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分为几个小标题
【篇一:故都的秋】
《 故 都 的 秋 》
教学目标: 1、欣赏秋景体会情感;2、品味语言
教学重点: 1、体会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
2、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难点: 鉴赏物我合一、情景交融的艺术特。
预习任务:①给各自然段加注序号;②画出文中描写的景物,和各段中表现彩、声音的词语;③给各段景物描写添加一个小标题。④把握作者笔下“故都的秋”的特点;⑤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我们知道,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秋,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古往今来,
咏秋的佳作也实在太多太多,人们写秋的着眼点也各不相同: 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
霜叶黄花,秋草碧水,秋有;
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
但大体而言,古人多哀秋怨秋,今人多喜秋颂秋。现代作家郁达夫也是颂秋,而面对这么多的精彩,他会怎样独运匠心,另辟蹊径,才不落窠臼呢?好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共同来赏析郁达夫的著名散文《故都的秋》。
二、明确教学目标
三、深入探究
(一)破题感知
师:“故都”北平,即现在的北京,作者为什么不称“北平的秋”而叫“故都的秋”呢?
(明确:北平曾作过元、明、清三个朝代的都城,可谓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突出北平历史悠久。“故”有“从前的”、“过去的”的意思。人们对“从前的”、“过去的”的事物往往会产生怀念、眷恋等感情。譬如:漂泊在外者称自己魂牵梦萦的家乡为“故乡”,对与自己友情深厚的朋友称“故人”。从“秋”字可以看出,文章描写的是秋景。因此从标题看,这是--篇饱含着眷恋深情的情景交融的文章。)
(二)分析选材视点
1、思考:有人写秋声,有人写秋形,有人写秋,郁达夫写的是什么?注意出文中关键性的词句。
2、说说哪句话最能概括故都的秋之特点呢?
(明确: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3.作者在文中是通过哪些景物描写来具体品味这个秋味呢?
(明确:3段牵牛花,4段槐树,5段秋蝉,6—10段秋雨,11段果树。)
(三)由景入情,把握情与景的关系
问:作者在对这些具体景物的描绘中,是如何体现“清、静、悲凉”之秋味的?下面请同学读3-11段,其他同学边听边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圈出表现秋天彩的词语,二是标出传递声响的物名,请大家随朗诵者一道去神游故都,观秋,听秋声,品秋味。
1.观秋
师:现在大家说说你到了哪些表现秋天彩的词语?
明确:青天(蓝绿)蓝朵(蓝)秋草(黄)落蕊(灰白)树影(暗灰)灰土(灰)
灰沉沉的天(灰)青布(蓝绿)枣树(淡绿微黄)
师:那么这些彩主要是冷还是暖?
明确:冷。
师:我们知道,兰和白属于冷:蓝,宁静、深远;白,素雅、纯静。它们与高
阔的蓝天形成了和谐的秋的基调,给人的感觉是清凉疏朗的。不过作者仍嫌不够,在牵牛花出场前,他特意营造了一种充满北国情调的清凉的氛围:破屋、浓茶、碧天、驯鸽、尖细且长的草,这个时候再加上牵牛花的蓝朵,真的让人感到了秋天特有的清气扑面而来。
师:面对这么多的冷,如果你是一个孤独的旅行者,目之所见都是这样的彩与景物,你心里会产生什么样的感受?
(明确:冷清。即课文中所概括的“清”的特点。)
2.听秋声
四问:接下来我们来听听故都的秋声,主要有哪些声音呢?
(明确:鸽飞声、蝉声、风雨声、问答声。)
师:写这么多声音,是不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呢?为什么?
(明确:作者是以动(声)衬静,以声音反衬了故都的寂静。)
师:在秋天的故都,在那无际的碧天下,连小虫、扫帚这样的细微的声音都能听得清清楚楚,不正反衬出故都的寂静吗?
师:让我们集中听听作者笔下秋蝉的鸣叫,看看会引起怎样的感受?
师: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作品中,蝉多是哀怨、忧伤、忧愁的象征,如《雨霖铃》中的起句便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那凄切的寒蝉已令人柔肠寸断,蝉声更令人备感冷清。在故都,家家户户都有蝉鸣,还是蝉衰弱的残声。文章所渲染的那种冷清,寂寞的氛围也就不言而喻了。置身此时,其寂寞又要跟何止一个“愁”字了得。
师: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飘零者,身处在如此寂静的秋天里,心里会有什么感受?
(明确:孤独、痛苦。)
3.品秋味
师:在心情不好的情况下,越静越孤独越痛苦。如果你处在这样冷清的秋和寂静的秋天,你心里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悲凉。这便是故都的秋味。)
  顺势总结“故都的秋”的特是:清、静、悲凉。展示五幅图
让我们一起带着对郁达夫情感的理解,和故都秋景的印象,读第一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先自由读,再点拨,再合读。不要乱读。)
(四)转入对作者情感的把握。
故都的秋天不仅是这么肃杀的景物,还有“万山红遍”的热情豪迈啊!为什么作者对那些景物视而不见呢?
实际上这“清、静、悲凉”是郁达夫先生的内心情感,他不过是借这肃杀之景表现内心罢了!
那么作者的内心为什么这么清,这么静,这么悲凉呢?
1、此文写于1934年,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满受人生愁苦和哀痛。因此,作者描写的心中的“悲凉” 已不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
是对整个人生的感悟。(课文第十二段)郁达夫也感染上了中国文人的悲秋情结。
2、郁达夫,三岁丧父。17岁便随长兄一起赴日本留学,在异国生活的十年,是他饱受屈辱和岐视的十年。在个人性格方面,他抑郁善感;
3、在文艺观和审美观方面,他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是“静止如水似的文学。”
四、写作手法:一切景语皆情语
?寓情于景
?
移情于景
?以景显情 情景交融
?以情驭景
意境: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的融合
五、展示板书设计。
故都情结
生命之味 家国之思蝉  声 风雨声
  六、作业
想一想,本文除了从声、的角度来写秋味,还从哪些角度写了秋味?
【篇二:故都的秋(教师版)1】
《故都的秋》导学案(教师版)
年级:高一  编写:裴以杰  审定:高一语文备课组 日期:2011-12描写秋天的诗词
  班级_______ 小组  姓名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2.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思想感情,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3.品味文章简洁清丽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有感情地诵读散文的能力。
2.通过诵读和讨论,理解景中蕴涵的感情,并进一步把握散文“形”与
“神”的关系。
3.体会作者在故都秋景中寄托的眷念和落寞之情,正确理解作者的“悲凉”
心态。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作者在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下,赞美自然风物的真情,内心的
忧思、落寞以及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
【重点难点预测】
1、引导学生对故都秋景的特点进行分析。
2、通过诵读和讨论,理解景中蕴涵的感情,并进一步把握散文“形”与
“神”的关系。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有感情的诵读,体会作者对故都秋的眷念和落寞之情。
2、讨论法: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讨论,体会课文以情驭景、形散神聚的
特点。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郁达夫( 1896—1945 ),现代作家,浙江富阳人。 1913 年留学日本,曾
经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
陶。 1922 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 1930 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抗日战
争爆发后,他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后流亡到苏
门答腊。 1945 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
《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
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
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2、写作背景
从 1921 年到 1933 年4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
行创作。 由于国民党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 1933 年4月由上海迁
居杭州, 1936 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
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