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解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要正确地解读经典著作是一件十分重要和严肃的问题。
马克思死于1883年。恩格斯死于1895年。从19世纪末叶到现在,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人类的社会历史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和发展。这些变化和发展的具体形态和进程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所不可能预料得到的,他们也没有试图去预料。时间到了21世纪,我们略微回顾一下这些发展和变化,可能就会感到马克思主义已有的发展还不能和现实生活相适应,因而感到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每一个真诚的马克思主义者所应该担负起的责任。马克思主义作为随着实践和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最富有开放性的学说,若是为了“学术的严格性”、为了概念“明确”而不断向原点“退回”,说什么要“一字一句”地读“经典”,那么,这种做法不是“向前看”而是“向后看”、不是“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而是“以马克思的文本为中心”的思路,这难道不正近乎于“缘木求鱼”、“南辕北辙”吗?
研读“经典”首先要弄清楚经典著作写作的历史背景,因为真理都是相对的:
“这些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注1,
“他在表达马克思的结论时常常把条件忽视了,而这些结论只有在这些条件下才是正确的。”注2,
“他的主要错误在于:他把马克思认为只在一定条件下起作用的一些原理理解成绝对的原理”注3,
“马克思提出这些论点时,只是把它们看作相对的,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的范围内才是正确的。”注4
“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注5,
“把同志在这个问题上讲的移到另外的问题上,在这个地方讲的移到另外的地点,在这个条件下讲的移到另外的条件下,这样做,不行嘛! ”注6,
“他历来是按照不同的时间、地点、条件讲问题的。”注7,
“......那种否定新的历史条件的观点,就是割断历史,脱离实际,搞形而上学,就是违反辩证法。”注8
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读懂“经典”的具体内容,而读懂这些内容,为的是指导我们当前“改革开放”的实践,充实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以上是本人对读经典著作的一些体会和建议,如有不妥之处,请高者指正。
下面是一篇解读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范文,有兴趣者不仅可一睹为快,而且可以提高自己研读经典的能力,为改革开放,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历史背景
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是他1845年春天(约3月至4月间)旅居比利时的布鲁塞尔时所写下的一份研究提纲(写在他的1844—1847年的笔记本中)。这是一份准备作进一步研究和写作用的提纲,当时并没有想到要公开发表。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1888年在为其《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文作修订、准备出版单行本时,翻检了马克思的遗稿。在马克思的笔记本中发现了这一提纲。《提纲》以异常凝
炼的语言反映出他当时对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整个旧哲学的批判姿态。这个“提纲”又把恩格斯带回到了那个“狂风暴雨时期”,引起了他的高度重视。于是,为了反映当年的历史事实,恩格斯将这份宝贵的《提纲》作为《路德维希·费尔巴暗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的附录公开发表了。发表时,恩格斯对《提纲》作了某些文字上的修改,并给这个《提纲》加了一个标题《马克思论费尔巴哈》。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标题“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前苏共中央马列主义研究院在发表这个提纲时另外加上去的。在马克思的笔记本中,这份提纲的标题是“关于费尔巴哈”。《提纲》全文共费尔巴哈的提纲11条.大致可以 将它们分为三个部分来理解。第1条、第2条是总论,从总体上阐明了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的科学实践观;第3条至第9条是分论,它们从不同方面阐明了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几个基本观点;第10条至第11条是结论,它们阐明了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历史使命。
基本内容
一、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科学实践观:
第1条和第2条是全部11条提纲的总纲;实践的观点是贯穿整个《提纲》的最基本的观点。
1. 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主要缺点是脱离实践,不了解实践的意义;
马克思在《提纲》中首先指出,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这即是说,旧唯物主义将客观的对象世界看作同人的实践活动无关的纯粹客体。在旧唯物主义那里,所谓“世界”只是“自在自然”,这个“自在自然”的世界虽然是物质的、先在的,但它却是与人的活动无关的。所以旧唯物主义看不到人的实践活动对客观世界的作用和影响。只是“从直观的形式去理解”,即只是把人和客观对象世界之间的关系,单纯看作一种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而对这种人的认识过程也只被看成是消极的照镜子式的反映,完全没有看到人在对象世界中的能动作用。
“人的感性活动”就是实践。所以,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就是要把客观世界看作人的实践的对象,看作人的活动的产物和结果,即“人化自然”,而非“自在自然”。由于人的实践活动的作用和影响,所以,人“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
