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研习任务之《梳理心理描写分析技巧作用》教学准备
学情分析
1.单元教学设计说明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提出:“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不同体裁的优秀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并尝试文学写作,撰写文学评论,借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本单元以“生命律动,人生百态”为人文主题,共收入四部外国小说的节选:《大卫.科波菲尔》和《复活》是19世纪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展现了广阔的社会生活,表达作者多方面的深刻思考。学习《大卫.科波菲尔》(节选)要紧扣“成长”线索,探究典型人物——米考伯先生的形象塑造和批判现实主义的主题思考;学习《复活》(节选)时,要把握聂赫留朵夫的人物形象特点,体会作者在作品中所表现的人性理想。《老人与海》和《百年孤独》属于现代小说,在学习这两篇课文时要抓住小说创作手法、情节设置等的独到之处,感受和理解不同民族文化和社会历史风貌,体悟作者对社会人生的认识与思考。
1. 单元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
1.了解小说创作的相关背景,感受小说中展现的不同时代、地域的社会生活和人类心灵,了解世界各地
不同的民族文化和社会历史风貌
2.梳理情节,把握小说中人物成长的精神轨迹,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典型意义,探索民族心理、时代精神和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智慧
3.感受小说多样的风格样式,从主题内容、叙事手法、语言风格等多方面入手,把掘作品独特的艺术成就,了解外国文学艺术手法的传承与创新。
4.探究作者如何通过作品展现对社会人生的认识与思考,恰当评价其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
5.学习观察生活、思考生活以及艺术化地表现生活,尝试创作小小说。
重点:
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在于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小说了解不同民族文化和社会历史风貌,探寻人生百态,体悟多种多样的人生思考。同时,从主题内容、叙事手法、语言风格等多方面把握作品独特的艺术成就。
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联系相关历史文化背景进行理解,在人物、环境、情节等基本要素的关系中把握小说主旨。
难点:
要学会从多角度、多维度探究小说的艺术手法,深化对作品的理解,提升鉴赏审美能力。另外,要认真观察生活,选取合适的生活素材,尝试以此为基础创作小小说。
1. 单元整体教学思路
本单元的四篇课文所对应的是课标中“文学阅读与写作”学习任务,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大量阅读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理解作品内涵;从而不断丰富审美体验,提升鉴赏水平;同时,在阅读中激发灵感,尝试创作;最后,要总结文学阅读的方法,交流分享阅读经验。
在实际的课文教学中,需要做到以下四点:一是拓宽阅读广度,通过对比阅读、文阅读等活动,让学生提高阅读量;二是多维度多角度分析人物形象、剖析其性格特点;三是设置情境化写作任务,让学生多多写作;四是加强交流与分享,设置班级辩论赛、组内讨论、剧本表演等交流活动,让学生互相分享阅读经验。
教学工具
1.教学内容分析
根据课程标准与单元导语的相关要求,本次教学以任务探究为主体,抓住小说的基本要素之间的关系,从情节、任务、环境三个方面中人物的描写方法入手,去探究揭示名著中的刻画人物时心理描写的作用,以及这些心理描写最终作用服务于文章主旨。教学过程以阅读、讨论、交流、游戏检验等活动贯穿始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等方面出发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2.学习者分析
(1)学生处于高二上学期,在高一学段已经较为系统地学习过相关小说作品,并养成了较好的阅读习惯,对小说的基本要素掌握比较到位,能够紧紧抓住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2)同时,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和文本分析能力,能够较快地理解人物形象、把握艺术手法、领悟作品主题。但是,学生在结合自身经历理解作家之间创作手法的特殊之处不够准确,作家之间同在心理描写手法维度的差异,还比较浅显,需要教师加强引导。
