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湖春行
教材分析
《钱塘湖春行》部编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三课《唐诗五首》中的一首七言律诗,本单元是“美景依然”的古文单元,有郦道元的《三峡》,吴均《与朱元思书》等篇目,要求通过朗读、品析等方式了解作者如何写景,从而感受大自然的美和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愫和语文素养。本诗诗一首写景抒情佳作,也似游记,其中写春名句看成绝妙之笔。
学情分析
《唐诗五首》包含五首律诗。学生在七年级时学过一些古诗,学生了解一点律诗的知识,积累了一些阅读古诗的方法:知人论世、绘景悟情、品析语言等。但每首古诗都有其独特性,我校学生基础还不错,所以教授本文时采用了朗读法、语言品析法来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知识与水平
反复诵读课文,感受律诗的格律美。
学习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通过朗读,感受诗意诗情。
品析本文平易浅近,清新自然的语言,培养学生赏读诗歌的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领会本诗的精之处妙,培养学生对中华古诗词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学习诗歌情景交融的写法,品析诗歌语言,感受诗歌精妙之处。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感受律诗的韵律美。
教学方法:朗读法 品析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钱塘湖是哪吗?对!就是西湖,古代谚语说“上有天堂,下有西湖。”苏轼也以前写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我们再来欣赏几张图片(多媒体播放)。由此可见,钱塘湖是很美的。那么,我们今天也随白居易去钱塘湖走一走,看看那里的美景。
二、 解题
从题目我们可知道全诗以“行”字为线索,以“春”字为着眼点,写出了初春的美景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
三、作者介绍
(幻灯片出示)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与李白、杜甫合称唐朝三大诗人,是唐代诗人中创作诗作最多的一个,代表作品有:《长恨歌》、《琵琶行》等。
这首诗是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所作。长庆三年或四年春,诗人到西湖游玩,骑马走在白沙堤上,远看风景迷人的西湖,被它特别的气质吸引了,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了初春的美好 。他心旷神怡,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著名的七言律诗。
四、读一读 ,领略律诗之韵(20分钟)
1.学生自读诗歌。
2.抽学生朗读,要求大家听读音和节奏。
正音:堤(dī)
3.全班齐读,教师点评。
4.朗读指导:《唐诗五首》我们学习的是五首律诗,下面来讲讲相关律诗的知识,并通过朗读感知格律诗的音韵美、节奏美。
本文属于七言律诗,律诗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发言,不足之处教师补充)
律诗是近体诗当中的一种,在唐代流行,要求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野望》《使至塞上》是五言律诗,《黄鹤楼》《渡荆门送别》也是七言律诗。
律诗结构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链,第四联为尾联。每首的二、三两联的上下两句必须是对偶句。(幻灯片出示《野望》《钱塘湖春行》,让学生指出对仗的句子,并引导学生朗读。)提示:出对读得轻声些,应对读得大声点。
律诗讲究押韵,要求全诗通押一个韵,多押平声韵( 中古的平声相当于现在的一、二声,阳平,阴平);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本诗首句押韵,低、泥、蹄、堤韵母都是i,吟诵起来顺口悦耳,韵脚可读得绵长。(学生朗读)
钱塘湖春行
作者:白居易 (唐)
