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
农村发展
N O N G CU N F A Z HA N
河南工业大学赵排风
摘要:近年来,农民工返乡创业人数不断增多。从创业特征看,创业人员以新生代农民工为主体;经营领域主要集中在养殖、种植、工业品生产和加工、餐饮、交通运输等行业;返乡创业领域与外出务工经历密切相关;企业形式以个体和私营企业为主。当前农民工返乡创业面临的障碍主要有:资金短缺、融资困难、缺乏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健全、政府返乡创业支持政策宣传不到位等。因此,根据农民工返乡创业特征和面临的困难,提出有针对性的扶持措施。
关键词:农民工;返乡创业;乡村振兴
2021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指出: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随着2020年我国全面脱贫攻坚任务的如期完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成为“三农”工作的重心。农民工返乡创业与乡村振兴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耦合关系。乡村振兴可促进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能增强农村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拉动力量,有助于提升他们返乡创业的积极性;农民工返乡创业能为农村带来新技术、新观念、新业态,能有效推进乡村的全面振兴和繁荣。近年来,中央和各地方政府对农民工返乡创业高度重视,出台一系列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措施,因此,农民工返乡创业人数逐年增多。由于各地区经济、文化、劳动力流动等方面的差异性,农民工返乡创业呈现不同特点。本文重点对河南农民工返乡创业特征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和政策建议。
一、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主要特征
农民工是指户籍在农村,家庭有承包土地,离开户籍地外出务工,跨区域从事第二、第三产业,以工资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人员。农民工返乡创业是指农民工从务工所在地返乡投资,进行经营性活动,以获取资本增值的活动。农民工返乡创业是一种将其自身放在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和其他因素下做出的关于个人发展的考量[1]。返乡农民工创业领域既包括第二、第三产业,也包括第一产业。在政策带动、乡情感动、乡村投资环境改善等综合因素的作用下,2019年河南累计返乡创业人数达149.79万人,带动就业总人数超900万人[2]。为了解农民工返乡创业状况及创业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通过对河南省返乡创业农民工进行实证调研,总结出河南农民工返乡创业呈现以下4方面特征。
(一)返乡创业人员以新生代农民工为主体
新生代农民工这一概念具有动态性,本文中的新生代农民工是指1980年后出生且户籍在农村的进城务工人员。调查统计结果显示,返乡创业农民工中,20~25岁占4.5%,26~30岁占17%,31~38岁占41.9%,39~45岁占19.1%,46~56岁占17.5%。45岁以下的新生代农民工占返乡创业农民工的82.5%,其中31~38岁这一年龄段的农民工在返乡创业体中占比最高,主要原因是这一年龄段的农民工上有老下有小,家庭牵挂最大,加之在外务工时间较长,有一定的积蓄,掌握了一定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积累了一定的人脉,因此,回乡创业的积极性最高。
(二)经营领域较分散
总体上看,返乡创业农民工经营的领域涉及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如,种植业、养殖业、工业品生产和加工业、餐饮业、交通运输业等。其中,种植业占10%,养殖业占12%,工业品生产和加工业占25.8%,交通运输业占
14.9%,建筑业占14.3%,餐饮业占20%。从农民工的年龄与返乡创业领域的关系看,40岁以上返乡农民工大多集中在养殖、种植、建筑等领域,40岁以下返乡农民工的创业领域主要集中在加工业、交通运输业、餐饮业等领域。
(三)返乡创业领域与外出务工经历呈正相关
调研数据显示,63.57%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所经营的领域与自己务工期间从事的工作相关。这是因为在长期的外出务工中,农民工积累了一定的经营管理经验和人脉资源,在自己熟悉的领域返乡创业成功的把握较大。
(四)企业形式以个体私营为主,经营规模普遍较小
受资金、管理经验等方面的限制,返乡创业农民工以个体工商户为主,主要靠自己的家人进行生产经营,靠自己的资本积累逐步扩展规模。在调查的返乡创业农民工中,56.3%为个体经营,38.1%为自然人创建的企业,仅有5.6%为法人企业。在用工方面,自雇或由家人帮忙经营的占71%,雇工2~10人的占12.1%,雇工20~50人的占2.1%,雇工50人以上的仅一家,占0.7%。
二、农民工返乡创业面临的主要困境
(一)资金不足、融资困难
资金少、融资难是农民工返乡创业面临的首要障碍。农民工外出务工虽积攒一定资金,但要返乡创办规模化养殖场、从事规模化农业种植以及在第二、第三产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资金缺口仍较大。调研发现,80.1%以上的农民工创业初始资金是自己家庭的积蓄和向亲友的借款,19.9%是
农民工创业
N O N G CU N F A Z HA N
农村发展
向非熟人和金融机构借款。其中,向非熟人的借款主要是通过民间借贷组织进行。借款人通过民间组织借贷,一是得有人担保,二是借贷利率较高。因此,农民工通过民间组织贷款也并非易事。近年来,河南虽然出台了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贷款支持政策,但农民工通过银行贷款或政府返乡创业投资基金获得资金的仍然是少数。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银行作为一个追求利润的经济体,在放贷时首先要保障自己的资金安全,而农民工创业大多是个体经营或小微企业,经营风险比较大,加上征信系统不健全,无法确认返乡创业农民工的信用度,农民工的现有财产或物权又难以满足银行的贷款条件,因此,很难从正规银行贷到创业资金。第二,国家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宣传不到位。被调查人员在回答课题组关于“你是否了解国家出台的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这一问题时,回答“不了解”的占76.1%,回答“了解一些,但不全面”的占21.8%,回答“非常了解”的只占
