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骑鹅旅行记(节选)香鱼
文本分析 | |||||
教学目标 |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知课文主要内容,了解尼尔斯变成小人儿后,他的世界发生的巨大变化。 3.通过赏析文中描写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感受人物形象的特点。 4.通过学习本课产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 ||||
教学重点 | 读通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弄清楚尼尔斯变成小人儿后的世界发生的巨大变化。 | 教学难点 | 赏析文中描写人物的句子,感受尼尔斯的性格特点,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 课时安排 | 1课时 |
美女动漫图片 |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导语: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中说:“没有童话,没有活跃的想象,孩子就无法生活。没有童话,周围的世界对于他就会变成虽说是美的但却是画在画布上的画了,童话却能赋予这幅画以生命。”童话像夜空中的星,灿烂、美丽、新奇、神秘,能让我们的童年生活更加丰富、温暖。童话还是彩的梦,那绚丽多彩的画面,那曲折生动的情节能激起我们热爱生活的情感。同学们读过哪些童话故事呢?(学生踊跃发言。)看来大家对童话故事都挺感兴趣呢!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也是一篇童话,我们一起去读一读吧!
2.出示课题,学生读课题并引发思考。
思考示例:人类比鹅大多了,怎么能骑鹅旅行呢?是谁骑着鹅去旅行的?他一定与众不同
吧,不然他怎么能骑着鹅旅行呢?这只鹅也一定很特别吧?他们在旅行途中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介绍《骑鹅旅行记》的相关知识。
(1)了解作者。
塞尔玛·拉格洛芙(1858—1940) 瑞典女作家。她从小喜欢听故事,喜欢读书,立志要当一名作家。长大后,她在一个小城当了十年教师。在任教期间,她开始文学创作,写出了许多优秀的短篇小说。她“因作品中特有的高贵的理想主义、丰富的想象力、平易而优美的风格”获得1909年诺贝尔文学奖,是瑞典第一位得到这一荣誉的作家,也是世界上第一位获得这一文学奖的女性。其代表作有《骑鹅旅行记》《阿尔纳先生的钱》 《一座贵族园的传说》《无形的锁链》等。
(2)作品简介。
《骑鹅旅行记》主要讲一个喜欢恶作剧的顽皮孩子尼尔斯,因为一次捉弄小狐仙,而被小狐仙用魔法变成了一个只有拇指大小的小人儿。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骑在他家的大白鹅背上,跟着一大雁出发作长途旅行。在这次奇异的旅行中,尼尔斯增长了见识,结识了许多朋友,也碰到过好几个凶恶阴险的敌人。他在种种困难和危险中受到锻炼,最后回到家中,恢复原形,变成一个好孩子。
2.朗读课文,认识生字词,遇到重要的或难懂的词语做个记号。
3.师生合作理解难懂的词语。
预设:本文中成语较多,正确理解这些词语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教师出示学生圈画的成语,引导学生采用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的方法来理解这些成语的意思。
无济于事 乌合之众 聚精会神 得意扬扬
垂头丧气 跃跃欲试 头晕目眩 九牛二虎之力
4.学生在读准字音、认识字形、理解词语的基础上通读全文。
5.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概括主要情节。
预设:本文节选自《骑鹅旅行记》的第一章,为了让学生能更全面地理解故事内容,教师可以简单介绍尼尔斯被小狐仙变成小人儿之前的故事情节:从前有个男孩,十四岁左右,瘦高个儿,淡黄的头发。他贪吃贪睡,无所事事,并且粗野顽皮,对牲口想打就打,对人也不长好心眼。一个星期天,独自在家的小男孩发现了一个小狐仙,并且捉弄了小狐仙。后来小狐仙惩罚他,把小男孩也变成了小狐仙。
顺序:事情发展顺序
人物:小男孩尼尔斯、院子里的小动物(麻雀、鹅和鸡、猫、牛、年轻的雄鹅。)
主要情节:小男孩意外变成小狐仙→小男孩寻小狐仙时的离奇遭遇→小男孩被大鹅带上高空开始旅行。
6.理清脉络,划分层次。
预设:引导学生在把握故事主要情节的基础上给文章划分层次。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主要讲小男孩尼尔斯意外变成小狐仙。
第二部分(第5—30自然段):具体讲了小男孩寻小狐仙时的离奇遭遇。
第三部分(第31—48自然段):写了小男孩被大鹅带上高空开始旅行的经过。
三、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过渡: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来到尼尔斯的身边,看一看他被变成小狐仙后,他的世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小男孩自身的变化。
(1)心理变化。从第1自然段中的哪个词语能体会到小男孩变成小狐仙后的心情?(简直不敢相信。)
(2)样子变化。学生读第1—4自然段,出描写小男孩样子的句子,师生共同探究。
①从别的方面看,他和以前完全一样。(总说小男孩变成小狐仙后的样子——和以前完全一样。)
②他那淡黄的头发、鼻子上的雀斑、皮裤和袜子上的补丁都和过去一模一样,只不过变得很小很小罢了。(运用外貌描写具体写出了小男孩的样子。)
2.小男孩身边世界的变化。
过渡:小男孩变成小狐仙后,他既感到惊奇又觉得害怕,他迫不及待地想变回人。于是他毫不犹豫地要到牛棚里去小狐仙。当他从屋子里出来,来到院子里的时候,他看见了什么?遭遇了什么呢?
