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阅读:毕淑敏用爱破解幸福密码
●毕淑敏的身份很多:医生、心理师、作家,还有一个就是“生活家”。她的作品多与自己的职业角有关,笔下流淌出的质朴文字,渗透着睿智、哲思和温情。她所有的作品都是对生活的一种诠释、对幸福密码的破解,可以说她是一位地地道道的“生活家”。
●她的心灵之旅好比一篇哲理散文,主题是“爱”;她的传奇人生经历又似一本长篇小说,主题还是“爱”———毕淑敏本身就是一部内涵丰富的书。在生命的旅途中,心宽体胖的毕淑敏总是让自己活得有滋有味,活得快乐、幸福。
●文如其人。毕淑敏的文字不浮躁、不奢华、不卖弄,现实生活中的她真切而亲切———从容的举止、平和的目光、温婉的言语、谦和的口吻、真诚的笑容。正在采访的笔者宛若在同一位邻家大娓娓交流。叙谈中,看到的是一个本毕淑敏,原来她不是在用笔书写自己,而是用生命用爱诠释着人生的幸福密码。
作家简介
毕淑敏,女,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北京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心理学博士方向课程结业,注册心理咨询师。
1952年10月出生于新疆伊宁。1969年入伍,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西藏阿里高原
部队当兵11年。历任卫生员、助理军医、军医等。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198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毕淑敏真正取得全国性声誉是在短篇小说《预约死亡》发表后,这篇作品被誉为是“新体验小说”的代表作,它以作者在临终关怀医院的亲历为素材,对面对死亡的当事者及其身边人的内心进行了探索。
主要著作有《毕淑敏文集》十二卷,处女作《昆仑殇》(《阿里》),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拯救乳房》、《花冠病毒》等,中短篇小说集《女人之约》等,散文集《婚姻鞋》等。多篇文章被选入现行新课标中、小学课本。曾获庄重文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被中国海洋大学聘为驻校作家。
母亲的故事
有一年,毕淑敏自敦煌归来,兴奋地同母亲谈起戈壁滩的黄沙、祁连山的雪峰。一直安静听她“喋喋不休”的母亲,淡淡地插了一句:在你才3个月大的时候,我就怀抱着你,走过西域黄沙迷漫的古道。
毕淑敏大吃一惊,从未听妈妈讲过这段往事。母亲笑了笑,说:“你生在新疆,长在北京。难道你是飞来的不成?当年也没有火车可坐。从星星峡经柳园到兰州,我每天抱着你,天不亮
就爬上装货的卡车,在戈壁滩上颠呀颠,半夜才到有人烟的地方。你脏得像个泥巴娃娃,几盆水也洗不出本……”母亲讲着讲着,眼圈儿不觉泛红了。
静静地倾听母亲的描述,毕淑敏这才知道自己在幼年时曾带给母亲那样的艰难,才知道发生在当年的故事。她无法想象当年母亲是如何抱着自己一路颠簸一路风尘地来到北京的。
从此,毕淑敏爱听母亲讲起那过去的事情。“我们像一本没有结尾的书,每一个符号都是母亲用血书写。”她说,给母亲一个机会,让她重温创造的喜悦;给自己一个机会,让自己深刻洞察尘封的记忆。母亲老了,牙也掉了好几颗,身子也有些伛偻了。但是,毕淑敏看到母亲还是那么乐观,心态还好,梦想还在,十分愉悦。在女儿看来,母亲的故事半是讲给子女听,半是自言自语,她一定在回味自己无悔的一生,然后走好自己以后幸福的路程。随着母亲的讲述,毕淑敏早年的记忆被唤醒,开始清晰起来,温馨的感觉油然而生……
当今文坛上,毕淑敏是一位始终以自己的创作关注并维护人的尊严与价值的作家,她以冷静的笔触为我们描写了一个个生动的人物和画面。毕淑敏的母亲喜欢看由她的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等改编成的电视剧。其中,《血玲珑》将母爱、恋情、伦理、高科技等诸多现代生活中的重大问题纠结在一起,形成一对对复杂的矛盾,流露出毕淑敏那浓得化不开的母爱情怀。毕淑敏的母亲看了很受感染,沉浸在女儿文字塑造的角中,几乎是噙着泪水看完,一集不落,每天早早守在电视机前。有时母亲看到某处悬念,着急地问毕淑敏结果如何时,原作者的她只得一笑,说我也不知道啊———因为编剧不是自己,有些故事情节改动很大。
