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花香
48.人在胡同第几槐
刘心武
五十八年前跟随父母来到北京,从此定居此地再无迁挪、
北京于我,缘分之中,有槐、童年在东四牌楼隆福寺附近一条胡同的四合院里居住、那大院后身,有巨槐、那株巨槐,仰起头,脖子酸了,还不能望全它那顶冠、巨槐叶茂如伞,网住好大好大一片阴凉、最喜欢它开花的时候,满树挂满一嘟噜一嘟噜白中带点嫩黄的槐花,于是,就有院里还缠着小脚的老奶奶,指挥她家孙儿,用好长好长的竹竿,去采下一笸箩新鲜的槐花,而我们一小伙伴,就会无形中集合到他们家厨房附近,先是闻见香气,然后,就会从那老奶奶让孙儿捧出的秫秸制成的圆形盖帘上,分食到用鸡蛋、蜂蜜、面粉和槐花烘出的槐花香饼……
后来搬出那四合院了,但依然会在梦里来到那巨槐之下,梦境是现实的变形,我会觉得自己在用一根长长的竹竿,吃力地举起——不是采槐花,而是采槐花谢后结出的槐豆——如果槐花意味着甜蜜,那么槐豆就意味着苦涩,过去北京胡同杂院里生活困难的人家,每到槐豆成熟,就会去采集,将它晾干后卖给药房做药材……在梦里,我费尽力气也揪不下槐豆来,而巨槐顶冠仿佛乌云,又化为火烫的铁板,朝我砸了下来,我想喊,喊不出声,想哭,哭不出调……恶梦醒来是清晨,但迷瞪中,也还懂得喟叹:生存自有艰难面,世道难免多诡谲……
除了院子里的槐树,还有更可爱的胡同路边的路槐、槐树有多种,国槐虽气派,若论妩媚,则似乎略输洋槐几分、洋槐开花在春天,一株大洋槐,开出的花能香满整条胡同、
北京胡同四合院树木种类繁多,而最让我有家园之思的,是槐树、
东四牌楼附近,现在仍保留着若干条齐整的胡同、胡同里,依然还有寿数很高的槐树,有时还会是连续很多株,甚至一大排、不要只对胡同的院墙门楼木门石墩感兴趣,树也很要紧,槐树尤其值得珍视、青年时代,就一直想画这样一幅画,胡同里的大槐树下,一架骡马大车,静静地停在那里,骡马站着打盹,车把式则铺一张凉席,睡在树阴下,车上露出些卖剩的西瓜……这画始终没画出来,现在倘若要画,大槐树依然,画面上却不该有早已禁止入城的牲口大车,而应该画上艳红的私家小骄车……
过去从空中俯瞰北京,中轴线上有“半城宫殿半城树”一说,倘若单俯瞰东四牌楼或者西四牌楼一带,则青瓦灰墙仿佛起伏的波浪,而其中团团簇簇的树冠,则仿佛绿的风帆、这是我定居五十八年的古城,我的童年、少年、青年、壮年的歌哭悲欢,都融进了胡同院落,融进了槐枝槐叶槐花槐豆之中、不过,别指望我会在这篇文章里,附和某些高人的高论——北京的胡同四合院一点都不能拆不能动……城市的改变当然包括着拆旧与建新,拆建毕竟是一种活力的体现,而一个民族在经济起飞期的亢奋、激进乃至幼稚、鲁莽,反映到城市规划与改造中,总会留下一些短期内难以抹平的疤痕、我坚
决主张在北京旧城中尽量多划分出一些保护区,一旦纳入了保护区就要切实细致地实施保护、在此前提下,对非保护区的拆与建都采取具体的个案分析,该容忍的容忍,该反对的反对、发展中的北京确实有混乱与失误的一面,但北京依然是一只不沉的航空母舰,我对她的挚爱,丝毫没有动摇、
最近我用了半天时间,徜徉在北京门内的旧城保护区,走过许多条胡同,亲近了许多株槐树,发小打来手机,问我在哪儿?我说,你该问:岁移小鬼成翁叟,人在胡同第几槐?
(取材于2007年9月15日《北京青年报》有删改)
1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
...的两项是(4分)()
A.作者一直想画一幅画,表达他对北京的热爱,但因生活经历的变化,一直没有画成这幅画、
B.作者心中前后两幅画的画面虽有变化,但大槐树不变,表明作者对北京的传统生活始终热爱、C.作者在文中一再指出五十八年定居在北京,是为了强调北京与自己一生相伴,密不可分、
D.过去从空中俯瞰北京,中轴线上有“半城宫殿半城树”之说,这显示老北京与古槐相依相存、E.虽然作者对胡同四合院很有感情,但他认为将胡同四合院全部拆掉是北京发展必需的过程、18.在不同时期,“那株巨槐”给“我”的感受不同、请分别概括“我”童年时和搬出四合院后对巨槐的感受、(4分)
19.作者在文末用两句自创的诗句作结,作者这样写想表现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20.本文笔墨多集中在槐树上,而倒数第二段又写到作者对北京城改造的看法,你认为这段内容是否可以删去,请谈谈你的看法、(4分)
参考答案
17.(4分)A E
18.(4分)在“我”年幼时,“我”感受了槐树巨大的荫庇和恩惠,(1分)体会到了浓浓的人情。(1分)“我”搬出了四合院以后,“我”则对槐树有了新感受,“我”能从槐树有了新感受,“我”能从槐树中体会到生存的艰难、人生的苦涩。(2分)意思相同即可。
19.(6分)作者通过这两句诗表达自己从小到大(1分)都对以槐树为代表的胡同四合院生活(2分)有深深的眷恋(或热爱)(1分),这样写,使文章更加令人回味,更真切地抒发眷恋情怀,也可以点明主旨,便表达更富有文采,同时达到与题目照应的作用。(2分)意思相同即可。
20.(14分)示例一:不该删去。文章谈的是槐树,实际上借槐树谈的是对胡同院落和北京传统生活的感受。(2分)作者谈的对北京城改造的看法,实际上是从另一个角度表达自己对胡同院落的情感不会改变,对北京传统生活方式不会消失的信念。(2分)意思相同即可。
标例二:可以删去,文章的主题是借槐树表达自己对北京传统生活的眷恋,(2分)倒数第二段虽然也谈到了对北京的爱,但大段篇幅都在谈旧城改造,略显得赘余(或枝蔓),如果删去可使中民更明确,主旨更清晰。因此可以删去。(2分)意思相同即可。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