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4,分数:48.00)
1. 1937年8月,国民政府提出了教育方针,关于这个方针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分数:2.00)
A.国民政府在1937年8月提出的教育方针是“战时须作平时看”
B.国民政府教育的着眼点不仅在战时,而且还在战后
C.遵循这个方针,国民政府将一些重点大学迁至西南西北
D.遵循这个方针,国民政府将部分私立大学转为国立,以收回教育权
2. 抗战时期,国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辗转长沙,迁往昆明,组成了______。
(分数:2.00)
A.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B.国立西北联合大学
C.国立北平大学
D.国立北平师范大学
3. 国民政府教育部施行中学毕业会考制度的时间是______。
(分数:2.00)
A.1932年
B.1928年
C.1922年
D.1940年
4. “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的劳苦民众,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在于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在于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这是哪一时期教育的根本方针______。
(分数:2.00)
A.苏区的教育的根本方针
B.抗日战争时期的教育方针
C.解放战争时期的教育方针
D.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教育方针
5. 提出了“全人生指导理论”的是______。
(分数:2.00)
A.杨贤江
B.李大钊
C.恽代英
D.邓中夏
6. 晏阳初在河北定县乡村平民教育实验中,针对过去教育与社会相脱节,与生活实际相背离的弊端,晏阳初提出了在农村推行“四大教育”的“三大方式”,这三大方式不包括______。
(分数:2.00)
A.学校式教育
B.社会式教育
C.家庭式教育
D.生活式教育
7. 在教育实践中开展“科学下嫁”、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等中国现代史上的独特举措的人是______。
(分数:2.00)
A.陶行知
B.黄炎培
C.陈鹤琴
D.晏阳初
8.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是______。
(分数:2.00)
A.生活即教育
B.社会即学校
C.教学做合一
D.实践即教育
9. 孙中山提出“以党治国”,一切以党纲为依据,体现在教育上是______。
(分数:2.00)
A.三民主义教育
B.党化教育
C.政治教育
D.党国教育
10. 倡导民族、民权、民生,以促进世界大同的教育主张为______。
(分数:2.00)
A.三民主义教育
B.党化教育
C.政治教育
D.党国教育
11. 中国最早的马克思教育理论家和青年教育家是______。
(分数:2.00)
A.陶行知
B.鲁迅
C.杨贤江
D.陈鹤琴
12. 我国第一部运用马克思主义论述教育原理的专著是______。
(分数:2.00)
A.《新教育大纲》
B.《教育史ABC》
C.《教育原理》
D.《教育史》
13. 关于抗战时期中共教育方针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______。
(分数:2.00)
A.“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
B.“实行生产劳动”
C.“民办公助”
D.“民族、科学、大众”
14. 对于新民主主义文化方针“民族、科学、大众的文化”,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______。
(分数:2.00)
A.对于民族是指反帝、主张中华民族独立尊严
B.科学是指反封建反迷信
C.大众是指教育为劳苦大众服务
D.是单纯的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文化
15. 晏阳初提倡的四大教育不包括______。
(分数:2.00)
A.生计教育
B.文艺教育
C.卫生教育
D.体育教育
16. 梁漱溟主张通过______,进行乡村建设,改变农村状况______。
(分数:2.00)
A.教政统一
B.教政养卫合一
C.精神对话
D.乡村教育
17. 革命根据地的基本经验不包括______。
(分数:2.00)
A.教育为政治服务
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依靠众办学
D.教育受制于政治经济
18. 关于依靠众办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______。
(分数:2.00)
A.众教育由众自己办
B.依靠众力量办普通小学
C.干部教育不脱离众
D.政府占主导,众重在参与
19. 下列学校不属于陶行知开办的是______。
(分数:2.00)
A.晓庄学校
B.育才学校
C.山海工学团
D.自然科学园
20. ______的成立,使平民运动达到高潮,重心向农村转移,融入乡村教育运动______。
(分数:2.00)
A.中华平民促进会
B.师范教育
C.高等教育
D.初等教育
21. 国民政府时期小学教育的发展总体上______。
(分数:2.00)
A.稳定
B.均衡
C.有所发展
D.曲折起伏
22. 民国时期中学实行______,引起极大争议______。
(分数:2.00)
A.毕业会考
B.学校考试
C.统考