最宝贵的遗嘱
毕淑敏作品
毕淑敏真正取得全国性声誉是在短篇小说《预约死亡》发表后,这篇作品被誉为是“新体验小说”的代表作,它以作者在临终关怀医院的亲历为素材,对面对死亡的当事者及其身边人的内心进行了探索,十分精彩。“我多次去过临终关怀医院,死去的老人刚刚搬走,我问可不可以躺一下那张刚死过人的床,因为我希望知道,人在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候,他可以看到什么,他可以摸到什么,他那时心里可能会想到什么。护士当时非常惊奇,最终我躺了上去———床边的那面墙,在手摸不到地方,有一个挺粗糙的突起,我拿手去摸的时候,突然觉得很光滑。我就想可能很多临终的人,他们最后的力量很有限了,但是他们还可以有一点活动范围的时候,可能都摸过这个东西。我觉得对于生命来说,可能死亡是一个句号。在有限的生命里,我们该把它过得足够丰富。”
在毕淑敏当医生的岁月,她碰到过很多次死亡,面对许多生命的突然消失,毕淑敏有刻骨铭心之感。毕淑敏说她原来是个“幸福盲”,而让她彻底转变的是父母的去世,他们都是含笑
而去的。“笑着,幸福着离开———这是父母留给我最宝贵的遗嘱。一个人的生命,即使在遭受无比痛苦的折磨,即使是面对死亡的威胁,也依然可以感知人间的温暖与幸福。”
兰花,中国传统名花,给人以高洁、清雅的优美形象。2009年10月,毕淑敏在江西景德镇特地为逝去的母亲做了一个青瓷瓶,并亲自参与制作瓶坯,在坯体上画上了一丛兰花,手书“幸福”二字。烧制出来后,看到瓶身上的兰花娴雅地开放着,毕淑敏仿佛嗅到了逸散出那沁人心脾的幽香。瓶,谐音“平”,代
表“平顺安宁”。毕淑敏母亲的名字中有一个“兰”字,她想以自己参与制作的兰花青瓷瓶寄给在天国的母亲一份祝福。
在散文《孝心无价》中,毕淑敏用平凡的题材提醒天下的儿女:抓住机会在父母健在之时,奉上一份真诚的爱心,无论丰厚还是微薄,只要献上就好。
阿里的日子
高海拔、缺氧、超低温……这些词汇于16岁的小丫头毕淑敏没有概念。作为藏北第一批女兵,她成为西藏阿里高原骑兵部队的卫生员后,感觉似乎到了另一个星球。在这个完全陌生、极端的自然环境里,她的心灵受到了极大震动,顿悟人的生命之渺小与脆弱。最可怕的是寂寞,能一起侃的人很少,和家人通信也不畅,常常显得百无聊赖,只能一个人去发呆。严酷和寂寥,成为毕淑敏这一段时间生活的主题词。
17岁那年的冬天,毕淑敏第一次想到了自杀。当年,毕淑敏是军队里的小医生,经常拉练穿越阿里高原无人区。那一次,她身背足有70斤的重负要走60公里的高原路程。那天中午,毕淑敏不小心把自己的午饭扣在了牛粪上,于是只得饿着肚子继续走。她心想,走不动了,就趴在地上休息一下。这时,指导员走过来对她说,不能休息了,太阳落山之前要赶回去,否则就会被冻死在雪地里。毕淑敏回忆说:“负重、远途、空腹,我觉得反正我走不到目的地了,还是死了算了。当时路的旁边就是陡峭的悬崖,只要
把手放开就可以失去生命。但是,我的手反而更紧地抓住岩石缝,我不想拖累别人,这也是一种生命的本能。”毕淑敏机械地抬动脚步,在蒙蒙的月光下走完了最后几十里路,终于到达了宿营地。
后来,毕淑敏脱去戎装,转业回到北京,在一家工厂的医务所任主治医生、所长,一干就是22年。日常工作不免琐事,然而阿里却像一个烙印深深烙在毕淑敏的生命中。“无论是面对雪山,还是行走在荒原,我都有一种特别朴素的感觉,就是人生非常短暂、脆弱,如果你不努力地赋予它价值和意义,努力精彩地生活,它就会像昆仑山的雪或寒冰一样很快消逝,这么多年来我一直这么想,也努力这么做。”当年阿里岁月的历练,让她心灵剔除浮华,留下本。
步入文坛
对于人的心灵和生命的敏感,使得毕淑敏有了用文字表达的欲望。为此,她用1年半的时间自学完了北京广播电视大学中文系的所有课程。
1986年,34岁的毕淑敏铺开稿纸开始写作,一吐为快。利用当医生值夜班的时间写作,在不到1周的时间内,完全不懂写小说章法的毕淑敏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完成了处女作《昆仑殇》。“起初写小说完全没有经验,心中充满了激情,心里有话要说,要把它说出来写出来,就做了,就这么简单。”
毕淑敏记得,那天自己把稿子用牛皮纸袋封好,准备去邮局寄,结果先生表示由他骑自行车直接送到解
放军文艺出版社主办的《昆仑》杂志编辑部,“编辑说回家等3个月,未见通知就自行处理”。很快,编辑部来信,说“被文中磅礴的气势和沉重的主题所震撼”,同时质疑稿件是否请人捉刀代笔。次年,第4期《昆仑》杂志重磅推出了《昆仑殇》,《小说选刊》接着转载,引起轰动。不久,获得第四届“昆仑文学奖”。从此,毕淑敏步入中国文坛。
