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模拟试卷三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徐志摩写过一首爱情诗( D 《雪花的快乐》),其中化用了冰雪红梅的典故。
[A] 《我的失恋》[B] 《我不知道风——》
[C] 《小河》[D] 《雪花的快乐》
2、在丁西林的话剧《酒后》中,丈夫是一个( D现实主义者)。
[A] 理想主义者[B] 颓废者[C] 浪漫主义者[D] 现实主义者
3、巴金创作的《家》塑造了多种青年的典型形象,其中的(B觉慧)是作者给青年“应该怎么做”提供的“榜样”。
[A] 觉新[B] 觉慧[C] 祥子[D] 天保
4、《诗八首》中对爱情复杂性的思考达到了很高的程度,而它的作者在写作时仅仅24岁,这位作者是( C穆旦)。
[A] 冯至[B] 徐志摩[C] 穆旦[D] 戴望舒
5、在1920年代后期的中国文坛,女作家( C丁玲)脱颖而出,以迥异于五四时期女性作家婉转低回的笔墨,大胆书写五四之后知识女性的苦闷,她的自叙传小说是对五四郁达夫开创的自叙传小说的总结和结束。
[A] 冰心[B] 凌淑华[C] 丁玲[D] 淦女士
6、巴金的《家》是其(  D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
[A] 《春秋三部曲》[B] 《雷电三部曲》
[C] 《风雪三部曲》[D] 《激流三部曲》
7、《自己的园地》是作家( D周作人)的散文集。
[A] 朱自清[B] 冰心[C] 梁遇春[D] 周作人
8、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文前有一篇用( A文言)写成的小序。
[A] 文言[B] 白话文[C] 文白夹杂[D] 韵文
9、1933年,23岁的曹禺在大学读书期间创作了自己的戏剧处女作(B雷雨),出手不凡,一经发表,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A] 《日出》[B] 《雷雨》[C] 《原野》[D] 《北京人》
10、1932年9月,林语堂开始主编(B论语),创刊号即一鸣惊人。
[A] 《莽原》[B] 《论语》[C] 《人间世》[D] 《语丝》
11、曾和废名共同创办了《骆驼草》的作家是(  C周作人)。
[A] 鲁迅[B] 茅盾[C] 周作人[D] 钱钟书
12、鲁迅曾经把冯至称为(  A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A] “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B] “中国优秀的抒情诗人”
[C] “有后劲的年轻诗人”[D] “中国抒情诗人”
13、《酒后》中没有出现的人物是(B孩子)。
[A] 妻子[B] 孩子[C] 一个男子[D] 丈夫
14、下列作家不是《语丝》杂志主要撰稿人的是(  C何其芳)。
[A] 鲁迅[B] 周作人[C] 何其芳[D] 林语堂
15、关于《死火》的风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彩华丽)。
[A] 彩黯淡[B] 彩华丽[C] 平直淡泊[D] 通俗明快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6、《围城》知识丰富、语言警策幽默,同时又以爱情婚姻为小说的主线,既包含社会讽刺又充满悲悯与关怀,可以看作是( AC[A] 学者小说[C] 言情小说)。
[A] 学者小说[B] 黑幕小说[C] 言情小说[D] 侦探小说
17、田汉在抗战之前创作的剧本有(ABCD[A] 《湖上的悲剧》[B] 《名优之死》
[C] 《苏州夜话》[D] 《梵峨嶙与蔷薇》)。
[A] 《湖上的悲剧》[B] 《名优之死》
[C] 《苏州夜话》[D] 《梵峨嶙与蔷薇》
18、废名的《灯》这首诗的关节点是“疏远”,由“疏远”这一关节点,能把不相干的意象连接在一起。诗中主要有如下几对意象( ABCD[A] “鱼”与“水”[B] 老子《道德经》与读《道德经》的“我”[C] 室中的灯与“我”心中的“灯”[D] 室内的“我”与街上的“夜贩”)。
[A] “鱼”与“水”
[B] 老子《道德经》与读《道德经》的“我”
[C] 室中的灯与“我”心中的“灯”
[D] 室内的“我”与街上的“夜贩”
19、周作人的散文集有( ABD[A] 《雨天的书》 [B] 《自己的园地》[D] 《泽泻集》)。
[A] 《雨天的书》[B] 《自己的园地》
[C] 《大荒集》 [D] 《泽泻集》
20、曹禺的《雷雨》可以看作是一部( CD [C] 悲剧[D] 诗剧)。
[A] 讽刺喜剧[B] 滑稽戏剧[C] 悲剧[D] 诗剧