2.1%。第三,政府建立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投资基金对农民工创业贷款的支持缺乏进一步细化。现在的农民工返乡创业资金支持政策主要是针对创业初期的资金问题,对于企业建立后维持运转和扩大经营所需要的资金缺乏具有针对性的、明确的支持措施。
(二)缺乏技术和管理经验
农民工返乡创业领域主要有三大类:一是农业规模化种植;二是养殖业;三是工业生产和服务业。从创业基础看,一部分农民工通过在外务工掌握了相关技术、管理经验和市场渠道,这部分农民工返乡创业成功率较高;一部分农民工仅掌握一定的技术,但缺乏相关管理经验和人脉资源;一部分是在自己完全不熟悉的领域创业,这类农民工返乡选择创业项目时,大多是看别人在哪些领域赚钱,这些领域的投资资金筹集是否容易。由于缺乏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市场渠道,往往导致创业失败。
(三)缺乏规模经济效应
规模经济是指由于生产要素的集中和生产规模的扩大而带来的生产效率的提升和利润的增加。目前,河南大多数返乡创业农民工受资金、技术等因素的制约,经营规模偏小,缺乏规模效应,尤其是对在农业领域创业的返乡农民工而言,负面影响尤为明显。由于缺少成熟的土地流转市场,返乡创业者要和众多土地承包户进行沟通协商,只要有其中一户谈不拢,就会影响连片经营。因此,返乡农民工要流转联片土地进行大规模种植并不容易。例如,在河南省新乡市黄河滩区调研发现,农民工返乡创办休闲农庄的用地主要是自家的家庭承包地,平均占地只有3亩左右。由于生产规模小,设施简陋,这些农庄很难吸引到大量游客,也难以取得预期的收益。
(四)政府门户网站返乡创业扶持政策宣传不到位
农民工一旦确定返乡创业,就会收集企业创办、发展的相关信息。农民工收集信息的原则主要是便捷、易用、可信
赖。政府门户网站作为官方主要信息发布平台,所发布的有关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支持政策和措施对农民工返乡创业具有重要的推动和指导作用。目前,农民工返乡创业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依次是家人(52.51%),熟人(29.01%),电视(10.03%),百度、QQ、等(7.35%),以及政府门户网站(1.1%),因此,农民工从政府门户网站获得的创业信息与这些网站的重要地位严重不相称。
(五)缺乏健全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健全,对农民工返乡创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一是直接影响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农民工返乡创业,不仅要考虑创业成本大小和企业利润的高低,还要考虑生活的舒适度和子女教育等一系列问题。二是直接影响农村新业态的发展。一些农民工回乡创办的休闲农庄、旅游农业等新业态的效益不理想,除了规模小、管理落后等问题,道路、下水道、路灯等基础设施落后也是重要原因。
三、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主要政策措施
农民工返乡创业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应针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特征和面临的困境,采取相应引导和激励措施。
(一)鼓励农民外出务工和返乡创业并重
农民外出务工是返乡创业的基础和前提。农民外出务工,一是开阔视野,扩展社会资本;二是通过务工学习专业技能,积累管理经验,了解市场状况;三是增加收入,积累创业资本。目前,河南返乡创业农民工的创业领域大多与外出务工经历相关。如,河南确山县的提琴产业园,就是为吸引外出务工学到制琴技术的农民工返乡创业而创办的。20世纪九十年代,一批确山农民到北京的提琴厂务工,学到了制琴技术并了解市场后,许多人开始创办自己的制琴企业。自2015年以来,在政策鼓励和家乡亲情的感召下,陆续有
60多名制琴师返乡创业,他们创办的150多家制琴及相关企业年制琴产量逾40万把,2600多人在这些企业工作,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升[3]。因此,在处理农民外出务工和返乡创业关系上,政府应从全局、长远上进行考量,充分认识二者之间的辩证互动关系,在政策制定上应鼓励农民外出务工和返乡创业并重,可通过帮助农民外出务工,为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育和积累人力资本;或通过健全完善农民工市民化政策,促进农村土地流转,为农民工返乡创业从事现代规模化种植、养殖等提供便利。同时,又要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摸底排查和登记,通过政策鼓励、创业环境优化、亲情感召等,拉动已在外创业或有创业意愿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助推乡村产业繁荣,促进乡村振兴。
(二)完善农民工返乡创业资金扶持政策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国家相关部门和各级政府都出台了鼓励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解决农民工返乡创业资金短缺、融资困难等问题。首先,地方政府相关部门要切实落实国务院、国家有关部门支持小(下转第30页)
教育管理
农村发展
N O N G CU N F A Z HA N
型微型企业发展各项优惠政策和河南省政府关于农民工返乡创业资金支持政策,使这些政策落地生根,确实惠及返乡创业农民工,防止农民工在创业融资问题上产生玻璃门、旋转门问题;其次,引导鼓励金融机构进行金融创新,拓展返乡农民工创业融资渠道;最后,对农民工返乡创业资金支持政策进一步细化,针对创业的不同领域、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等,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差异化扶持政策。
