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9 古诗文默写
诗文默写主要考查考生对诗文名向的记诵情況,包括现行教材中要求掌握的诗词名句,大纲和课本中要求背诵的诗文名篇中的名句,比较热悉的课外诗文名句和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富有哲理的名言、警句、格言、俗语、谚语等。内容上侧重于思想性、教育性和审美性。
1.直接型默写。这是一种传统型的默写题,又称“机械型默写题”,它要求考生写出指定的名篇佳作中的句子,或是出上句对下句,出下句对上句,或是出两头写中间。这是难度最低的一类题,也是各地区中考中都会出现的题型。
2.理解型默写。指在给出语境的情况下,采用提示篇名、内容要点及作用等方式,要求选填出合适的句子。与以前的直接默写相比,理解型默写更强调对古诗文内容情感的把握,比填空式难度大。
3.运用型默写。是一种较高层次的默写题。运用型默写题往往创设一种具体的语言环境(文字或图画),要求考生根据语言环境展开联想,选择恰当的古诗文语句填入其中,使它与文中的具体语言环境谐调吻合。设题时古为今用,与现实联系紧密,属于学以致用的题型。这类默写题综合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迁移能力和联想能力。要求考生整体感知课文,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其特点是:结合现实,古为今用,学以致用,检测学生运用名句的能力。对这样的题目,不要急于下笔,应先进行分析,再结合课文中的名句进行取舍。
4.主题型默写。设计某种情景,根据情景内容选填恰当的古诗文句子。这类题型的迁移性和综合性比较强,属于归类记忆背诵默写题。
一、备考策略
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背诵名句时要抓住重点:(1)注意生僻字;(2)注意同音异义字;(3)注意同义异形词;(4)注意具体语境;(5)注意语句的顺序。
考前应做到以下几点要求:
1.熟练掌握课本中所有古诗文的背诵默写和诗句内容、主题的理解,写法的掌握,哲理的分析,名句的赏析等。
2.识记与理解相结合。要熟记诗文,理解文意。做到字字落实,不写错别字;句句理解,知
晓含义。
3.背诵与默写相结合。要运用各种方式背诵和默写,做到手、脑、嘴的结合,即心里想得出,口里说得出,手里写得准。
4.课内积累与课外拓展相结合。在课内诗文充分积累的前提下,要将积累的触角伸向课外。
5.诗文学习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对默写的考查注重所学诗文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着眼于学过的古诗文名句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因此,学习古诗文,要与自己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相结合,到与现实的结合点,在生活中灵活应用。
6.平时积累与考前强化相结合。平时的积累在扎实有效的前提下,要采取科学合理的积累方法。将同一题材的诗文名句归类积累:描写类,抒情类,送别类……将同一主题的名句归类积累:山、水、花、鸟……将同一作家的作品集中积累等。考前要集中强化训练,注意字形辨析,记诵准确。避免机械重复,要有目的、有重点、有层次地高效训练。
二、解题技巧
原文型默写难度不高,要求的是“背、默”,注意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理解型默写则是“背、默、辨”,灵活性更强,不仅要求准确、熟练掌握原文背诵及默写,还要求对原文内容有深刻理解。从内容上讲,理解型默写题型可分为以下两类:
1.答案相同、问法不同。理解型默写经常会出现题干不同而答案相同的情况,易给学生造成困惑,不知该从哪个角度对原文进行解读。针对此类情况,我们可以选择“关键词法”。抓住关键词,即使题干问法不同,但关键词相同或相似。同学们在复习时,抓牢关键词即可,以不变应万变。
2.答案不同,侧重点不同。理解型默写由于没有直接给出原文,需根据题干要求默写语句,部分学生即便古诗文背得再熟练,却分不清原文中哪句话符合题目要求,从而填写错误,导致失分。要注意区别原文每句话的特点和作用。一般可分为三个类别:
①内容上,语句交代了什么事件,描绘了什么景物,发生的时间、地点等;
②手法上,有无运用写作手法,如动静结合、正侧面描写、直抒胸臆、用典、比喻、拟人、夸张等;
③情感上,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什么样的情感。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故曰:驭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B.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息。
C.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俊茂,良多趣味。
D.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答案】D
【详解】A.“驭”应为“域”;B.“息”应为“熄”;C.“俊”应为“峻”;故选D。
2.古诗文默写,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
A.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B.杨花榆荚无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飞。
C.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值。
D.千古兴亡多少事,不尽长江滚滚流。
E.切问而静思,博学而笃志,仁在其中矣。
F.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答案】AF
【详解】本题考查对易错字和古诗词的辨识、记忆。需要学生在准确记忆古诗词的同时注意字词的正确性。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对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同音字和形近字;同时
还要联系整个诗句的意思区别字的用法。注意诗句书写的顺序。A.正确;B.有误,应为“惟解漫天作雪飞”;C.有误,应为“系向牛头充炭直”; D.有误,应为“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E.有误,应为“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F.正确; 故选:AF。
3.李明同学说话喜欢引经据典,在下面几种情境讲话时,他引用古诗文恰当得体的一项是( )
A.同学张华要到外地上学,李明给他送行时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张华,你一人远走他乡要多珍重啊!”
