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考研孙培青《中国教育史》考研2021考研真题与笔记
一、名校考研真题
A.诗书考研时间2021考试时间
B.礼乐
C.射御
D.书数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西周学校的“六艺”课程即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有“大艺”和“小艺”之分,书、数作为“小艺”,是西周小学的课程,礼、乐、射、御为“大艺”,主要是大学的课程。
42《学记》所阐述的循序渐进教学原则,早在孟轲就已提出,他将其阐述为( )。[统考2015年研]
A.“不陵节而施”
B.“学不躐等”
C.“当其可”
D.“盈科而后进”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盈科而后进”出自《孟子·离娄下》,意思是流水在前进的过程中,要填满每一个坑,然后才能继续向前。教学也应当像流水那样,注意每一个知识环节的掌握,注意知识的连续性,按照一定步骤循序渐进地进行。ABC三项,均出自《学记》,“不陵节而施”是指不能超过学习者的接受能力而进行(教育),“学不躐等”是指学习不能超越次第,都是阐述教学的循序渐进原则;“当其可”是对于及时施教原则的阐述,要掌握学习的最佳时机,适时而学,适时而教。
43汉代实施察举制度,贯彻儒家“量材而授官,录德而定位”的用人思想,其所谓“才”是指( )。[统考2015年研]
A.经术之才
B.吏治之才
C.辞章之才
D.货殖之才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毋以日月为功,实试贤能为上,量材而授官,录德而定位,则廉耻殊路,贤不肖异处。”出自东汉班固《汉书·董仲舒传》,意为授人以官时,不要根据他当官时间的长短来衡量他功劳的大小,而应使用有德行才能的人,量度他的才能给他官职,根据他的德行决定他的位置。如此,就能做到清廉者与无耻之徒不同路,贤能者与不肖之徒不会混在一起。这句话出自董仲舒的对策。汉武帝即位后,以任贤为题策问贤良文学之士,当时的博
士董仲舒尽心对答。董仲舒认为,“遍得天下之贤人,则三王之盛易为,而尧、舜之名可及也”;而要“遍得天下之贤人”,一是不要论资排辈,二是要“量材而授官,录德而定位”。这句话体现了古代任人惟德的正统观念,而“德”蕴含在儒家的经术之中。
A.国子学,太学,四门学
B.国子学,太学,中书学
C.太学,四门学,中书学
D.国子学,四门学,中书学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唐代中央设有“六学”和“二馆”。“六学”具体指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为中央专设官学。六学中的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属于普通学校,学习儒家经典。
45科举制度区别于察举制度的根本之处在于( )。[统考2015年研]
A.开设繁多的考试科目
B.建立完备的防弊制度
C.自愿报名、逐级考选
D.地方推荐、中央考试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察举制就是推荐,它的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科举制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吏的制度,不论门第,通过考试产生了“士大夫”阶层。科举制度区别于察举制度的根本之处在于科举制是自愿报名、逐级考选的。
A.单轨制
B.双轨制
C.三轨制
D.分支型学制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分支型学制介于双轨制与单轨制之间的学制结构,属中间型,因此被称作分支型学制。苏联的学制是最早出现这种分支的,它的前段(小学、初中阶段)是单轨,后段分叉。中国的现行学制即属于此类。
47据《礼记·王制》记载,西周天子和诸侯所设大学分别称( )。[统考2014年研]
A.成均、泮宫
B.辟雍、庠序
C.辟雍、泮宫
D.辟雍、泽宫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据《礼记·王制》记载,西周时期,设国学与乡学两类,国学分大学和小学两级,天子与诸侯分设,“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
48下列引语最符合孔子关于教育对象主张的是( )。[统考2014年研]
A.“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B.“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C.“仕而优则学”
D.“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孔子认为人的性情大都是可以改变的,只有上等的聪明人与下等的愚笨的人才是
不可改变的。所以他主张:“有教无类”,对每一个人都加以教育,没有贫富贵贱等区别。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