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三个观点
费尔巴哈的提纲作者:***
来源:《学理论·下》2013年第02期
摘 要:《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在1845年写的一部伟大的哲学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最集中的体现,恩格斯称赞它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是非常宝贵的。特别是文章中表现出了实践的观点,它以一种新世观的视角展现在历史的舞台上,通过阐述实践的观点、人的本质的观点和改变世界的观点等确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建过程中具有里程碑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实践;人的本质;改变世界
中图分类号:B516.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6-0030-02
19世纪上半叶,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矛盾的日益尖锐化,特别是较发达的英、法等欧洲国家出现了无产阶级多次反对资产阶级的武装斗争,这是无产
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但此时的工人运动仍然带有自发性质,这就迫切需要有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同时马克思也是出于总结自己的新哲学,需要以区别于以前的旧哲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提纲》这部伟大的哲学著作孕育而生,通过阐述实践的观点、人的本质观点和改变世界的观点等创建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标志着新世界观的确立。
一、实践的观点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提纲》一开始就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1]。在这里马克思揭露了一切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不懂得革命实践的重要意义。他们只把客观世界看作认识的对象,而不是把客观世界当作实践的对象和改造的对象,从而也就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割裂开来看待,也就造成了只是以客体的或直观的思维方式认识世界,
即忽略了人的能动性。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