B.同学刘欣写作文时想一句表现读书乐趣名句,李明不假思索地说道:“这还不容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嘛!
C.李明和同学一起去春游,面对满园盛开的梨花,他情不自禁地说道:“真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太美了!”
D.李明的同学张强学习上得过且过,不求甚解,李明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学而不思则罔’,
你可不能总是浅尝辄止啊!”
【答案】D
【详解】A.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你我命运何等相仿,奔波仕途,远离家乡,这个诗句意思和张华一人远走他乡的事实矛盾,引用不得体;
B.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到这里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人,这句话重点说的是交往人物的学识丰富,和读书乐趣无关,引用不得体;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忽然间宛如一夜春风吹来,好像是千树万树梨花盛开,这个诗句运用比喻修辞,把塞外的雪比成梨花,不是真写梨花,引用不得体;
D.学而不思则罔:学习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这和前文“不求甚解”语境相符,引用得体;
故选D。
4.假如你要在书房悬挂名言警句来激励自己努力学习,下面最合适的一项是( )
A.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B.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C.博学笃志,切问近思。 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答案】C
【详解】A.“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意思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与学习无关;
B.“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意思是:莲花从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体现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与学习无关;
C.“博学笃志,切问近思”意思是:博览书并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强调的是读书的方法,可以用来激励自己努力学习;
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意思是: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体现忧国忧民的情怀;
故选C。
5.在撰写“自强不息”主题演讲稿时,有同学收集了下列素材,这些素材中不符合主题要求的一项是( )
A.自强不息的历史典故:祖逖闻鸡起舞、范仲淹断齑画粥。
B.自强不息的名言警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C.自强不息的诗词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D.自强不息的当代楷模:中国女排在低谷中坚持拼搏,在挫折后勇于奋起。
【答案】C
【详解】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烧成灰烬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是以象征的手法写出自己的痴情苦意以及九死而不悔的爱情追求,现在常用来比喻奉献精神;与“自强不息”无关;
故选C。
6.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一项是( )
A.停杯投著不能食,拔剑四顺心茫然。(李白《行路难(其一)》)
B.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C.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范仲淹《岳阳楼记》)
D.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三两粒而已。(张岱《湖心亭看雪》)
【答案】B
【详解】此题考查常见易错字。A.著——箸,顺——顾; C.壁——璧; D.三两粒——两三粒; 故选B。
7.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A.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幼有所长,壮有所用。(《礼记·大道之行也》)
B.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关雎》)钱塘湖春行原文
C.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华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
D.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E.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惊起沙禽掠岸飞。(苏轼《卜算子》)
F.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答案】BF
【详解】A.原文: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使老所终,幼有所长,壮有所用”语序错误;
C.原文: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贾生才华更无伦”书写错误;
D.原文: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似曾相识雁归来”书写错误;
E.原文: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拣尽寒枝不肯栖,惊起沙禽掠岸飞”书写错误;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