动的结果。”所谓“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就是要看到人的主体性、创造性和能动性。只有人这个主体,没有人的创造性的能动的实践活动,就不可能有这个“属人的
感性世界”。
在批判旧唯物主义的同时,马克思也批判了唯心主义世界观。唯心主义哲学虽然和旧唯物主义相反,“发展了”人的“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的、现实的感性活动本身的。”这就是说,唯心主义只是抽象地、片面地夸大了精神(意识)的能动作用,认为只有精神才是世界历史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既然如此,正如马克思所言,他们当然也就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活动,即实践活动本身了。总之,马克思首先深入地批判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缺陷,就是在于他们都不懂得实践在人类生存及人与世界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和根本意义。而马克思的新世界观正是建立在他的科学的实践观的基础之上的。
2.实践是现实的、感性的人的能动的对象性活动;
马克思的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这首
先指的是实践具有物质的、现实的、感性的性质和形式。实践作为人以“感性”的方式把握世界的活动,是不同于人以精神的、观念的方式把握世界的。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这就是说人把自己作为实践主体(物质力量)并运用实践手段(工具等)同实践对象(物质世界)发生实际的相互作用,所以这种“感性的活动”同感性对象一样具有客观实在性。其次,实践是人特有的能动的对象性活动。实践活动的对象性,即是指以人为主体的,以世界为对象的现实活动。并且.这种对象性活动,与动物消极地适应自然不同,因为人的对象性活动具有主体能动性,即人不仅可以通过实践不断地认识世界,而且能通过实践能动地改造世界。这两个方面是紧密相连,互相推动的。因此,实践才具有“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费尔巴哈正是由于不了解实践活动才是“真正人的活动”,所以,他虽然把人作为自己哲学研究的中心,摒弃了黑格尔哲学中的“思想客体”,但是,他却仅仅把人的“理论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而把实践看作是犹太人在利己主义欲望驱使下所进行的经商谋利活动和吃吃喝喝的行为。所以,他不可能彻底驳倒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并和他们划清界限。
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检验真理的标准;
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不了解实践在人的认识过程中的决定作用。实际上,客观世界首先是我们的实践对象、改造对象,然后才是我们的认识对象。对世界的认识是建立在对世界改造的基础之上的。改造世界的过程和认识世界的过程是一个统一的过程。没有改造世界的活动.就不可能对世界有真正切实的认识。并且,认识世界的目的最终也是为了有效地改造世界。既然认识的来源、基础和目的都是实践,所以,人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就不能由认识(思维、理论)本身来判定,而应该由实践来判定。正是基于此,马克思才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因此,人应当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正确的思想只有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世界,并转化为客观现实,从而才证明思想具有改造客观世界的力量。所以,马克思认为,离开实践去争论思维是否能正确反映现实,就像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家一样,是争论一些脱离实际的毫无意义的繁琐问题。
二、对历史唯心主义几个基本观点的阐述:
马克思在《提纲》第3条至第9条中,批判了以往的唯心主义历史观,将自己科学的实践
观与历史观结合起来,创立了一种建立在实践观基础上的历史观——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实现了历史观上的伟大变革。
1.批判旧唯物主义由“环境决定论”的片面性导致”意见支配世界”的历史唯心主义观点,提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其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的科学论断;
马克思在《提纲》第3条中首先批判了近代欧洲旧唯物主义的唯心主义历史观。18世纪的唯物主义和19世纪的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者坚持客观决定主观的唯物主义原则,批判了唯心主义,提出了“环境决定论”、“教育万能论”的观点。在他们看来,环境的好坏对人有直接决定作用。起初,这种观点表现在孟德斯鸠的“地理环境决定论”中。后来,这种思想又有了发展,他们将“环境”扩展为“社会环境”。但是,“环境”,特别是“社会环境”又是如何形成的呢?他们认为,这主要是靠教育。所以,人就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此,要改变人性,就要改变环境,而要改变环境,就要靠教育来实现。然而,由谁来进行教育呢?在他们看来,只有那些先知先觉的天才和伟大人物的“理性”和“意见”能够教育我们并改变环境。所以,“世界由意见所支配”,即世界是由那些伟大的天才和理论家的“意见”所支配。这样,他
们就必然把人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无知的众;另一部分是天才的伟大人物。众是天生的受教育者,受环境和教育决定;伟大人物是天生的教育者和环境的缔造者,因而也就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样,环境决定论和教育决定论者就陷入了“意见支配世界”的唯心主义历史观,在社会历史领域中背叛了自己的唯物主义原则。
马克思把实践的观点引入历史观。并把两者结合起来,从而科学地解决了人与环境和教育的关系。马克思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这就是说,在实践中,人生存于一定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并为环境所决定;同时,人又在实践中能动地改造着自己的生存环境,而且,人在改变环境的过程中也改变着自身。所以,实践是人与客观环境相统一的基础。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