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美德的六大精髓
一直以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我国文化建设和国家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量。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提出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可以这样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的一些道德观念——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中华传统美德的精髓有哪些呢?
1、责任
西方把人看作单个的个体,因此其价值观强调权利;中国传统文化则认为人生活于体之中,因而强调责任。这是中西文化的重要差别。
在实际生活中,责任意识具体表现为角责任。
如,在家中,要尽子女、丈夫、妻子、父亲或母亲的责任。进入社会,处不同岗位,有不同职责。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这是讲士。士应以仁为己任,死而后已。
再具体说,史官的责任是忠实记载史实,医生的责任是救死扶伤,教师的责任是教育培养学生成长等等。即使以赢利为目的的商人,古代许多商家也不以赢利为唯一的、最高的目标,而是把社会责任放在第一位,以商业活动为造福社会的手段。
不同职业的角责任也为现代社会职业道德所要求,但传统的角责任又不仅限于职业道德。
对于中国人来说,尽人生之责,是做人的本分,是生命意义之所在。背弃人生的责任,即不配做人;责任甚至重于生命。齐国大夫崔杼杀齐庄公,太史记下“崔杼弑其君”,被崔杼所杀。太史的两个弟弟接着照实写,都被杀。第三个弟弟又写,崔杼终于不敢再杀。邻国有一史官闻讯,带着竹简赶往齐国,准备接着写。听说已经如实记载下来,才返回本国。汶川地震,老师们为尽教师职责,牺牲自己保护学生,视死如归。这与上述史官的精神,一脉相承,体现出中国人责任重于生命的价值观。
对人生责任的自觉担当,集中地表现于以天下为己任的人生理想。“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
问》)”,“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名言都表达了以天下为己任,在民族、国家的发展中实现个人价值的思想,这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的核心。以天下为己任不是抽象的,它通过具体的实际的责任而落实、体现。忠于职守,为国为民做出贡献,就是以天下为己任的具体行为。
中国人的爱国主义,是一种神圣的责任,是基于对生命意义的理解而自觉担当的责任,是中国人人生价值观的体现。这样的精神贯穿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随时代进步而不断获取新的时代内容,成为中华民族争取独立、民主,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
2、理想(志气)
重志气是中国的一大传统。自古以来,无论是官宦之家、书香门第,还是商贾农工,白丁之家,对子女的家教,无不以立志、有志气为先。
志气,有两方面含义。
其一,志于道,追求高尚的精神生命。
王子垫问曰:“士何事?”孟子曰:“尚志。”曰:“何谓尚志?”曰:“仁义而已矣。……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孟子·尽心上》)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志于道就是“居仁由义”,就是要追求道义而不贪利禄,立志作好人而不是一意求富贵。
现代人谈理想,多数有两种情况。一是要赚大钱,作大官,改善物质境遇;一是证明自己,实现个人价值。“志于道”超越了所有这些,是一种更高的人生追求境界——不是从个人的需求谈个人的发展和个人价值的实现,而是追求普遍的做人之道,先做人,后做事;在做人的基础上求个人的发展和个人价值的实现。
其二,讲理想、讲志气,也是说人要自强不息,力求上进。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孟子·离娄上》)
志于道的方向,自强不息的精神,这就是中国人的志气。建功立业,出人头地,光宗耀祖,是一般
人的追求;成圣成贤,青史留名,永垂不朽,是最高的境界和追求。
3、忠恕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忠恕是孔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前一句是说恕,后一句是说忠。两句话意思是,自己所不希望要的,就不要加给别人;自己希望在社会上立足,就帮助别人也能立足;自己希望办事都能通达顺利,就也帮助别人通达顺利。这两个方面,前者是对自己的约束,后者是对别人的责任。而共同的一个精神,叫做推己及人。这是中国传统文化提倡的待人处事的基本原则。这也是实行仁道,践行爱人精神的起点。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