(1)默读第5—30自然段,在文中圈画出小男孩遇到的动物及它们对待小男孩的态度。
预设:这部分内容较多,阅读所需要的时间也较长。教师要提醒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注意做读书笔记,将重点内容、自己的感悟和不理解的问题及时记录下来,这样有利于阅读完成后在小组讨论环节发表意见和解疑释惑。
(2)小组合作学习,交流阅读感受,以表格的形式进行整理。
表格示例:
地点 | 正常体温是多少度 遇见的小动物 | 小动物对待小男孩的态度 |
门廊外面 | 麻雀 | 一看见小男孩就叫了起来 |
院子里 | 鹅和鸡 12月21日什么星座 | 站在他周围没完没了地叫着“他活该” |
院子里 | 猫 | 刚开始样子十分温柔;后来摇身一变,异常凶猛,对着小男孩的咽喉张开了大嘴 |
牛棚里 | 三头奶牛 | 吼声四起,吵闹得非常凶 |
(3)教师出示重点句子,引导学生具体感悟小动物们对小男孩的态度。
①可是他没有想到,他已不再是原来的样子,鸡根本就不怕他。
明确:这句话具体交代了鸡不怕小男孩的原因,这也是院子里的其他动物都不再害怕他的原因。
②他的爪子收缩着,灰白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细缝,样子十分温柔。
猫稍稍睁了睁眼睛,里面射出了一道寒光。
他全身的毛都竖了起来,拱起腰,伸直了腿,四脚抓地,尾巴变得粗而短,两耳朝后,嘴里嘶叫着,瞪大的眼睛冒着火星。
这时猫突然一跃,径直朝他扑了过去,把他摔倒在地,跳到他身上,前爪按住他的胸口,对着他的咽喉张开了大嘴。
预设:指名读句子,思考句子采用的描写方法,边读边想象情景。
明确:这四个句子具体写出了猫对小男孩由亲切到愤怒的态度变化,其中前面两句主要描写了猫的神态,第三句描写了猫的动作和神态,最后一句着重描写了猫的动作。
(4)师生共同探究小动物们如此对待小男孩的原因。
过渡:小男孩以前很顽皮,经常捉弄小动物,所以小动物们非常害怕他。现在,他变成了小狐仙,小动物们再也不怕他了,纷纷来他报仇。从小动物们的对话中你了解到小男孩
以前是怎么捉弄小动物们的吗?
预设:学生自主发言,相互补充,将信息加以整理汇报。
明确:小男孩曾扯过公鸡的鸡冠,揪过猫的尾巴。除此之外,他为了好玩竟然在名叫金百合的奶牛的角上跳舞,还将马蜂放进她的耳朵里;他经常用木鞋打一头名叫星星的奶牛……
(5)面对动物们对自己的态度,小男孩的表现如何?
①抓关键词:后悔。
②教师创设情境,学生体会小男孩的心情,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6)教师小结。
眉毛短小结:小男孩从自己的遭遇中认识到由于自己没有善待院子里的小动物,经常欺负它们,所以它们都很讨厌自己。以前这些小动物都害怕他,现在自己变成了只有拇指大小,它们不再害怕他,当然不会帮助自己去寻小狐仙。小男孩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开始反思自
己的错误,这说明他是一个知错能改的孩子。
3.小男孩生活的变化。
过渡:小男孩在遭遇了一系列的挫折之后放弃了寻小狐仙的打算,他想变回人的愿望也成了泡影。接下来他的生活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