她的先生曾这样说:“对她的作品,我最喜欢的是她的处女作《昆仑殇》。因为我亲眼看到了她怎样白手起家,踏出了第一步。对一个作家的家人来说,对作品评价也许和读者、评论家有所不同。我看到她付出了太多的辛苦和努力。”
弃医从文
在急速变化的年代里,许多人面对婚姻家庭、择业、教育、人际关系、自我发展、工作压力等问题有关诸多的心理负荷,期待做出理想的选择,求得内心平衡,这时他们开始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有人说,心理咨询会像到餐馆就餐一样成为一种普遍的需求。在毕淑敏心目中,心理学就是让人觉得幸福的一门科学。在北师大主修心理学博士之后,毕淑敏与朋友合开了一家以自己名字冠名的心理咨询中心。出乎她意料的是,来咨询的人太多了,很多人为了得到她的诊治,千里迢迢从外地赶来。咨询者的执著和信任,让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怎么办?陷入一种特别大的愁苦之中的毕淑敏心想:与其如此这般的蚂蚁啃骨头,不如“换一种方式,把
我的那种感悟和很多来访者所给予我的那些启示,用文字去表达,这样可能有更多的人看到这些书的时候,也许一句两句话会触动他们,他们会有一些思考。我想,是不是可以用这种方式和更多的人来分享”。
心动不如行动,她开始弃医从文,凝神静气潜心写作,把自己人生的体验、思想的精华诉诸笔端,捧出佳作以飨读者。她脱下白大褂的时候,潸然泪下,把自己白大褂叠得整整齐齐。是留恋,更是感恩角带来的历练。
“一个人是很丰富很复杂的综合体,既有生理的,也有心理的,还有和社会的关系,都是紧密联系的。当作家就是去描写、掌握它们之间的关联。”说到写作,毕淑敏说:“心中积攒了很多话要说,我想与更多的人交流。我觉得用文字表达自我,是生命的一种延长方式。文字常常比写作者这个人走得更远,活得更长久。”她坦言,喜欢和人有关的学问———医学和文学,包括心理学,都是这样的学问,让我充满了探索的快乐。她只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帮人们到心灵的家园。
幸福密码
20世纪80年代,毕淑敏在国外一家报纸上看到,按照投票者投票的多寡和权威们的表决所发布的“谁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排序为:第一,给孩子刚刚洗完澡、怀抱婴儿面带微笑的母亲;第二,给病人治好了病,和病人告别时刻的医生;第三,在海滩上筑起了一座城堡,望着自己劳动成果的孩子。备选的答
案是:写完了最后一个字、画上了句号的作家。此时,毕淑敏与自己一对照,居然自己已集这几种公众认为幸福的状态于一身。
毕淑敏说:“人是一种奇怪的动物,他一定要为生活点意义。生活本没有意义,所以我们要让它变得有点意义。生活本身并不幸福,所以我们要幸福地生活。”正如她在散文《提醒幸福》中所写:“当我们一无所有的时候,我们也能够说我很幸福,因为我们还有健康的身体;当我们不再享有健康的时候,那些最勇敢的人可以依然微笑着说,我很幸福,因为我还有一颗健康的心;甚至当我们连心也不再存在的时候,那些人类最优秀的分子,仍旧可以对宇宙大声说,我很幸福,因为我曾经生活过……”
的确,生活中不缺少幸福,缺少的是发现幸福的眼睛。毕淑敏说,有些时候,“幸福盲”如同盲,把绚烂的世界还原成了模糊的黑白照片。“幸福感不是某种外在的标签或者技术手段可以达到的状态,而是一种精神世界的内在把握和感知。正如她在散文《素面朝天》中所言:“我是女人,也很爱美。但我却不喜欢化装,不喜欢往脸上涂抹一些失了真我的颜料。”
其实,她的文风也是“素面朝天”,一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平凡之中见真情,素朴之中见思想———读她的作品不失是一种精神享受。“素面朝天”是毕淑敏对人生态度的一种解读。在毕淑敏看来,真正的美丽并非来自外表而是心灵。当一个人的精神富足时,那种朝气与活力,乐观与自信就是一种美丽。这美丽足以弥补一切外表的缺陷,同时也给周围的人带来无限的希望与快乐。
幸福是什么?是一种感觉,是灵魂的成就,而不是任何物质的东西。毕淑敏认为,再多的金钱也和幸福无关,因为真正的幸福并非经济条件上的,更多的是心理和精神上的,是一种精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