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中国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开展,音乐也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一部分并引起社会普遍重视。通过音乐培养学生情商,不断激发学生审美情趣,在教学中探讨并追寻新型教学模式,运用多样化特点开展教学,丰富音乐课堂。所以,在中小学的音乐课堂中,教师们将各司其职,并采用灵活多样的音乐教学策略,以充分调动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从音乐教学中获得全方位训练与培养机会,为他们未来的全面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与更高的起点。
关键词:民间艺术;中小学音乐;教学策略
引言:我国民族民间歌曲,是我国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个部分。中国的民族民间声乐文化类型多元,体裁广泛,全国五十六个少数民族在声乐上都具有自身的独一无二的文化特。在中小学生音乐课堂上,该校将加强对我国民族传统民间歌曲艺术的声乐课堂教学力度,在民族传统音乐基础理论研究与声乐教学实际教育等问题上开展深入研究,不但能够让广大中小学学生了解更多有关我国民族民间传统歌曲艺术的声乐教育技术,同时它也是培养广大中小学生民族素质、了解中华民族音乐文化底蕴的一条有效途径。
一、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1、培养民族审美观
众所周知,中国共有五十六个少数民族,在民族文化、生活在地理环境的共同影响下,各个少数民族的声乐艺术也各具特。例如:维吾尔族、蒙古族等的民族音乐艺术,都较热情奔放;苗族、彝族的传统民族音乐,也比较清新。而传统民间教学艺术,在培养学生民族审美观念上也可以起到很重要的影响。之后,学生们将会利用网络与书籍查阅民族音乐艺术的历史渊源和发展情况,其民族审美观念也会逐步完善,从而领悟到中华民族器乐艺术的审美价值,并由此促进学生在精神上的升华,其民族审美艺术欣赏水平将会得到进一步提高。
2、传承并发展民族文化
民族民间音乐美术走进中小学音乐教室能够促进中华民族先进文明的继承与弘扬。民族民间器乐教学艺术教育,是中华民族器乐文化艺术教育最主要的载体之一,是中华民族文化教育艺术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是中华民族近五千年以来,劳动人民思维、才智结晶。对中小学生开展民族民间音乐教育无疑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能够使广大中小学生更加深入地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神韵,以便于传承和弘扬传统民族乐派文明精神。但时至今日,在我国的少数体人民无论在耕种、打猎、婚嫁、与朋友团聚之时,都一直保留有纵
情地高歌,纵情地歌舞的文化传统。它对于启迪广大中小学生喜爱民族民间音乐文文化,进而传承优良的中华民族文明有着积微成著、意蕴深远的作用。
3、形成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
优美的教育歌曲,能对培育中小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产生巨大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意义。培育团结友爱、互相协作、与人为善、热爱劳动的良好社会价值观;传承父亲良好的行为习惯、宽以待人的传统美德;掌握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掌握自然规律、传播生产、生活的常识;宣传历史常识,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形象,宣传惩恶扬善、精忠报国的时代精神;颂扬勤奋向上的积极乐观主义精神和乐观生活主义情操等。
二、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1、开展实践活动,渗透民族民间音乐文化
实践活动是让学生从亲身参与中体会文化魅力。开展实践活动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喜闻乐见,展示教育教学水平,丰富音乐教育形式。其中学校可就特定节日开展文化艺术节,文艺汇演等 。由学生们上台表演中国传统的民族舞蹈或演奏民族民间歌曲,而同学们也利用中
国传统节日的民族民间歌曲,给自己带来了数量丰富的传统民族舞蹈和歌曲,包括《对山歌》等。这些民族音乐是学生与教师们挥洒汗水的成果,它共同承载着中国许多中小学生的对传统民族音乐文化的深刻理解与敬意之情。另外,我国民族传统音乐学校作品文化节活动的举办也反映了我国新课程的发展需要,使民族和民间传统器乐作品文化教育活动在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主要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2、优化民族民间音乐教材,着力于本土民族音乐开发
中小学音乐教育课程,是学校开展音乐教育、实现课堂教学任务、教学大纲的基础依据,是弘扬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主要载体。在音乐教育课程的选择方面,《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学校要善于把本地民族民间歌曲运用于声乐教学当中,让学生从小就接受民族乐派文化熏陶,并形成弘扬民族乐派文化的意识。”教学时教师就可依据当地本土音乐文化,根据每个省份的不同渗透不同的音乐艺术。例如:身处河南的学校着重渗透“河南梆子”音乐文化;河北省份的学校可渗透“乐亭大鼓”,“皮影戏”等。将本土音乐艺术贯穿于日常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了解音乐,传承家乡文化。
3、创设多种音乐模式
说唱音乐,亦称为曲艺演唱,是种源远流长的我国古代民间歌曲表演艺术,代表性的说唱歌曲有京韵大鼓、四川清调等。把说唱歌曲引入中小学的教学音乐。首先,能够让小学习者透过说唱歌曲认识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并带来人民生活与文学艺术上的巨大改变。而中国的说唱歌曲,首先可追溯到中国战国时期,但可以确切的经过考证则从唐代开始。随着唐代说唱歌曲“变文”的出现,宋代的“勾栏瓦舍”,这些说唱歌曲新格局的不断形成,无不受到了当时的社会格局的影响。在练习的过程中,使学生简单地掌握说唱歌曲的基本形式,如板腔体的结构特征、板型的演进沿革、基本歌词、歌曲内容框架与语言结构等,也是训练我国中小学生对民族音派认知水平的主要方法。
结束语: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音乐课的教育实施中,要将对民族民间歌曲以及民俗文化内涵的教育落到实处,除使中小学教师身体力行、学校等有关部门在音乐物质基础上有所提高之外,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培养儿童音乐教育家,即幼儿教师的民族使命感和音乐事业心。希望所有的民族音乐教师们都能行动起来,将民族民间音乐艺术教育和中小学音乐实验教学贯彻并实施,而贡献自己的一分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 江映怀. 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与实践研究[J]. 北方音乐,2020(16):244-245. DOI:10.3969/j.issn.1002-767X.2020.16.125.
[2] 杨显英. 本土民族民间音乐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戏剧之家,2021(4):104-105. DOI:10.3969/j.issn.1007-0125.2021.04.048.
[3] 杨洁. 地方民族民间音乐在中小学教育中的传承与保护[J]. 基础教育论坛,2021(1):63-64. DOI:10.3969/j.issn.1674-6023.2021.01.038.
声乐教学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