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经典诵读课程六年级
《乡思 乡愁》组诗诵读指导设计(一等奖)写思乡的诗句
【诵读目标】
1、指导学生诵读余光中的《乡愁》,激发孩子诵读的兴趣,掌握基本的诵读方法,培养学生诵读能力。
2、通过诵读,感受诗人思念亲人、思念家乡、思念祖国的浓浓之情,并能熟读成诵。
3、引导学生运用基本方法诵读一组“乡思、乡愁”的诗歌。
【诵读理念】
诵读不仅要读通读顺,抑扬顿挫,快慢有致,还要眼到、口到、耳到、心到,全身心地投入,从诵读中体会节奏感,品味作品的情感和意蕴。《乡愁》这首诗抒发的是诗人思念家乡、思念祖国的忧愁。为了让学生真切地体会诗人那种思乡的情感,在课前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通过课上同学之间的交流和老师的引导,积极创设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激发孩子诵读的兴趣,
掌握基本诵读方法,提高学生诵读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指导重点】
指导学生诵读余光中的《乡愁》,悟法悟情。
【指导过程】
一、古诗联诵,唤醒乡愁
1、师:同学们,对故乡的思念是人类永恒不变的情感。相信大家在课外一定积累了不少的思乡诗句,咱们一起来对一对好吗?
师生一起对诗句:
①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②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③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
④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⑤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2、师:诗句中那份对家乡的思念,对亲人的思念就是乡思,就是乡愁。
①你们还记得吗?王安石将他的乡愁融入满目的春之中,写下了这首——《泊船瓜洲》(生齐读)
②你们还记得吗?那封在秋风中拆了又写,写了又拆的家书吗?——《秋思》(生齐读)
③而那个在寒风簌雪的夜晚,纳兰性德写下了这首——《长相思》(指名诵读)
3、师:同学们,这些表达了乡思、乡愁的古诗词已经成为了千古流传的名篇。而在现代诗歌中也有很多这样的诗,它们深深地打动了无数人的心,其中有这样的一首,那就是台湾著名的诗人余光中写的《乡愁》。
二、诵读《乡愁》,入情入境
(一)初读感知
1、(课件出示《乡愁》)教师配乐范读。
师:同学们,这首诗写得好不好?你们想不想读好它?现在,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地读一读这首诗,希望你们也能读好它。
①学生自由读诗。
②学生初读展示(请两生读)。
2、师:关于作者余光中你们了解吗?他又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下的这首诗你们又知道吗?课前我们搜集了不少的资料,谁来介绍一下?生介绍余光中(师相机提示学生注意搜集资料的方法)
3、师:老师在课前也搜集了不少关于余光中的资料并进行了整理,咱们一起来看看吧!
①课件出示作者的资料。
余光中,当代著名诗人和评论家。1928年,余光中出生于江苏南京,10岁时因国内抗日战争爆发,他随父亲辗转于上海、重庆等地,22岁那年,余光中随家人来到台湾,并考取了台湾
大学外文系。1971年,20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赋诗一首。写完后,诗人热泪盈眶,沉吟良久。这,就是后来被海外游子不断传诵的《乡愁》。
②师介绍作者及《乡愁》的写作背景。
(二)师生共读。
1、着重指导第一小节
师:谁愿意再来读读这首诗?(请一学生读,学生评价)
(1)诗句与诗句之间的停顿,
师:(相机引导读好“母亲在那头”)有一个地方,老师觉得这样读效果可能更好。第一小节最后一句,(师读:母亲在那头)在这里,母亲后面有一个小小的停顿,就像你喘了一口气一样。(师范读,生跟读。)
(2)配乐诵读。
①师:同学们,作者少小离家,离开自己的母亲。想一想,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独自在异乡求学,他正端坐在木桌前,窗外月光如泻。他正粘贴着一枚小小的邮票,而这信封上写的就是母亲的名字啊------请生读第一小节。
②师:同学们,他正在信中向母亲诉说着“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情怀啊!------请生再读第一小节
③师:谁说少年不识愁滋味,这真是一个少年如梦如烟的乡愁啊!-------齐读第一小节。
(3)师总结:同学们读得真好!你看,读诗的时候只要掌握好节奏,注意停顿,用心体会,动情诵读,(板书)你就一定能读好。现在就请大家带着刚才的感觉自己再读一读这首诗,等会比一比看谁读得更好!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