D.升学考试
23. 不在延安的干部学校是______。
(分数:2.00)
A.陕北公学
B.鲁迅艺术学院
C.中共中央党校
D.农民运动讲习所
24. “抗大”的教学方法或形式不包括______。
(分数:2.00)
A.启发式
B.研究式
C.实验式
D.考试
二、辨析题(总题数:4,分数:16.00)
25. 在黄炎培看来,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个人谋生之准备。
(分数:4.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与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想如出一辙。
(分数:4.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抗战前期的苏维埃教育总方针指出众和儿童教育是教育的重心。
(分数:4.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 两面学校是抗日游击区创办的一种办学形式。
(分数:4.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总题数:3,分数:12.00)
29. 简述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体系。
(分数:4.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 简述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
(分数:4.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 简述梁漱溟的乡村教育理论。
(分数:4.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分析论述题(总题数:3,分数:24.00)
32. 阅读下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就吾最近几年的经验,用吾最近几个月的思考,觉得职业学校最要紧的一点,譬如人身中的灵魂,‘得之则生,弗得则死’。是什么东西呢?从其本质来说,就是社会性,从其作用来说,就是社会化。”
材料二:
“我们的职业教育社,自从成立以后,一般普通社会里的人,都希望我们介绍职业。我们岂有不愿意的么?只是办不了这件事。……终想根本解决,所以打算从职业指导下手。”
材料一:
“就吾最近几年的经验,用吾最近几个月的思考,觉得职业学校最要紧的一点,譬如人身中的灵魂,‘得之则生,弗得则死’。是什么东西呢?从其本质来说,就是社会性,从其作用来说,就是社会化。”
材料二:
“我们的职业教育社,自从成立以后,一般普通社会里的人,都希望我们介绍职业。我们岂有不愿意的么?只是办不了这件事。……终想根本解决,所以打算从职业指导下手。”
(分数:8.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 分析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体系及其启示。
(分数:8.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 分析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体系及其现代意义。
(分数:8.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4,分数:48.00)
1. 1937年8月,国民政府提出了教育方针,关于这个方针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分数:2.00)
A.国民政府在1937年8月提出的教育方针是“战时须作平时看”
B.国民政府教育的着眼点不仅在战时,而且还在战后
C.遵循这个方针,国民政府将一些重点大学迁至西南西北
D.遵循这个方针,国民政府将部分私立大学转为国立,以收回教育权 √
考研时间2021考试时间解析: 抗日战争爆发后的1931年8月,国民政府提出了“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颁布了“一切以维持正常教育”为主旨的《总动员时督导教育工作办法纲领》。1938年4月,在全民抗战热潮中,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中国国民党抗战建国纲领》、同时还制定《战时各级教育实施方案纲要》。遵循战时教育方针,当日军大举进犯、国土相继沦丧、学校严重破坏的情况下,国民政府为保存教育实力,勉力应变,颇有成效。首先,高校迁移,将一批重点大学迁西南西北,调整重组。其次,学校国立,保障部分学校正常办学。因战局变化,打破原来省市教育厅局主管中等教育的体制,在大后方新设国立中学,并将部分私立大学转为国立,予以经费保障。其三,建立战地失学青年招置训练委员会,安置、培训流亡失学失业青年。其四,设置战区教育指导委员会,实施战区教育。由于这些措施,使国家的教育事业未因残酷的战争而中辍,反而在某些方面有所发展。国民政府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制定的“抗战建国”的基本国策和与之相应的“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是一项并不短视的重要决策。它既顾及了教育为抗战服务的近期任务,也考虑了教育
为战后国家重建和发展的远期目标,使得教育事业在艰苦卓绝的战争环境中仍苦苦支撑,并在大后方西南、西北地区还有所发展。因此,正确答案为D。教育国立是为了保障教育发展,予以经费保障,而非收回教育权。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