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景观环境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环境的几大基本功能:提供资源、消纳废物、平衡生态。但是,作为以人为中心的周围事物的集合,环境的功能远不只这些,要进行环境学研究,我们还需要深入地考察其更深层次的功能。事实上,在上一章人居环境中,我们已经接触到了环境的舒适性这一概念,也就是说,环境不仅可以满足人类基本的生存需要,还可以满足人类的舒适需要。在本章中,我们则将了解到,环境还可以给人类带来享受,满足其欣赏需要,这就是环境学的一个新层次:景观环境学。
 
第一节  景观环境的概念及分类
 
景观一词的原意是表示自然风光,地面形态和风景画面,作为科学名词被引入地理学和生态
学,则具有地表可见景象的综合与某个限定性区域的双重含义。在这里,从环境学角度出发,我们给景观以如下的定义:景观是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它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兼具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通常将之简单地划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类。
所谓景观环境,是指由各类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所组成的,具有观赏价值、人文价值和生态价值的空间关系。我们对景观环境的研究更侧重于其观赏价值和人文价值,简单的说,在这里我们更关注景观的美学价值。
根据景观环境空间的大小和距离人的远近,大体上可将之分为:
庭院景观环境  人们日常活动所处的景观环境,包括住宿、购物、餐饮、娱乐、社交等活动所处的宾馆、饭店、商场甚至影院、酒吧等场所。
社区景观环境  人们日常户外活动所处的景观环境,包括锻炼、娱乐、休闲等所处的小区绿地、公园、草地、林荫道甚至城市雕塑等。
郊野景观环境  即野外景观环境,距离人们日常生活范围较远,通常是人们假日游览、观光
的对象,当然一些人迹罕至地区也同样属于此类别。
瞬时景观环境  具有时间性的景观环境,如日出、彩霞、春雨等。
以下各节将分别介绍景观环境的组成要素: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以及一个典型的同时包括这两种要素的景观环境:城市景观环境。需要强调的是:景观环境与每一种具体的景观相关,但又不完全从属于某一具体的景观要素,而是各种景观要素空间关系的总和,如月光、晚霞、花卉、林木、湖泊、绿地、桥梁、道路、建筑物等等,都是景观环境的组成要素,是景观的一种,却不是完整的景观环境本身。景观环境是可以分解和移动的,如街心花园中,由花卉、画坛、绿草、雕塑小品、灯具、喷泉等要素共同组成了一个优美的景观环境,其中的任何一个景区、景点、景物都是整个审美环境综合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减少或增加某一非主要的景观要素,原有的景观环境仍可以相对独立。
 