21、关于卞之琳所受的文学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D [A] 西方现代派诗人的作品[B] 中国古代诗词[C] 曾有意追随闻一多等人的新格律诗 [D]曾接触西方文学和进步思想)。
[A] 西方现代派诗人的作品[B] 中国古代诗词
[C] 曾有意追随闻一多等人的新格律诗 [D] 曾接触西方文学和进步思想
22、《家》中的中心人物是谁,下列选项正确的是(BC[B] 觉新 [C] 觉慧)。
[A] 鸣凤[B] 觉新[C] 觉慧[D] 高老太爷
23、《雷雨》中出现的音响效果有( ABC [A] 雷响 [B] 蝉鸣 [C] 蛙噪)。
[A] 雷响[B] 蝉鸣[C] 蛙噪[D] 暴风雪声
24、下列关于《金锁记》的情节说法正确的是( CD [C] 七巧亲手毁掉了女儿的幸福[D] 七巧用自己的青春换来了一份家产)。
[A] 七巧一生从未有过幸福的瞬间[B] 七巧喜欢姜家的二少爷
[C] 七巧亲手毁掉了女儿的幸福[D] 七巧用自己的青春换来了一份家产
25、下列作家属于创造社的有( BC[B] 张资平 [C] 郁达夫)。
[A] 闻一多 [B] 张资平[C] 郁达夫[D] 胡适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26、简述话剧《北京人》的艺术特点。
(1)在日常家庭生活画面中展开尖锐的戏剧冲突。没有大起大落的情节.在曾家内部日常家庭生活中表现人们勾心斗角、唇再剑的紧张气氛和尖锐冲突,感情深
沉而不外露,平淡而隽永.自然而不加雌琢.富有诗情情哲理。
(2)对人物性格、心理的细腻刻画.,把剧中人物的兴趣、癖好、心态放在中国文化背景下进行审视.
关注他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命形式.对人的内在精神挖掘很深,如对愫芳的心理描写。
(3)把人物放在古都北京的典型环境中进行考察,捕绘了古都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使作品具有很浓的地方彩和民族特。
(4)虚实结合、对照、象征等手法的运用。剧本实写出现在的北京人.虚写过去和未来的“北京人”虚实结合,以过去的“北京人”和现在的北京人对照,以人类祖先“北京人”的勇敢有力,反对和批判现在北京人在封建精神束缚下的空虚、怯懦和腐朽,并以棺材为象征。表达封建阶级、资产阶级早晚要进棺材的寓意;又以过去“北京人”打开封建家庭门锁的情节.象征“北京人”给予愫芳、瑞贞冲破罗网的力量,引导她们走向光明的未来。从而表达了埋葬旧生活、走向新生活的主题。
27、简述梁遇春散文的“悲剧的幽默”。
梁遇春最欣赏的是英国作家兰姆,他对兰姆的人生遭际有深刻的同情,在梁遇春所写的兰姆的传记中,他在介绍了兰姆生活的不幸之后,指出兰姆的人生态度是“执着人生,看清人生然后抱着人生接吻的精神”,“看遍人生的全圆,千灾百难底下,始终保持着颠扑不破的和人生和谐的精神,同那世故所不能损害毫毛的包括一切的同情心。”梁遇春把这种人生态度称为“大勇主义”,“值得赞美,值得一学”。这也是梁遇春对于人生的态度,也就是叶公超所说的“悲剧的幽默的情调”。
梁遇春并没有兰姆那样的“悲惨遭遇”,但他的心境却能和兰姆息息相通。正如叶公超所言,所谓“环境”,或“生活”实在是没有定义的东西,因为我们与外界的接触往往产生含有极端复杂的经验,这些经验所引起的反应更是莫测深浅的问题。梁遇春的文章可以说是对人生的一种讨论,而他的讨论基于他的经验,“经验有从实际生活中得来的,有从书本子得来的;前者是无组织的,后者乃经过一种主观情感所组织的”。而梁遇春的经验主要从书本子中来,在书本子经验中,他和兰姆的精神最为契合,所以,在他“平淡温饱的生活里”才能写出兰姆式的“悲剧的幽默的情调”。
28、简述钱钟书的《围城》是怎样一部小说。
方鸿渐在上大学时,从小由家里定亲的周姓未婚妻突然去世,在感到从包办婚姻中解脱的轻松的同时,方鸿渐还萌生了哀悯之情,他给周家写了一封情真义切的吊唁信,却打动周家,资助方鸿渐赴欧洲留学。四年游学,在归国之际,买了一纸假博士证书。倒运的事情接踵而来。在回国的邮船上,被鲍小玩弄。回到上海,钟情于唐晓芙,而唐的表苏文纨在归国途中就迷上方鸿渐,求爱不成,恼羞成怒,轻易地离间了方唐的感情。方鸿渐与上海知识界其他人物李梅亭、顾尔谦和女大学毕业生孙柔嘉同往湖南三闾大学任教。途中见识一幕幕抗战混乱滑稽剧。在三闾大学,充满了倾轧争斗。方鸿渐没有填写博士学位,被聘为副教授,事事不如意,最终遭解聘。外表柔顺内藏机心的孙柔嘉成功地追到了方鸿渐,两人同返上海,但小家庭最终还是解体,方鸿渐又回到一无所有状态。
书中点明“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婚姻如“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出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围城》可以看作是知识丰富、语言警策幽默的“学者小说”,也可视为有关爱情婚姻问题的言情小说,既包含社会讽刺又充满悲悯与关怀。更高的层面上说,《围城》揭示了人类生存的困境。