(首联)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颔联)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对仗)
(颈联)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对仗)
(尾联)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野望》首句不入韵,依、晖、归、薇押韵。
一般说来,律诗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音相对。何谓平仄:按古代汉语规定,平指平声,仄指上、去、入三声,现代汉语有阴平、阳平,没有入声,古汉语到现代汉语声调的变化是:平分阴阳,入派四声。朗读时平声长没有升降,仄声短有升降。诗人利用平仄交替构成回环起伏的节奏。(引导学生打节拍练读,初步感知格律诗的韵律美)
孤山寺北贾亭西, 平平仄仄仄平平
水面初平云脚低。 仄仄平平仄仄平
几处早莺争暖树, 仄仄平平平仄仄
谁家新燕啄春泥。 平平仄仄仄平平
乱花渐欲迷人眼, 平平仄仄平平仄
浅草才能没马蹄。 仄仄平平仄仄平
最爱湖东行不足, 仄仄平平平仄仄
绿杨阴里白沙堤。 平平仄仄仄平平
律诗的平仄规则:
①一联之中平仄相对,平对仄,仄对平,不符合对的规则的叫“失对”;
②两联之间上联对句必须与下联 出句第二字平仄相粘(平▬平,仄▬仄),不符合粘的规则的叫“失粘”。
5.背诵诗歌。
小结:通过反复朗读,我们感受到诗人写骑马游春的乐趣。诗人截取从孤山寺北写起至白沙堤止,抓住早春时节富有典型特征的景物,如云雨、水面、动植物等,形象生动地描写了一幅
春水涣涣、草长莺飞、姹紫嫣红的蓬勃的初春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由衷的喜爱之情。本诗寓情于景,最能体现这种感情的是“爱”字。
四、品一品诗歌的语言
古人对语言的锤炼极为讲究,居白易、贾岛都是其中的典范。本诗在描绘景物中有哪些用字词的妙笔,你能出一些吗?
(1)为什么说“云脚低”?
钱塘湖春行教案明确:“云脚”,指下垂的云,水位上升,湖面上的云自然显得低了,这是早春景象。杜甫有句云“日脚下平地”,形容太阳落山;李贺有句云“露脚斜飞湿寒兔”,形容露水下落之状。脚,有下垂义。
(2) 莺是春天的歌手,燕是春天的信使,可不能够把“几处”和“谁家”换成“处处”,“家家”吗?为什么写“争暖树”“啄春泥”?
不能。“处处”“家家”是到处都有,和早春时令不符合。
“争、啄”从莺和燕的动态中,把大自然从冬眠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的描绘出来了,使人想象
出,过不了多久,姹紫嫣红,草长莺飞的景就会到来 。
(3) 为什么说“乱花渐欲?
“乱”是因为早春花蕾刚刚开放,所以是东一簇,西一丛,所以用“乱”,但“渐欲”又告诉人们,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时候很快就会到来(早春之景)。
五、总结
这首诗构思巧妙,诗人从景点开始描写,最后又以景点描写结束,用白描手法将精心选择的景物写入诗中,寓情于景,着力描绘了湖上蓬勃的春意,表现了诗人游湖时的喜悦之情。本诗语言平易浅近,清新自然,遣词造句独具匠心。
六、拓展阅读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注】①杨花,诗中指柳絮。
(1)请说出“百般红紫斗芳菲”中的“斗”的修辞手法,并简析其妙处。
.明确: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
(2)请发挥想像,用自己的话描绘“扬花”“漫天作雪飞”的情景
明确:柳絮朵朵,像白雪一样,又轻又白,漫天飞舞,随风飘荡。
板书:
首联 湖上春 水面 云脚
颔联 小处写景 早莺 新燕
游湖时的喜悦
颈联 湖岸春 乱花 浅草 (寓情于景)
尾联 直抒胸臆 爱 白沙堤
教学反思:这是部编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十三课《唐诗五首》,这五首诗都是律诗,所以在教授本诗主要设立了两个目标,一是了解律诗的特点并初步学会朗读律诗,感知律诗的格律美;二是学习本文情景交融的写法,品析本清新自然、诗独具匠心的语言,培养学生古诗阅读水平。教授本诗,首先要求老师有一定文学素养,对律诗知识深入浅出的讲解,要有较高的朗读指导水平,才能自如的驾驭课堂,传授知识。八年级学生对律诗知识了解并不多,通过这节课老师对律诗的朗读指导和对语言文字的品读,学生能感受到本诗构思、语言、格律的精妙之处,学生受益匪浅。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