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船瓜洲》教学设计
同学们,大家好!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第六首《泊船瓜洲》。
一、知诗人,解诗题。
师:《泊船瓜洲》是北宋诗人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其中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千百年来一直广为传颂。古往今来,离开故土的人总会思念自己的家乡,今天,我们一起来品读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体会诗人深深的思乡情怀。课前同学们收集了资料,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王安石?
1:(王安石简介)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世称王荆公,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散文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临川先生文集》。
写这首诗时正是王安石第一次罢相后再次被启,那时朝廷局势危急,皇命难违,王安石心中无奈又悲伤,前往京城途径瓜州是创作了这首诗。
生2:(剖题)泊是停泊,这里指停泊靠岸。王安石乘着小船向京城进发,到了瓜州这个地方,小船停泊下来,就是泊船瓜洲。诗人回望,把自己所见所想写了下来。
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师:是啊,诗人回头望到了哪些景象,发出了什么感慨呢?我们一起来读古诗吧,先听示范读。(范读音频)这首诗有6个多音字,请你读准字音,也来读一遍吧,注意“一水间”的“间”表示间隔的意思是第四声,但这里考虑到诗歌的平仄格律,读第一声,(不到读第四声的配乐朗读,看到有这样的说法,不知道留不留这一句)开始吧!(音乐)
读完的同学请你一,诗人望到了哪些景物?(圈画京口瓜州、钟山、数重山、春风、江南岸、明月。)
师:是的,京口和瓜州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站在江边回望居住的钟山,它就隐没在几座山后面。隔着几座山回望,当然看不到诗人心心念念的钟山,于是王安石将视线转向江岸,春风又一次将江南岸上的草吹绿。看着想着,不觉天已晚,明月初上,王安石不经发出这样的感慨,皎洁的明月什么时候照着我的身影回到我眷念的钟山家中?还没有到
任王安石就想到何时还乡,可见他对家乡的深深眷念。这些圈画的景物也是诗歌的意象。(是否单独列出数重山、钟山、春风、明月才是意象?)
三、学习一二句,读出“只隔”之眷念深。
我们先来看诗人写景思乡的前两句。通过课文注释,你知道了什么?
生1:“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借助课文注释我知道京口在今江苏镇江位于长江南岸瓜州在今江苏扬州一带位于长江北岸两地仅一江之隔。(图片标注位置)钟山是今江苏南京紫金山是诗人居住的地方 和这里也只隔着几重青山
师:几座山其实已经很远了,但王安石雀说只隔,只隔几座山的距离,一个只字,把自己和钟山的距离拉的很近似的,其实这正是体现了王安石临近家乡,对家乡的眷恋。这里的距离实际上是双重的,既为现实距离,又是心理距离的亲近。只隔这两个字,看似不合理,实则正是诗人内心强烈依恋之情的写照,请你带着强烈的思念自己读一遍这一行诗: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生2:读诗要注意理解诗歌中的意象,我们一起来品一品这句诗中的两个意象:钟山代表
自己轻松快乐的家乡,数重山代表此去朝廷将遇到的重重阻碍,正映衬出诗人此时的心境,形单影只,寂寞清冷,才会更加思念家乡。
师:请你闭上眼睛,想象家乡近在咫尺,是回去还是赴京呢?……来,睁开眼睛,带着刚才想象的画面,读读这一句:钟山只隔数重山。这整句诗中不提一个思念,却让人无处不感到思乡的存在,在这样的景之下,我们也不难体会到作者矛盾的心情,再来读一遍吧: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这首诗一二句,反复继续对钟山的留恋之情,为后两句做了情感上的铺垫、蓄势。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三、学习三四句,读出“绿”、“明月”之思念深
我们接着来学诗人即景生情的后两句
生1:春风又绿江南岸,春风又吹绿了江南的岸边,吹绿了草木,吹绿了田野、吹绿了山岗,到处都是绿的,多美的景呀,诗人用一个绿字就灵动地表现出来了。
师:是呀,诗人的思念像春草一样生长、蔓延,请你带着思念的读一读:春风又绿江南岸。
生2:诗人仍在望,望到天都黑了,一轮明月出现在漆黑的夜空,诗人不经感叹,明月什么时候能着我回到家乡呢?