(三)加强农民工返乡创业服务体系建设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目前农民工返乡创业面临更大困难。因此,政府应加强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服务和指导。一是完善农民工返乡创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通过电视、政府门户网站、、抖音等广泛宣传政府鼓励、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提高政策知晓度。二是加强对返乡创业农民工的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针对返乡创业体中新生代农民工占绝大多数这一现状和体特征,在对他们进行培训时,应注重加强网络销售、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等新业态方面的技术培训,促使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和“三产”融合。三是完善农民工返乡创业项目库,帮助农民工减少创业盲目性,提高返乡创业成功率。四是完善农村资产交易服务,通过建立乡村土地使用权交易服务中心等,促进乡村土地规模化经营。五是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与当地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相结合,提升返乡创业质量和效益。
(四)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是吸引农民工和各类人才返乡入乡创业的重要条件。当前,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与城市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在推进乡村建设行动
中,应继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村道路交通条件,加大农村5G 通信、下水道、垃圾处理等方面的建设;推进城乡教育均等化,改进农村办学条件,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改善县、乡医院和村卫生所医疗条件和水平;完善农村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通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完善,为农民工返乡创业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参考文献:
[1]张德彭,崔铭香.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工返乡创业转化学习研究——基于威克姆创业模型的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9(12):17-23+43.
[2]李贵刚.河南150万农民工返乡创业带动900万人就业[EB/OL].(2020-01-11)[2021-03-21].www.chinanews/cj/2020/01-11/
9057264.shtml.
[3]人民网.一把提琴出确山(人民眼·返乡创业)[EB/OL].(2021-03-26)[2021-04-29].baijiahao.baidu/s ?id=16952451501781720-66&wfr=spider-&for=pc.
基金项目: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下健全农民工返乡创业支持政策研究”,项目编号:2021-ZZJH-078;郑州市科技局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黄河滩区脱贫成果巩固和高量发展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20RKXF0106;河南工业大学2017年度省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共享理念下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7SKPY09。
作者简介:赵排风(1963-),女,河南原阳人,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农”问题。
(责任编辑朱妍)
(上接第27页)四、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方向
以上数据及研究成果显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民产业布局、农民增收、农村生态环境呈正相关,我国农村进入了智慧发展时期。因此,本文提出未来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将是以乡村振兴为背景,不仅满足对当地村民提供水、电、路、网等基础性设施和教育、休闲、卫生环境等服务性设施的构建,同时要在保证农业农耕前提下,打造信息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乡村规划及文化产业基础设施保护性更新发展,生产性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环境生态型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农村经济型基础设施对外开放等措施及发展方向,促进缩小城乡二元结构的差距,助力乡村振兴。参考文献:
[1]吴伟,付喜娥.绿基础设施概念及其研究进展综述[J].国际城市规划,2009,24(05):67-71.
[2]朱肖.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D].开封:河南大学,2019.
[3]李敏,姜涛,胡作佳,龙皎.城市绿基础设施总体规划编制内容研究——以美国纳什维尔都会区为例[J].农业与技术,2020,40(21):168-171.
[4]赖红兵,鲁杏.国外农业现代化和农村水利建设经验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40(11):266-273.[5]Leonardo A.Sierra,Víctor Yepes,Eugenio Pellicer.A review of Multi-criteria Assessment of the Social Sustainability of Infrastructures[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8,187.
[6]王程龙.关于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管护补短板的思考——以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为例[J].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0(04):16-18.
基金项目:河南省社科规划决策咨询项目“河南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20JC10。
作者简介:李旭辉(1980-),女,河南平顶山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设施规划、工程管理。
(责任编辑李琳)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