 
阅读材料
景观概念及其研究的发展
本文试图从纵向探讨景观这一概念的发展历史; 从横向探讨景观作为多学科的研究对象, 其内涵的变化; 以及作为园林风景学科的主要对象, 景观研究的一些现状。
一、 景观的原意--"风景"及其研究
在欧洲, "景观"一词最早出现在希伯来文本的《圣经》旧约全书中, 它被用来描写梭罗门皇城(耶路撒冷)的瑰丽景。这时, "景观"的含义同汉语中的"风景""景致"""相一致, 等同于英语中的"scenery", 都是视觉美学意义上的概念。我国从东晋开始, 山水画(风景画)就已从人物画的背景中脱胎而出, 独立成门, 风景(山水)很快就成为艺术家们的研究对象, 丰富的山水美学理论堪称举世无双, 因此也才有中国山水园林的臻美。景观的这种含义(作为风景的同意语)一直为文学艺术家们延用至今。
目前,大多数园林风景学者所理解的景观, 也主要是视觉美学意义上的景观, 也即风景。
二、景观作为一个地学概念
19世纪中叶,伟大的动植物学家和自然地理学家洪堡得(Humboldt),将"景观"作为一个科学的术语引用到地理学中来,并将其定义为"某个地球区域内的总体特征"。随着西方经典地理学、地质学及其它地球科学的产生,"景观"一度被看作是地形(landform)的同意语,主要用来描述地壳的地质、地理和地貌属性。以后,俄国地理学家又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概念,赋之以更为广泛的内容,把生物和非生物的现象都作为景观的组成部分,并把研究生物和非生物这一景观整体的科学称为"景观地理学"("landscape geography" )。这种整体景观思想为以后系统景观思想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三、景观作为生态系统的载体
景观生态思想的产生使景观的概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景观生态学就是把地理学家研究自然现象空间关系时的"横向"方法,同生态学家研究生态区域内功能关系时的"纵向"方法相结合,研究景观整体的结构和功能。
9-1 景观概念及其研究的发展
景观
概念
作为视觉美学意义上的概念,与"风景"同意
作为地学概念与
"地形""地物"同意
作为生态系统的功能结构
以景观为对象的研究
景观作为审美对象,是风景诗风景画,及园林风景学科的研究对象
作为地学的研究对 象,主要从空间结构和历史演化上研究
是景观生态学及人类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不但从空间结构及其历史演替上,更重要的是从功能上研究
在北美,长期以来尽管没有明确提出"景观生态学"的概念,系统景观的思想和景观生态学的思想却很早就有所发展。早在本世纪40年代,北美最早的植物生态学家之一Egler就认为,植物与人的活动组成了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这个整体是某一更高级的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并作用于景观。以后,他又提出了"整体人类生态系统""total human ecosystem")的概念。
www.turenscape/page/lunzhu/ljg.htm
阅读材料
美是什么——美学基本概念介绍
本章中我们着重强调景观环境的美学价值,故在此介绍一些关于美、美学的基础知识。
事实上,没有一种美的定义可以说已经得到普遍承认,对于美的定义从古至今见仁见智。古代人关于美的基本理论是与节奏、对称及各个部分的和谐等概念联系在一起的,简单地说,是与多样统一这样一个普遍原则联系在一起的。而现代人则更多地强调的是意味,表现性的概念以及表达生活的全部内容,总之,强调的是“特性”概念。如果把这两个方面归纳
起来,就得到一个对美的比较宽泛的理解。所谓美,就是感性知觉或想象把握到的特性或个别表现性,而这种特性或个别表现性又服从于同一种媒介的一般表现性或抽象表现性的条件。
通常意义上的美可简单划分为形式美和意境美,形式美就是生活中、自然中各种形式因素,包括彩、线条、形体、声音等有规律组合而产生的美的样式;意境美则是人在审美过程中通过客体的形象、内涵、神韵等激发出情感的联想与共鸣从而感受到的美。当然我们也完全可以按照其它分类标准对美进行更细致的划分,这也正是诸多“美”的来源,如:节奏美、韵律美、彩美、尺度美、静态美、动态美等等。
自古以来,人类从未停止过对美的机理、美的规律、美的法则的探讨。美的机理就是美的基本构成要素及其特征,如不同数量的点造成的不同印象,直线和曲线所具有的不同感觉,不同形状的面的不同感觉,各种彩产生的不同效果和体验等;美的规律是人们从生活和自然中抽象出美学因素,使之形成美的规律。规律包括对称、均衡、比例、节奏、韵律等;美的法则是美的规律的更高层次,包括变化与统一、均衡与稳定、比例与尺度等。
美学特质存在于景观的属性之中。这种美可以被定义为基本形体、线条、彩、肌理及它
们之间的结构关系。景观环境的美学原则主要有四点:
多样统一原则 即环境的整体美感及和谐美感。人文景观如建筑形体,自然景观如植物落、山石流水等构成环境的元素,变化万千。而整体结构又要体现和谐统一,就是在变化中有统一,又在统一中有变化。多样统一的原则使人赶到环境特征丰富多彩、规则整齐、生动活泼、错落有序。
调和对比原则  对景观的形体、线条、彩形式美感,注意相互间的紧密关系与彼此间的有机配合,使环境的整体美感表现融合流畅,主题鲜明、有声有。调和使人感到有柔和、雅静、舒适和愉悦的美感。
对称均衡原则  对称均衡是关于景观的各个形体的布局形式和方法。对称的布局,显得稳重,还衬托中心。对称的原则,无论是在城市环境的规划设计,或是工程技术方面,随处都能发现其普遍存在。对称的原则,不仅是形体的美感,还是普遍存在的自然规律,无论是人和动物的形体,还是植物的花和叶,都可以发现有对称的规律。均衡表示环境中形体的布局还可以有差异变化。
韵律节奏原则  优美的景观环境,是建筑艺术、园林艺术、生态环境、植物落、多重生态系统相互融合协调而得的一幅具有韵律节奏的表现艺术作品,犹如一首优美的乐章。
www.turenscape/page/lunzhu/sj.htm
许劲《环境美学研究》
刘陵江《试论形态构成的美学机理》等
 
