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的德育价值
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宝贵资源和重要载体。这篇文章拟以传统节日习俗和相关诗文为据,力图发掘传统节日的德育价值,得出中国传统节日具有爱国主义教育、和谐教育、生命教育价值的结论。
标签:中国传统节日;德育价值
清明、端午、中秋等中国传统节日被列为国家法定假日,传统节日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理想与信念,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有着不可估量的德育价值,本文拟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端午节划龙舟
一、爱国主义教育价值
爱国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和道德规范,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
中国传统节日中的端午节和清明节都蕴含了鲜明的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如端午节纪念屈原,弘扬屈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端午节包粽子、划龙舟等习俗的产生其实并非源于纪念屈原。按照闻一多先生《端午考》一文的说法。端午节原为古代一个龙的节日,它的产生早于屈原怀沙自沉汨罗江的时代。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当人们对自然的崇拜逐渐转变为对地方知名历史人物的关怀时,端午节也因此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从而在民间有纪念屈原、介子推、伍子胥、勾践、曹娥等种种传说,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纪念屈原说。《续齐谐记》、《荆楚岁时记》、《金陵岁时记》、《襄阳风俗记》等古籍都记载了这一说法。这说明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在人民心中的地位不仅取代了人们对龙的原始性祈祷和恐惧,也代替了对其他历史人物的怀念与追忆。于是端午节也就被赋予了更为积极的内容,变成一种爱国主义的文化。爱国诗人屈原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被赶出都城。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端午节所蕴含的这种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甚至不惜以身殉国的伟大爱国主义思想,不仅具有超越一切时代和阶级的普世价值,也是我们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