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原文)
1.以往的唯物主义,包括XXX的唯物主义,主要缺点在于只从客观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事物、现实和感性,而不是把它们看作人的感性活动实践的对象。这导致唯动的方面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而唯心主义本身无法理解现实和感性活动。XXX试图研究与思想客体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没有将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体性的活动。因此,在《教的本质》中,他只将理论活动视为真正的人类活动,而对实践则只从其表现形式去理解。他没有理解“革命的”和“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
2.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不是理论问题,而是实践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现实性和力量。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经院哲学的问题。
3.唯物主义学说忘记了环境和教育起改变作用的本质:环境是由人改变的,而教育者本身也是受教育的。这种学说必然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凌驾于社会之上。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革命的实践。
费尔巴哈的提纲
4.XXX从宗教上的自我异化,以及世界被二重化为宗教世界和世俗世界这一事实出发。他的工作是将宗教世界归结于世俗基础。但是,世俗基础使自己从本身中分离,并在云霄中固定为一个独立的王国,这只能用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说明。因此,对于世俗基础本身,首先应该从它的矛盾中去理解,并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例如,自从发现神圣家族的秘密在于世俗家庭之后,世俗家庭本身就应该在理论上和实践中被消灭。
5.XXX喜欢直观而不满意抽象的思维,但他没有将感性视为人类实践的一部分。
6.XXX将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现实中,它是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和。XXX没有对这种现实的本质进行批判,因此他不得不撇开历史进程,将宗教感情固定为独立的东西,并假定存在一种孤立的个体。
所以,本质实际上只能被理解为一种“类”,一种内在的、无声的、将许多个人自然地联系在一起的共同性。XXX没有看到宗教感情本身是社会的产物,而他所分析的抽象的个人实际上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的。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直观的唯物主义,即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至多也只能做到对单个人和市民社会的直
观。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提纲》是马克思主义形成时期的主要著作之一。在寥寥千言中,XXX紧紧围绕着旧唯物主义的基本缺陷——直观性和受动性,完成了对以XXX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的批判,确立了辩证唯物主义或者说实践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即实践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