(3)学生对外国名著的了解比较有限。大部分学生比较熟悉《老人与海》,但对于狄更斯、列夫·托尔斯泰、海明威、马尔克斯等作家的生平经历、写作风格、思想倾向还有待深入了解,所以在课前预习和导学案的设计中应及时补充作者相关资料和写作背景等。在课上需要以教材内内容为基础,带动学生分析和阅读整本书,探究由作品到作家再到整个流派的特征,
以此达到深层学习文学创作理论的目的,最终服务于学生的日常创作,形成写作能力。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
了解狄更斯、列夫·托尔斯泰、海明威、马尔克斯等作家的生平其小说作品节选中的创作背景;梳理故事情节;把握小说三要素下的基本内容。
(2)思维发展与提升
学习人物塑造的方法,重点探究名著节选的心理描写内容,分析典型人物的刻画方法之心理描写的方法与作用。
(3)审美鉴赏与创造
通过交流讨论比较不同作家在运用心理描写时的异同,及其所代表的的流派的主要特征,提高审美鉴
赏能力。
(4)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
联系自身生活实际,运用所学心理描写理论知识完成“我手写我心”的微写作作业,并继续探究作家写作其所代表的的流派的主要特征。
教学重难点
学习重点难点
(1)重点:反复阅读,讨论并分析名著节选的心理描写内容,分析典型人物的刻画方法之心理描写的方法与作用。
(2)难点:理解作品,比较不同作家在运用心理描写时的异同,及其所代表的的流派的主要特征。
学习评价设计(从知识获得、能力提升、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思维发展、价值观念培育等方面设计过程性评价的内容、方式与工具等,通过评价持续促进课堂学习深入,突出诊断性、表现性、激励性。体现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进阶,课时的学习评价是单元学习过程性评价的细化,要适量、适度,评价不应中断学生学习活动,通过学生的行为表现判断学习目标的达成度)
首先,观察学生是否能快速梳理出小说三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小说心理描写的主要方法类别,这能够反映出学生对于小说理论掌握的程度。
其次,观察学生是否能够准确地捉住小说中的关键信息,即准确到典型人物的心理描写的内容,归纳出心理描写的方法与作用。
老人与海教案
再次,观察学生能否结合小说具体人物特征比较出不同作家在运用心理描写时的异同,并联系其所代表的的流派的主要特征进行分析和思考。
最后,布置写作作业,根据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教师活动1
1.单元导读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进入第三单元的学习。准确把握每一单元的学习任务,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本单元的课文。
单元学习目标:
1.了解小说创作的相关背景,感受小说中展现的不同时代、地域的社会生活和人类心灵,了解世界各地不同的民族文化和社会历史风貌
2.梳理情节,把握小说中人物成长的精神轨迹,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典型意义,探索民族心理、时代精神和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智慧
3.感受小说多样的风格样式,从主题内容、叙事手法、语言风格等多方面入手,把掘作品独特的艺术成就,了解外国文学艺术手法的传承与创新。
4.探究作者如何通过作品展现对社会人生的认识与思考,恰当评价其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
5.学习观察生活、思考生活以及艺术化地表现生活,尝试创作小小说。预习案
阅读支架
不同作品中心理描写的方法及作用异同
心理描
写常见
技法
具体特点实例及作用
直接描写这是最为常见的运用
最广泛的一种人物心
理描写法,有的句子
中含有“想”等关键
的字眼作为明显的标
志。“想”字或出现在
心理活动之前,或出
现在心理活动之后。
“想”字后有的用“逗
号”,有的用“冒号”
等做标示。
高晓声的《陈奂生上城》中的如下片断:
推开房间,看看照出人影的地板,又站住犹豫“脱
不脱鞋”一转念,忿忿想到:“出了五块钱呢!”再
也不怕脏,大摇大摆走了进去,往弹簧太师椅上一
坐:“管它,坐瘪了不关我事,出了五元钱呢。”
这样的心理描写就属于直接描写式,它非常恰当地
将陈奂生患得患失、狭隘自私的小农经济的心理描
写了出来。
抒情独白这种刻画人物心理的
方法,是用抒情的笔
法展示人物的内心矛
盾和思想斗争。
王愿坚《粮食的故事》的如下片断:
我一边跑一边想:看样子是难以逃脱了。扔了米跑
吧,山上急等着用用粮食,舍不得丢,――而且就
是扔了也不一定能逃得脱;不扔吧,叫敌人追上了
也是人粮两空。怎么办呢……这时,洪七还紧跟着
我,呼哧呼哧直喘气呢。我听着他的喘气声,蓦地
想出了一个法子。可是当我这样想着的时候,我自
己不由得浑身都颤抖了起来:儿子,多好的儿
子……这叫我怎么跟他妈交代呢。……可是,不这
样又不行,孩子要紧,革命的事业更要紧!也许我
能替了孩子,可孩子替不了我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