29、请从“独语体”的角度简述鲁迅散文集《野草》的艺术特点。
现代中国散文最重要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独语体”,一种是“闲话风”。鲁迅在写《野草》》时创造了“独语体”的散文形式。
1919年鲁迅发表一组类似于《野草》的散文诗时,曾经称之为“自言自语”,后来何其芳在《画梦录》当中又有“独语”一说。“独语体”是作者的内心独白,排除听众,以捕捉自我内心的感觉、情绪、心理为务,并进行更为深层的形而上的思索,这是人对自己内心的探索,也是一种不畏艰苦的自我审视。
由于“独语体”要远离听众,所以在散文形式上和“闲话风”有些不同。“闲话风”以亲切自然,贴近生活为其目的,而“独语体”则要创造一个与现实迥异的世界。作家摆脱散文最习见的对现实生活的简单摹写,而依靠自身艺术想象力创造出一个更为瑰丽奇特的世界,象征、变形、通感等艺术手段广泛地加以使用,还要借助神话、宗教等领域的既有概念并加以改造。鲁迅的《野草》,就是独语体散文的杰出代
表。《野草》多篇都写到了梦,正是利用“梦”创造了一个陌生化了的世界,荒诞、奇幻、神秘。《野草》的语言也是非日常生活化的,既华丽而有时又颇为艰涩。散文的文体也相对自由,有时呈现出诗的特征,有时又充满戏剧彩。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30、试析《子夜》中吴荪甫的形象。
1.吴荪甫形象是20世纪30年代初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艺术典型。
2.吴荪甫的思想性格复杂而具有鲜明的两面性。首先他的主要性格及特征是精明能干,有雄心有魄力,富有冒险精神具有发展民族工业的野心和自身条件,并试图与帝国主义和买办阶级相抗争,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这是值得肯定的一面。其次,他对工农运动残酷镇压、对帝国主义和买办阶级怀有恐惧心理,又使其具有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反动性。吴荪甫的形象充分表现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重性。
3.吴荪甫的悲剧深刻地揭示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发展民族资本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
吴荪甫的性格是复杂丰富的,是一个血肉丰满的艺术形象。他的形象的塑造,是子夜,也是矛盾对现代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贡献。
31、试述闻一多对中国新诗创作在理论与实践上的贡献。
曹禺三部曲在理论上,闻一多对中国新诗创作所作的贡献是他提出了创造“现代格律诗”的设想,并配合以“三美”的具体要求。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说:“越有魄力的作家,越是要带着脚镣跳舞才跳得痛快,跳得好。只有不会跳舞的才怪脚镣碍事,只有不会作诗的才感觉得格律的束缚。对于不会作诗的,格律是表现的障碍物;对于一个作家,格律便成了表现的利器”。闻一多的“格律”二字,并不专指音节或节奏,而是整个诗的形式。
闻一多认为,构成诗的节奏的因素有:格式、音尺、平仄、韵脚。其中他最重视的是音尺,强调每一诗行的音尺应当大体一致,或进行有规律的变化。但并不是要求字数的完全一致。他还认为“属于视觉方面的格律有节的匀称,有句的均齐。
属于听觉方面的有格式,有音尺,有平仄,有韵脚”。闻一多强调诗歌要有“三美”,即“音乐美”、“建筑美”和“绘画美”。“音乐美”指诗歌要有音尺、有平仄、有韵脚;“建筑美”强调有节的匀称,有句的均齐;“绘画美”主要指诗歌的彩美。在诗歌创作实践上,闻一多的诗集《死水》当中的大部分诗作都是在实践着自己的艺术主张,为中国新诗贡献了现代格律诗。写于1926年春的诗歌《死水》,最好地体现了闻一多追求的“三美”原则,全诗意象鲜明,彩感强(“绘画美”);音韵和谐,全诗五节,诗行匀称(“建筑美”);每节四行,每行九个字,基本上每行都有四个音尺(音组),各诗节押二、四脚韵(“音乐美”)。诗的音乐性来源于节奏,节奏则是由一定的声音单位有规律的重复形成的。
闻一多的诗,是他的艺术主张的实践。他的大多数诗作,犹如一张张重彩的油画,他不仅喜用浓重的笔触描绘形象,渲染气氛,尤擅于在大胆的想像、新奇的比喻中变幻种种不同的情调彩,再配上和谐的音节、整饬的诗句这些优美的艺术形式的框架,使他的诗成为一幅完整的艺术品。但有时由于刻意雕琢,便失去素朴与自然美的光华。闻一多的诗开创了格律体的新诗流派,影响了不少后起的诗人。