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琴音乐情感基本表现形式解析琴曲《忆故人》
作者:丁华华 杨鹏谢眺
来源:《艺术评鉴》2017年第21危若累卵
        摘要:音乐中的情感表现是乐曲中的灵魂,也是演奏者反映作曲者精神品质的主要方式之一。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东西方的艺术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形式,一个以写实表现为主,一个以写意表现为主。随着21世纪国际间的交流,西方的乐理可以借鉴来研究东方音乐,但并不完全适用于研究东方音乐的情感表现,因其产生的文化背景不同。特别是古琴音乐的情感表现性,由于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其演奏方式和记谱方式完全是中国的传统样式,故其音乐中的情感表现性也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创作出来,所以情感表现性有待研究探讨的一面。本文旨在对古琴曲《忆故人》中,情感表现进行初步的探讨。
what are words chris medina        关键词:古琴音乐 情感表现 《忆故人》
二本补录时间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茶叶图片文章编号:1008-3359永贝里201721-0023-04
        一、分析古琴音乐情感的表现
        汉代桓谭[1]云:夫遭遇异时,穷则独善其身而不失其操,故谓之以鸿雁之音。达则兼善天下,无不通畅,故谓之根据桓谭文献可知,古琴曲可分为,两种形式,造成这两种形式的原因是为了表达作曲者不同的情感诉求,其主要来源是,琴人对于外界事物变化的感知和内心感悟相接合,这也包括琴人个人的审美意识。在历代流传下来的古琴曲中,很多作品诸如此类。例如:《大胡笳》《小胡笳》《饮马长征窟》《子安之操》《白头吟》《楚妃吟》《粱甫吟》《昭君怨》《长门怨》《湘妃怨》《忆故人》等。这些琴曲大多是琴人借鉴的民间故事或者历史事件创作出来,以此表达个人情感。可以说古琴曲的情感表现包括了环境、场景等一系列的发生情节。
        明代徐上灜[2]云:夫恬不易生。澹不易到。唯操至妙来则可澹。澹至妙来则生恬。恬至妙来则愈澹愈不厌。故于兴到而不自纵。气到而不自豪。情到而不自扰。意到而不自浓。由此可见,古人所强调古琴曲中的情感是一种中和之美,这种美发自内心,但又恰到好处,正如文中所说故于兴到而不自纵。气到而不自豪。情到而不自扰。这也可以理解为演奏古琴的时候,弹琴者所持有的基本心态,即在表现情感的同时,做到演奏乐曲时的收放自如,并且直接传递给听众动人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