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阅读理解训练(含答案)
1.阅读课外文章,回答问题。
稻草人(节选)
稻草人非常尽责任。要是拿牛跟他比,牛比他(lǎn)怠(dài)多了,有时躺在地上,抬起头看天。要是拿狗跟他比,狗比他顽皮多了,有时到处乱跑,累得主人四处去寻。他从来不嫌(xián)烦(fán),像牛那样躺着看天;也从来不贪(tān)玩儿,像狗那样到处乱跑。他安安静静地看着田地,手里的扇子轻轻摇动,赶走那些飞来吃稻穗的小雀。他不吃饭,也不睡觉,就是坐下歇一歇也不肯,总是直挺挺地站在那里。
(1)将下面词语按要求归类。
A.直挺挺B.安安静静C.乐呵呵D.笑哈哈E.开开心心F.平平安安
ABB式
AABB式
(2)这段话主要写了()。
A.稻草人做事认真负责B.动物们很懒
2.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课文小回顾。
“红头!不要怕,你会出来的。我听说牛肚子里一共有四个胃,前三个胃是贮藏食物的,只有第四个胃才是管消化的!”
“可是你说这些对我有什么用呢?”红头悲哀地说。
“当然有用。等一会儿牛休息的时候,它要把刚才吞进去的草重新送回嘴里,然后细嚼慢咽……你是勇敢的蟋蟀,你一定能出来的。”“谢谢你!”红头的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了。它咬着牙不让自己失去知觉。
红头在牛肚子里随着草一起移动,从第一个胃到了第二个胃,又从第二个胃回到了牛嘴里。这一下,红头又看见了光亮。可是,它已经一动也不能动了。
这时,青头爬到牛鼻子上,用它的身体在牛鼻孔里蹭来蹭去。
“阿嚏!”牛打了一个喷嚏,红头随着一团草一下子给喷了出来。
(1)照样子写词语。
蹭来蹭去:
来去
来去
(2)青头是怎样救出红头的?
(3)你从青头身上感受到了什么?
3.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课外阅读。
雨声渐渐地住了,窗帘后隐隐地透过清光来。推开窗户一看,呀!凉云散了,树叶上的残滴,映着月儿,好似萤火千点,闪闪烁烁地动着——真没想到苦雨孤灯之后,会有这么一幅清美的图画!
凭窗站了一会儿,微微地觉得凉意侵入。转过身来,忽然眼花缭乱,屋子里的别的东西都隐在光云里;一片幽辉,只浸着墙上画中的安琪儿——这白衣的安琪儿,抱着花儿,扬着翅儿,向着我微微地笑。
“这笑容仿佛在哪儿看见过似的,什么时候,我曾……”我不知不觉地便坐在窗口下想——默默地想。
严闭的心幕,慢慢地拉开了,涌出五年前的一个印象——一条很长的古道。
驴脚下的泥,兀自滑滑的。田沟里的水,潺潺地流着。近村的绿树,都笼在湿烟里。弓儿似的新月,挂在树梢。一边走着,似乎道旁有一个孩子,抱着一堆灿白的东西。驴儿过去了,无意中回头一看——他抱着花儿,赤着脚儿,向着我微微地笑。
“这笑容又仿佛是哪儿看见过似的!”我仍是想——默默地想。
又现出一重心幕来,也慢慢地拉开了,涌出十年前的一个印象——茅檐下的雨水,一滴一滴地落到衣上来。土阶边的水泡儿,泛来泛去地乱转。门前的麦垄和葡萄架子,都濯得新黄嫩绿的非常鲜丽。一会儿好容易雨晴了,连忙走下坡儿去。迎头看见月儿从
海面上来了,猛然记得有件东西忘下了,站住了,回过头来。这茅屋里的老妇人——她倚着门儿,抱着花儿,向着我微微地笑。
这同样微妙的神情,好似游丝一般,飘飘漾漾地合了拢来,缩在一起。
这时心下光明澄静,如登仙界,如归故乡。眼前浮现的三个笑容,一时融化在爱的调和里看不分明了。
(1)写出四个带有“想”字的四字词语。
(2)文中“三个笑容”指的是哪三个笑容?
(3)下列句子是比喻句的画“√”。
(1)一边走着,似乎道旁有一个孩子,抱着一堆灿白的东西。
(2)映着月儿,似乎萤火千点,闪闪烁烁地动着。
(3)弓儿似的新月,挂在树梢。
(4)这笑容仿佛在哪儿看见过似的。
(4)哪两个自然段是回忆性的文字,这两段内容有什么共同点?
