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学期诗歌鉴赏语文试卷解析1
一、八年级上册诗歌鉴赏
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首联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C. 颈联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深密、绿醉人的景象。
D. 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春行钱塘湖的喜悦心情。
(2)请赏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少年行(其二)
【唐】王维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1)诗中少年形象具有怎样的特征?
(2)最后一句“纵死犹闻侠骨香”中运用“________”和“________”两词,以顿挫的用笔,更有力地展示了少年的内心世界。
3.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全诗以________为线索,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对西湖早春美景的________之情。
(2)下面对这首诗歌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写诗人行经孤山寺和贾亭时所看到的山光水,勾勒出西湖早春的轮廓。
B.三,四两句从莺、燕的动态中,把春天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C.五,六两句写骑马游春的人们,包括诗人自己。以人们的感受写西湖的春景。
D.结尾两句详写湖东的白沙堤,在绿杨荫里,更是美不胜收。
4.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1) 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2)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5.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
(明)李攀龙
青枫飒飒雨凄凄,秋遥看入楚迷。
谁向孤舟怜逐客,白云相送大江西。
【注释】明卿:作者的好友。逐客:被贬逐的官员,这里指明卿。
(1) 这首诗的前两句写出了环境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6.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各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
陶弘景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1)《饮酒》“此中有真意”一句中的“此中”具体指代什么,历来众说纷纭,请结合全诗说说你的理解。
(2)有人说,可以从陶弘景《诏冋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诗中读出陶渊明《饮酒》(其五)里的“悠然”来,你赞同吗?说说你的理由。
7.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赤壁
杜牧(唐)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 这首诗在形式上可称为(体裁)诗,从内容上是 (题材)诗。
(2)诗的末尾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8.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诗句“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加以描绘。
(2)请说说本诗尾联中“送”字的妙处。
9.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江上
【明】孙蕡①
江上青枫初着花,客帆和月宿蒹葭。
云过疏雨数千点,临水小村三四家。
风起渔船依钓石,潮回归雁认平沙。
秋怀已向南云尽,又是沧洲②阅岁华。
【注释】①孙蕡(fén):字仲衍,号西庵先生,广东南海人。②沧洲:滨水的地方。
(1)枫树是不会开花的,诗人却说“青枫初着花”,你如何理解?
(2)本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10.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寿阳曲·远浦帆归
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
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
【注释】酒旆(pèi):酒店的旗帘,酒家悬于门前以招徕顾客。
(1)全诗境界清淡闲远,前三句中________是近景。________是远景,近景远景相得益彰。
(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1.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东坡[宋]苏轼
雨洗东坡月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释】①东坡:苏轼在贬官黄州时居住与躬耕的地方。②荦(luò)确:怪石嶙峋的样子。
铿然:象声词。
(1)前两句诗写出了月光下的东坡________的环境特点。
(2)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热爱自然、豁达乐观的思想情趣?联系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12.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秋夜独坐
[唐]王维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夜深
[宋]周弼
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房对夜灯。
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1) 两诗均写了夜景,但季节不同,王维的诗的是 1 , 周弼的诗的是 2 。
(2)两诗均描绘了诗人独坐,但诗人的心境是不同的:王诗写的是 1 的心境。周诗写的是 2 的心境。
13.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全诗以________为线索,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对西湖早春美景的________之情。
(2)下面对这首诗歌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写诗人行经孤山寺和贾亭时所看到的山光水,勾勒出西湖早春的轮廓。
B.三,四两句从莺、燕的动态中,把春天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C.五,六两句写骑马游春的人们,包括诗人自己。以人们的感受写西湖的春景。
D.结尾两句详写湖东的白沙堤,在绿杨荫里,更是美不胜收。
14.阅读《钱塘湖春行》,完成各题。
钱塘湖春行
唐代·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1)本诗通过描写西湖早春明媚的风光,抒发了诗人________的感情,尤其是“________”三个字更是直抒胸臆,似乎让我们看到了诗人流连忘返、陶醉于湖光山之中的情景。
(2)这首诗处处紧扣初春的季节特征,把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有两个动词用得极妙,请对“争”字作简要赏析。
15.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问题。
登岳阳楼(其一)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①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②地,徙倚③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秋风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注释】①帘旌:酒店或茶馆的招子。②横分:瓜分。③徙倚:徘徊。
(1)全诗抒写了在特殊时间和地点的登楼观感,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仔细品味第三联中“万里”“三年”这两个数词的表达效果。
16.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夜宿七盘岭
沈佺期①
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芳春平仲②绿,清夜子规啼。浮客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注释】①沈佺(quán)期:唐代诗人。②平仲:银杏的别称。③浮客:游子。诗人自指。
(1)“夜宿七盘岭”中“宿”字的意思是________。
(2)“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
(3)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心境?
17.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泛东钱湖
明·范钦
澄波四望空,画舸沂冷风。野寺轻鸥外,人家细雨中。
菰蒲临水映,洞壑与天通。即拟寻真去,花源杳无穷。
注释:画舸ɡě:画船,即装饰华美的游船。沂yí:超越极限。野寺:野外庙宇。菰蒲gū pú: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浅水里,可食。“菰”的嫩茎称“茭白”,“蒲”又称“香蒲”。洞壑:深谷。
(1)这首诗展现了景物________的特点,诗的末联化用了________这篇课文的意境。
(2)结合全诗,说说本诗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8.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小题。
诉衷情
(宋)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1)诗中“天山”代指________,“尘暗旧貂裘”借用了________的典故。
(2)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梦断”一词语势急转直下,转慷慨激昂为伤感悲凉。
B.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精神世界。
C.“关河”两句表明作者曾长期受到重用,征战前线。
D.“未”、“先”、“空”三字流露出沉痛悲愤和不甘。
19.诗歌鉴赏
采莲子
[唐]皇甫松
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渔翁
[元]周权
转棹收缗①日未西,短篷斜阁断沙低。
卖鱼买酒归来晚,风飐②芦花雪满溪。
注:①缗:mín,网鱼的绳子。②飐:zhǎn,风吹物使其颤动。
(1)用原文填空:采莲人因为________而“羞”,渔翁因为________而“醉”。
(2)有人说“采莲”“打渔”都是临水而居的一种生活方式,却体现了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结合这两首诗,请谈谈你的看法。
20.诗歌鉴赏
有寄
[宋]苏轼
为向东坡①传语,人在玉堂②深处。
别后③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
归去,归去,江上一犁④春雨。
(注)①东坡:指贬谪黄州时的旧居以及邻人。②玉堂:指翰林院,专门起草皇帝诏书的机构。写作此词时苏轼在翰林院任职。③别后:指苏轼于元丰七年(1084)四月离开黄州。④一犁:形容春雨的深度。
钱塘湖春行原文(1)根据你所积累的词的知识推断,这首词的“词牌名”应是()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