第二节  自然景观
 
一、 一、            自然景观的构成与分类
山水  这是自然景观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自古及今,山水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有多少骚人墨客,放情山水,又有多少逸士高人,终老其间。乃至在艺术领域,山水诗、山水画成了人们最喜爱的艺术品种。
    山之美,美在山形之奇特,美在山景之变化,峰、谷、石、树、小溪、瀑布、云雾、飞禽走兽、奇花异草等等,寓无限多样于浑然一体之中。孤峰幽谷,奇松怪石,则更能激发人们丰富的想象力,激起人们寻幽探奇的强烈愿望。
    山似乎永远离不开水。“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媚”。有绿水,才有青山,“青山隐隐水迢迢”,山水相连,更增添无限魅力。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正是把崇山峻岭同浩浩大江联成一体;桂林山水甲天下则在于清澈的漓江与一座座奇特的孤峰相得益彰。
不容否认,水又有其自身的魅力。海洋的潮涨潮落,河流的平和从容,湖泊的轻柔幽静,瀑布的奔放勇猛,泉水的秀美清丽,都具有形、、声动态变化的样性美感,使人心驰神往、浩气激荡。
水是自然界分布最广、最活跃的因素,性质柔和,它以海洋、湖泊、河流、涌泉、瀑布、冰川、积雪、云雾等形式存在于大自然中,时而流经崇山峻岭,时而穿越密密丛林,时而又在平原舒缓展开,蜿蜒如带。无论是波平如镜、微起涟漪,抑或波涛滚滚、连天奔涌,水波丰腴的曲线一览无余。再加上清澈透明或水绿如蓝的格调,更是给人以诗情画意的美感。无怪乎有人将水称为“风景的血脉”。
 
阅读材料
水景欣赏
壶口瀑布  位于山西省吉县和陕西省宜川县交界的黄河段。壶口瀑布以上的黄河河床宽约250-300米,两岸山势陡峭,由于岩石断裂与河水冲刷、切蚀,河床中心约30-50环境优美米宽的部分形成深约30米的巨沟,河水汹涌而至,突然汇入狭窄的沟中,遂形成瀑布,故有“天下黄河一壶收”之说。古诗赞曰:“源出昆仑衍大流,玉关九转一壶收”。由于瀑布巨大的冲刷、切蚀作用,跌水处逐渐向上游后退,每年大约上移2-4厘米。根据古籍记载可知,2700多年来,跌水位置从龙门移至壶口,共上移了3000多米,造成的巨沟成了河中之河,被称为“十里龙槽”。枯水季节,河水从正面跌入“龙槽”,落差约15-20米,声震峡谷,水翻浪滚,烟雾自水底升腾而起,映出彩虹。此景称为“水底冒烟”;洪水季节,河水排山倒海而来时,则正面不足以容纳,还从两侧拥挤跌撞入槽,三面俱成瀑布,“龙槽”泄水不及,水位上升,落差减少,气势反而不如枯水季节壮观。这是壶口瀑布独有的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