(5)这篇散文的主题是什么?选出正确的一项
A.赞美人们的爱心。B.歌颂人们的乐观。
C.赞美雨后放晴的美景。
4.阅读课外短文,回答问题。
父亲和鸟
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还有爱唱歌的鸟。
童年的时候,一天清晨,父亲带着我从一片树林边走过。
父亲突然站定,朝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他喃喃地说:“林子里有不少鸟。”
我并没有看见一只鸟飞,也并没有听到一声鸟叫。
父亲指着一根树枝对我说:“看那里,没有风,叶子为什么在动?嗯,还有鸟味。”父亲的话很轻,生怕惊动了鸟。
我只闻到浓浓的草木气味,没有闻到鸟的气味。
“鸟也有气味?”
“有!在树林里过夜的鸟总是一一的,羽毛焐得热腾腾的。”
父亲又说:“听,鸟要唱歌了。”
我们刚坐下,鸟就唱了起来。
父亲说:“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
我知道父亲这时也最快活。
父亲又对我说:“在鸟最快活的时刻,在鸟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最容易被猎人打
中。”
我奇怪地问:“为什么?”
父亲说:“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重。”
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
(1)选择合适的选项填空。
文中“生怕”的“生”的解释应选()。
A.生长B.生存C.很D.产生(2)根据文章内容判断正误。
清晨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
(3)根据文章内容判断正误。
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但飞起来不重。
(4)“我”为父亲不是猎人而高兴的原因是()
A.父亲了解鸟,但不会因此伤害鸟。
B.如果父亲是猎人就会早出晚归,“我”可能就见不到父亲了。
5.阅读课外文章,完成练习。
马路边,河岸上,不起眼的小草使大自然充满生机。
严寒的反义词是什么春天,一阵微风吹来,小草和刚睡醒的伙伴们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她们一边跳舞,一边随着春风生长。夏天,太阳把大地烤得火热。人们来到草地上,往小草身上一坐,小草像一位慈爱的母亲把人们抱在怀里,让劳累的人们消除酷热带来的疲劳。她从不计较人们给予了什么,宁愿为人们作出贡献。秋天,一阵凉风吹来,她一下子变得面黄肌瘦。寒风把冬天请来了,小草的根深深地钻进泥土里。等第二年春天来了,她又从土里钻出来。真是“_____,_____”。
我爱小草,爱她强大的生命力和宽广的胸怀。
(1)从文中出“严寒”的反义词,按课文顺序填写。
(2)文中横线上应填哪一句诗?()
A.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3)判断正误。
文章按照空间的顺序写小草。最能表达作者情感态度的一句话是文章的最后一段。
6.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阅读文章,回答小题。
共在人间
那一年,我到国外去旅行,住在一个仿佛与世隔绝的小村子里。
我借住的农舍里住着一对老夫妇。两张脸像是缩成团的黑枣子,密密地布满纵横纹路。可是,他们腰不弯、背不驼,依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
正是麦子播种的时候,他们还停留在“点播”阶段:老头子走在前面,用锄头在土壤里打洞;老太太跟在后头,把麦种轻轻地撒进洞里。他们一行行、一亩亩地种,神情专注而满足,好似在从事一件无比庄严的事情。
傍晚,夫妻俩在厨房里烙饼。满布岁月沧桑的古老灶子,烙出了满溢麦香的大饼,这饼大而圆,微微烫手。在幽幽的暮里,两人坐在矮矮的木凳上,以枯瘦多皱却坚实有力的手捧着饼,一口一口地吃,脸上笑意荡漾。
这一幕,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
活着,真好。
知足地活着,常乐。
许多人,活着并不快乐,只因不满足于他所拥有的,一心憧憬他仍未得到的,“共在人间说天上,不知天上忆人间”,任由“欲望的树”在心田里无止无尽地生长。“树”长了一寸,他要一尺;“树”长了一尺,他要一丈;眼看那“树”已经高入云霄了,他还是满心焦灼地嫌它“发育不良”。天天在欲望的“无底深潭”里浮浮沉沉,弹指间,短短数十寒暑已成过眼云烟;回首前尘,竟不知该如何诠释“快乐”一词。
这个下午,和这一对萍水相逢的老夫妇共食大饼,共享快乐,是记忆里的永恒。
老夫妇教会了我:有一亩田,便勤勤恳恳地耕那一亩田;有一块饼,便快快乐乐地吃那一块饼。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共在人间,便话人间、爱人间。天上究竟有多少富贵、多少安逸,不必说,更不必盼。
(1)“这一幕,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中“这一幕”指的是
A.老夫妇坐在矮矮的木凳上
B.老夫妇烙饼而食很满足
C.老夫妇落后的耕作方式
D.老夫妇将辛苦得来的饼分给“我”吃
(2)下列对老夫妇的生活状态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金玉其外,败絮其中B.一穷二白,得过且过
C.日出而作,日落而息D.安居乐业,暖衣饱食
(3)文中“回首前尘,竟不知该如何诠释‘快乐’一词”是因为
A.一直在追求仍未得到的B.心灵愚钝,不理解何为“快乐”C.身无分文,粗茶淡饭D.日复一日,单调枯燥
(4)文中“眼看那‘树’已经高入云霄了”中的“树”指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