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
首脍炙人口的古代诗歌,不少人能倒背如流,其中的名句“白云生处有人家"、“霜叶红
于二月花"两句,千百年传诵。古代诗歌的美让我们叹服,古代诗歌的魅力让我们神往,
但也有同学疑惑:我能感受到古代诗歌的美,但说不出,不知道怎样鉴赏。本文想就古代
诗歌欣赏的角度作一些讨论,试图为同学学习古代诗歌打开一条通道:
一是鉴赏诗眼。
所谓诗眼,是诗句中最能形象生动地表情达意的词语,它独一无二,不可取代,大多是动词或形容词。鉴赏诗眼,首先要读懂全诗,充分把握诗意,从中抠出“诗眼”来,进行联想、想象、比较,玩味咀嚼,悟出它的意蕴。如李白《秋登宣城谢眺北楼》“人烟寒橘柚,秋老梧桐”两句,其中的“寒”、“老”两字,原本是形容词,此处当动词用。飘入空际的炊烟,使橘柚罩着寒意;寂冷的秋,使梧桐变得衰老。这里的“寒”、“老”两字给一片清辉明丽的自然风光笼罩了一层凄寂的情调,传达出『作者孤独苦闷的心境。
二是鉴赏手法。古代诗歌鉴赏
大凡优秀的诗作,或用典,或喻譬,或烘托,或象征,或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或虚实相生,或情景交融,或铺陈起兴。欣赏手法,重点是明白诗人运用这一手法的作用,从而深入理解诗心、诗情和诗理;欣赏手法,关键是将手法所在诗句和前后诗句联系起来,上下贯通,理解这一运用的妙处。如李商隐的《柳》:“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己带斜阳又带蝉!”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诗写的是秋日之柳,但诗人不从眼前写起,而是先追想它在春日的情景,然后再回到眼前的柳上来,将昔II的繁
盛风光与今日的的稀疏落寞作鲜明的对比。这又是一首典型的借物喻人诗:句句咏柳而全篇不着一个“柳”字;句句写景,却又句句是情;句句咏物,却又句句写人。诗中经历昔盛今衰变化的秋柳正是诗人自叹身世的生动写照。
三是鉴赏名句。一首古诗能流传至今,一般总有一两句名句,有时人们不知某首诗,却知道某名句,可见名句的影响之大。抓住名句进行欣赏,能具体感受语言的深厚表现力,能深刻体味作者丰富的思想情感。如前所示的杜牧《山行》中的名句“霜叶红于二月花”,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首先是表层意蕴,在夕阳的映照下,枫叶流丹,层林尽染,比江南三月的春花还要火红,还要艳丽;其次是深层意蕴,诗人通过这一片红,看到了秋天象春天一样的生命力,使秋天的山林呈现出了一种热烈的生机勃勃的景象,他没有像那些悲秋的落魄文人那样,面对秋景,哀伤叹息,而是表现出了豪爽向上的精神;其三是联想意蕴,它可以使人联想到人生的历程,体味到一个人迈入晚境的深沉内涵:青春少年,
如春花开放,鲜润可爱,诚然是美的,但由于未经磨练,终究“少年嫩不坚牢”,待到饱经世事,会有逾越风霜的成熟之美。
除上所讲,还有别的鉴赏角度,但无论从哪个角度入手,都离不开读。在读中让我们的思绪深入到诗人的情思中去,往返于诗句的美妙音韵,留连于诗中的优美意境,不知不觉,解读意象,领悟意境,品味诗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