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和标志
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和标志就是1845年的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于1845年春在布鲁塞尔写成的批判费尔巴哈的11条提纲的笔记。在1888年,恩格斯把《提纲》作为《路德维希·费尔巴哈赫特过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的附录第一次予以发表,并对个别地方作了修改。用恩格斯的话说就是“《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匆匆写成的供以后研究用的笔记,根本没有打算付印。但是它作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是非常宝贵的。”
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次对费尔巴哈及其以前的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从根本上给予批判;第一次明确提出“实践”这个哲学概念,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一系列的重要思想。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中心主题就是实践。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第一点就直接指出了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即现在所说的旧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那就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
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费尔巴哈的实践观,实际上是一种直观的和不彻底的实践观。他用直观的角度去理解看待“对象、现实、感性”这些客观存在,从而片面地认识实践活动,导致他在对世界的认识、理解和观察世界的视角上存在着重大的缺陷。与此同时,费尔巴哈还硬生生地把人的能动性方面抽离出来,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由于费尔巴哈曾经受到黑格尔绝对理念思想的影响,虽然他跳出了黑格尔的哲学的框架,创立了一种新哲学体系,取代了黑格尔哲学那种严谨的逻辑推理走向唯物主义,要求研究的对象是自然界、社会和人,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观的活动和对象性的活动,在他的理解中,只有从事脑力活动的人的活动才是真正的人的活动,而脑力活动又是思想活动,是主观的活动。“因此,他在《基督教的本质》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他卑污的犹太人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由此看出,费尔巴哈把实践理解为纯功利的行为,是人们琐碎的生活和个人利己的活动,实践只是个人利益的集中体现,就好比是“卑污的犹太人的赚钱活动”。
所以,他也不能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其实是发展、进步、吐故纳新和推陈出新。值得一提的是,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指的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
物主义,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特指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第二点中提出了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是一个实践的问题。马克思明确地指出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思维”的认识的局限性,马克思表明人应该在实践中去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即认识和认识对象之间能否结合在一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真理性是指正确性,客观性是指人的认识从其形式到内容都是客观的反映,是否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马克思认为人的认识的客观真理性是依靠实践证明的而不是依靠理论证明的。而费尔巴哈却认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仅仅是一个理论的问题和离开实践的思维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费尔巴哈的提纲
认识的正确性应该是在实践中才能得以证明。任何离开实践的认识和思维是没有意义的形成。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第三点,马克思提出了环境是由人组成的,是由人来改变的。个人是内化的社会规定,社会是所有个人的个性展现,每个人都是特定的社会的历史产物。人既受自然必然性支配,同时又能以能动的感性活动改造世界,实现率人与环境的统一。
他还认识到了实践对于环境和教育的重要作用和改造作用。而费尔巴哈则忘记了环境是由人组成的,所以,人为地把社会分成两部分,使其中一部分凌驾于社会之上。自然而然,他对实践的认识是片面的,只能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第五点中直接批判了费尔巴哈的直观的实践观,正如我前面所讲的他把当下的实践形式,即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具体实践,视为实践的总体。就好比,他把人的本质归结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他是站在他自己的立场上去理解实践的,他并没有同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生联系,也没有把实践结合到人们身上的意识。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第八点中,马克思提出了“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其中的“实践”是社会的实践,以此表明“实践决定意识”的原理。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揭示了社会的基础和起源在于劳动实践,理论认识的根源也在于实践,并服务于实践,社会生活的实际内容包括经济生产、政治活动、科学文化等实践。实践及实践观在哲学上起决定作用。而费尔巴哈对于实践,仅仅是生产实践,是一种具有具体物质结果和成果的实践,认为劳动是一种低下的实践活动。从他的直观的实践观出发,社会活动本质上是个人的自发活动。同时,他没有从真正的意义上了解实践,也不承认实践在哲学认识论中所起的作用。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第九点中就批判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的对象仅仅是“单个人”和“市民社会”。所谓的“单个人”指的是抽象的、孤立的人的个体,这种认识跨越了一切时代,与历史一切都无关的一种人。所谓的“市民社会”就是仅为有能力、有财产、有自由的人提供展示的舞台。马克思则认为唯物主义的对象应该是人类和人类社会,而不能割裂其中的关系。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最后一点就是新旧唯物主义的差别,那就是旧哲学在于“解释世界”哲学在于“改变世界”顾名思义,“改变世界”就是实践活动。科学的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首要和基本的观点,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唯心主义的锐利武器,而且是新旧唯物主义的分界线,并由此终结了传统哲学。马克思的科学的实践观是自然界、社会和人类的实践观,与费尔巴哈的直观的实践观是有所区别的。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和标志。它确立的科学的实践观,从而为唯物史观乃至崭新的科学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生长点和立足点。2015年1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