绚烂,似乎是从这浩渺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真是幸运极了,就用唱歌来畅抒心中的情怀吧!
(二)整体感知
在理解诗意的根底上,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思索以下问题。
1、全诗是以哪个字绽开来写的?
沟通点拨
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下文由“观”字绽开,写登山所见。
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象的?
沟通点拨
这首诗写出了3层意思。
第1层(1~2句):交代观海的地点。
第2层(3~8句):描写海水与山岛。(实景)
第3层(9~12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想象)
最终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3、哪些诗句最能表达博大的胸怀?诗人是怀着怎样的感情描绘大海形象的?
沟通点拨
(1)“日月之行”四句写大海,全用虚写,却表现了大海有包涵天地的气概,更显示了诗人的博大胸怀。
(2)大海的形象正是诗人形象的化身。诗人已经削平了北方雄,现在又将北征乌桓和袁绍残部,为马上挥师南下统一中原解除后顾之忧。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