师:今晚,在这皎皎明月下,有多少像诗人一样的离人游子在抬头仰望啊!他们望着明月在想些什么呢?在思念家乡的亲人?在担心前路的迷茫?在感慨时光的流逝?此刻的诗人,也在月下仰望,久久不肯睡去,他似乎在盼望明月早日照亮自己重返家乡的路。同学们,就带着这份期盼读读这句诗:明月何时照我还。
四、诗眼“绿”之炼字。
  师:这两句诗中还有一个动词,用得特别妙。你到了吗?对,就是“绿”字,其实王安石这里用过到、过、入、满等十几个字,请你对比读一读,你觉得哪句的意境更好? 
生1:“绿”这个字让从春风本身的流动性入手,赋予看不见的春风以鲜明的视觉形象, 有意境。这个绿字也是这首诗的诗眼,“绿”要比“到”生动许多。
师: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极其富有艺术表现力,历来受到激赏。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一般而言,用语言文字难以将无 形的“春
风”进行形象化的表现,如果仅仅是“春风拂面”“暖风”等触觉的表现 又显得落入俗套。而王安石却宕开一层,从春风吹过之后天地生出绿意这一效果入手,既将无形的春风形象化了,又从大处写出了春日万物“绿”这一最为突出的特点。
其次,“绿”字本是形容词,在这里诗人打破了语言的一般规律,将“绿”字 作动词用,使读者耳目一新,可谓构思奇崛,以奇制胜。再次,春风本无情,然而 春风又“绿”江南岸,春风成为“绿”的施动者,从而也就赋予了天地春风以某种 灵秀的精神意味,读来颇有妙趣。最后,“绿”字的清新畅快从表面上看体现了江南春的优美,实际上也优雅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在经历变法的政治斗争起伏后再次 受到朝廷召用时内心的春风得意。
然而,对这句诗的理解又是多层次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又”字不容忽视,诗人也许同时又在说,春风尚且有情给江南带来翠绿的生机与春景,而有情的诗人却只能因为世事羁绊而选择远离这一美好所在,隐隐中又是带着一丝失落与遗憾的。
其实,诗歌巧用“绿”字,在前人的诗句之中并非没有先例,如:李白《侍从宜春 苑奉诏赋龙池柳初晴听新莺百啭歌》中有“春风已绿瀛洲草,紫段红楼觉春 好。”丘为《题农父庐舍》中有“春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温庭筠《敬答李先 生》中有“绿昏晴气春风岸,红漾
轻轮野水天。我们再来读读这两句诗,用心去体会诗人的含蓄隽永、妙笔生花吧。
五、读出“明月”之情结美
自古以来,“望月怀远”就是诗人的“必修课”。
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这些诗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直抒胸臆,借助月亮,直接表达思乡之情。
而这两句诗,却另辟蹊径,用了一种含蓄的方式来设疑,其实谁读了都会明白,这份对家乡的思念起于诗人,也源于像诗人一样的游子,他们都希望这份思念能早日结束。现在疫情期间我们都待在家里,不能探亲访友,对家乡或亲人也有着深深的思念,带着这份思念再一起读读这一句。
整首读呢?背诵填空呢?(加音乐)
六、拓展小结
月亮在中国人的眼里,尤其是古代中国人的眼里,是浪漫的多情的美丽的。古人爱月,借月抒怀。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是张九龄的深意永;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是李贺的边塞乡愁;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王维的淡泊风雅;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是张继的满怀愁绪;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是李白的自由不羁。
让我们把这几句也读一读,体会古人爱月的执着,感受月表我心的意境。(出示这几句诗)
感谢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漫步在经典古诗词的悠长韵味中,请你在课后把这首诗背给爸爸妈妈听。
感谢聆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